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華
(簡陽市太平橋鎮中心小學 四川簡陽 641400)
小學數學教學心得體會
袁 華
(簡陽市太平橋鎮中心小學 四川簡陽 641400)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為了豐富小學生的知識面,目前很多學校組織老師開始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這一變化目前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本文就個人的見解,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了一定的討論,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能給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的啟示。
小學數學 教學 心得
近年來,經濟方面不斷發展的同時也推進了教育方面的變化,小學教育引起了很多教師和學生的關注,尤其是新課標對正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們有了不一樣的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習是為中學打基礎,因此,在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側重點等方面不同于中學,并且小學生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教師不能很好的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學生很難專心聽講。隨著新課標的深入,要求教師不能采用以前按照大綱來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更加強調對學生的培養方式,如何提高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簡單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樣機械單一的教學模式只會限制學生想象力的發展,并不利于他們思維的進步。因此,如何培養出會學習、會思考的學生才是教育的關鍵。目前,針對小學數學學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和挑戰,需要社會和學校采取一定的措施來緩解。在這里,本人就個人的想法展開一定的討論,給出自己的一些個人建議以供參考。[1]
1.部分學生上課不專心
小學生處于對事物都十分好奇的階段,如果采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可以說60%的學生都無法完全接受新知識,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開小差在小學生中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比如在講解數的組成這一課時過程中,如果教師直接講解數字讓學生加深記憶,課堂效率會明顯降低,學生很快就會分散注意力,需要借助教具,或者多媒體,結合生活實際講解這樣才不會使課堂變得枯燥。
2.理論知識太抽象
小學數學是學生接觸數學這門課程的起點,從對數字的認識開始到真正理解數學的意義是相對漫長的過程,在過程中如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教師來說是很關鍵的,死記硬背數學公式對當下是有幫助的,但時間越長學生就很容易遺忘,但是如果可以結合動手操作來進行講解,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平均分”這個概念,每個學生都不是一張“白紙”。如何讓學生在已有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學習,這就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多次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在知識“再創造”中,形成新的體驗,新的感悟。
1.教師要積極引導
數學是作為小學階段的三大主科之一的,也是為中學打基礎的階段,因此這段時間的學習是啟蒙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具有主導性,而學生具有主體性,這一點是必須明確的。另外,課堂教學要有質疑教學這一環節,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比如在講解不確定現象這一課時過程中,師: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回答問題,你們猜一猜,會抽到男生還是女生呢? 學生猜測:可能是男生,也可能是女生。師:一定會抽到男生或者一定會抽到女生嗎?結果能確定嗎?有幾種可能? 生;不一定,不能確定,兩種可能。教師也可直接給出錯誤答案,引導學生質疑問題。
2.多元化教學方式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不能采用傳統灌輸式教學,保證每個學生在40分鐘內專心聽講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講解數學問題時,為了培養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興趣,充分調動課堂氣氛,可以采用比賽形式或者借助多媒體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作為教具來進行課堂教學。比如在對數字組成認識這節課上,教師可提前準備100根小木棍和皮筋,師:數一數你們桌子上的木棍,在數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問題?怎樣解決的?學生會提出各種問題。師:把100根木棍分10根綁一起,可以綁幾個?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認真完成課堂任務,提高學生興趣。
3.注重課堂講解趣味性
由于小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自覺性較差,具有喜新好奇的特征,但同時也具備了豐富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想象力來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習興趣,也可以聯系生活實際來引入課題。在講解周長時,可以讓學生量一量課桌、橡皮等用品,充分認識周長的概念,同時也提高了動手能力。
4.鞏固練習,進行對比性教學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更需要及時進行鞏固練習,不然可能時間一長,學生對于學到的公式就會忘得一干二凈,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是表象認知,然后通過大腦記憶加深對這一知識的理解,繼而進行反復練習鞏固形成他們大腦中的思維認知,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留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堂提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注意力,及時進行教學反饋,而且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另外可以將問題進行對比分類,把相似的問題放在一起進行歸納,讓學生自己來感知,從中找到做題規律,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由于小學生掌握的知識結構不同,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不同,對數學學習的方法不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生本身具備好奇,學習目的不明確,自覺性較差,導致部分學生上課不專心現象,教師在課堂講解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情緒,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來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習興趣,另外可以結合動手操作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借助多媒體、視頻、教具來輔助教學,注重課堂講解的趣味性,積極引導學生思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或課后要及時進行鞏固練習,進行對比教學。可以添加質疑教學這一環節,引導學生自主獨立思考,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最終達到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意義。
[1]王麗萍.小學數學教學心得體會[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5年第13期: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