蔡小洪(海南省屯昌思源實驗高級中學)
?
淺談普通中學生物教師專業化成長
蔡小洪
(海南省屯昌思源實驗高級中學)
摘要: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對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隨著生物科學和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在人類生活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社會也愈來愈重視培養人才的生物科學素養,對生物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闡述了普通中學生物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問題及策略。
關鍵詞:專業成長;理論知識;反思
教師隊伍的現狀影響著學校的發展。實踐證明,要建設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以教師發展促進學生發展,從而推動學校發展。因此,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保障新課程改革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改革與發展生物教育,推進生物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勢在必行。
1.教師理論知識的局限
對于普通中學而言,由于生源欠缺,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上普遍表現出缺乏學習興趣及求知自主性,學生間更明顯缺乏內在的競爭力。而生物是一門與生活、科技息息相關的學科,信息每天都在更新,科學每天都在進步,一套固有的理論知識是適應不了新時代的學生的。
2.教師心理平衡感的缺失
每一位教師在工作中都想盡心盡力教好每一位學生,做出一番成績。但是,由于普通中學的升學率低,學生普遍出現懈怠和消極的現象,當教師的付出和收獲不成正比時,就會導致教師的心理平衡感缺失,心里就會產生一些消極的想法:努力也沒有進步,何不按部就班?還有一種想法是認為生物是門“小學科”,課時多,任務重,但是分量卻很輕,還得不到學校學生的重視,因此教師的個人進取信念在逐漸瓦解,個人的成長就會停滯不前。
1.增強教師成長意識
(1)制定教師職業生涯目標
教師生涯目標就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領域內,未來某段時間要達到的具體成就。在教師生涯中,教師的發展是有其自身規律的,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有適應階段、發展進步階段,也有“徘徊”階段,還有“成名”階段。總之,教師的成長基本上沿著新教師、勝任學科教學的合格教師、精通學科教學的專家型教師、諳熟教育規律的教育名家的軌跡發展。
(2)增強個人幸福感
眾所周知,學生都喜歡最后一節上體育課,但有一個學期由于個人原因不得不私下將其與前面的課對換。記得那時全班學生聽到這個消息時,幾乎是全部反對的,個個眼里充滿了反感,繼而排斥上我的課,甚至覺得這個老師好自私。然而沒過幾天,一個學生私底下告訴我:“老師,我們已經知道你換課的原因,現在全班包括反對最強烈的同學都已經同意了。”作為老師,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有一群可愛的學生。
2.不斷構建理論知識
(1)參加各種培訓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參加學校、教育部門組織過的培訓不在少數,但是真正受到觸動和影響的只有最近的一次教師培訓。那次培訓的教師講的內容剛好就是教師專業化成長,但她卻以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成長給我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課。在那次培訓上她沒用華麗的辭藻,沒用冠冕堂皇的理論,用的只是自己及身邊一個個真實的事例,但卻引起了所有聽課老師的共鳴。因此,參加培訓是在與智者進行交流,是一種精神上的碰撞。
(2)開展教育科研
“科研興校”是我們普通學校求發展的必由之路。科研工作的發展,必然會促進教師教育思想的轉變,從而提升教師的理論研究水平。在研究上,我們要立足于課堂,進行學習資源的開發,構建開放性學習方式,建立“研究—推進—再研究”的模式。而對于普通中學的生物教師而言,由于學校的設備及條件因素,平常的動手實驗都很難實現,更別提科研了。因此,學校部門應該采取相應措施督促教師不斷向科研的方向努力。
3.在實踐中加強反思
(1)撰寫教學后記
教學后記是反思日志的一種,也是最常見的課后反思形式。教學后記是對自己一節課的總體設計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的把握、難點的突破是否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或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異常現象進行的思考分析及對教材內容組織做一個簡單小結,寫在教案末尾。在后記中主要撰寫課堂突出的優點及存在的不足之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2)觀摩教學
筆者在上“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這課時,曾對神經纖維表面電位差的實驗及刺激引起生物電的原因的內容無從下手,不知如何講授才能將這部分內容簡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但是通過網絡反復觀摩一位教師的錄像課后,結合自己的經驗,用自己的獨特方法教授后,不但學生對此內容印象深刻,還得到了同行的好評。筆者也曾經對自己的課錄像過,發現這樣的方式能更直觀地將當時的教學情景呈現在眼前,通過反復觀看和體會還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總之,新課改要求新生代的教師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素質,不斷提高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專業水平,擴展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進行專業化成長,不斷塑造科技時代的教師,以適應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汪在權.淺談新課程下高中教師專業化成長策略[J].教師職業發展,2011(23):15-16.
[2]孫嫻.論中學生物教師職后的專業化發展[D].陜西師范大學,2007.
·編輯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