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目前大學生出游意愿越來越強烈,大學生旅游市場顯出了巨大的開發潛力。面對如此大的一塊旅游市場,旅游企業并沒有重視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本文就旅游企業應如何把握大學生旅游者的特點以及如何有效地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等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
在傳統旅游行業,每年的七、八月是淡季,但是有寒暑假的大學生,雖然整體旅游消費水平較低,但人數龐大,且有強烈的出游欲望,帶給旅游業的收益仍然是可觀的,是旅游企業不可忽視的一大市場。
一、大學生旅游市場特征分析
(一)客源數量龐大
截止到2015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學生數為4000萬以上。巨大的客源市場為收益奠定了好的基礎。
(二)可支配時間多
我國大學生除了法定的節假日(包括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元旦)外,還有傳統的寒暑假,每年大約有170天的假期,約占全年的47%。尤其寒暑假期間時間集中且充裕,學生出行動機強烈,為開展多種旅游活動提供了可能。
(三)出游欲望強烈
首先,大學生沒有經濟壓力,生活節奏比較緩慢,生活環境比較單一,且年齡段大多在18—24歲之間,喜歡追求新鮮,追求刺激,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所以容易產生出游的欲望。第二,大學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個性更加獨立鮮明,求知欲更加強烈,旅游這種高端的消費形式對他們更有吸引力。
(四)大學生可自由支配資金呈上升趨勢
可支配收入和旅游支出的比例直接影響旅游動機是否實現。現在,家庭的經濟收入總體提高,大學生從家庭獲得的經濟支持也逐步增高。另外,國家、學校和企業提供的多種獎學金、助學金比例也在不斷增多。第三,現在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掙錢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這部分收入也在大學生可自由支配收入中占據了較大比例。由此看來大學生已初具旅游的經濟條件。
二、大學生旅游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消費水平與旅游產品價格落差大
大學生普遍沒有收入,生活費用由家庭提供,對價格比較敏感,過高的旅游價格現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出游的首要因素。據調查資料顯示,大學生出游的日均消費水平在100元以下的占總人數的38.1%,100-200元之間的占41.2%,而目前旅游市場上的旅游產品日均消費水平大多數高于200元。
(二)企業對大學生旅游市場關注度低
多數旅游企業認為大學生市場難以找到良好的經營模式和贏利點,對大學生旅游市場不夠重視。
(三)大學生旅游市場缺乏監管
利用大學生不喜歡旅行社組團旅游,喜歡自助的心理,一些不法商人利用組織自助游的方法,以低價吸引大學生。只收取往返交通費用,租用沒有正規包車合同的車輛,不購買旅游保險,降低接待標準,甚至拼團、賣團。這些行為都增加了大學生出游的風險。
(四)家庭,學校和學生自身因素
教育部門和學校方面不愿為此承擔風險,因此往往不提倡甚至反對大學生出游。另外家長不放心孩子出游。加之大學生社會閱歷淺,缺少自我保護和避險急救的知識和能力,造成大學生對出游安全普遍擔憂。
三、大學生旅游市場的開發途徑
(一)開發旅游非優區,降低成本,吸引大學生旅游者
旅游非優區開發成本較低,旅游企業針對大學生市場宣傳旅游非優區,既可以在價格上滿足大學生需求,還可以促進非優區的發展。
(二)針對大學生設計的旅游產品定價要適應其承受能力
1.薄利多銷
大學生沒有收入,對價格比較敏感。旅游企業在進行旅游宣傳時可以把價格分為淡旺季,機動靈活地定價,還可以給予某些優惠,如學生團體價,貧困學生價和優秀學生優惠價。
2.半包價,小包價,零包價多種銷售形式
大學生喜歡追求新奇、自由,往往喜歡結伴自助旅游,所以半包價,小包價,零包價等靈活的銷售形式更適合他們。
(三)旅行社要與學校展開多層次深入合作
1.與學生會、社團合作
大學社團是學生與社會聯系的主要渠道,旅行社可以采取贊助學生社團的方式宣傳旅行社。社團的人員一般來自不同系部,有利于擴大宣傳。
2.在學校設立旅游服務點
旅行社可以在學校找2—3名負責人,設立辦事點,通過海報、宣傳冊、廣告等多種渠道向學生傳達旅游信息,面對面進行即時咨詢,既可以為旅行社節約成本,又可以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
3.進行網絡營銷
大學校園是互聯網密集覆蓋區,大學生是互聯網的主要使用群體。旅行社可以借助網絡優勢,在學校網站、校園貼吧、網絡論壇上發布旅游信息,在互聯網各種交互式平臺上進行即時交流,擴大宣傳面,增加宣傳效果。
(四)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需要政府及企業共同的支持
1.增加更多的優惠政策
大學生群體數量龐大,但消費水平較低,所以要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需要政府和企業給予較多的優惠政策,如交通方面對假期出游的大學生給予折扣,增建適合大學生消費水平的“青年旅舍”等。
2.加強大學生旅游的安全保障和管理
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消費水平低,出游保障往往不能周全,安全成為很大的隱患和障礙。如何能保證大學生旅游的安全,是激發大學生出游的關鍵因素。旅游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旅游企業的督查,規范市場經營,旅游企業要與大學生旅游者簽訂規范的旅游合同,切實保障大學生的安全和利益。
3.教育與引導相結合
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擔心旅游事故,對大學生出游不支持、不組織,甚至反對態度。這種觀念必須轉變,把旅游當作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有力促進因素,對學生旅游予支持和正確的引導,鼓勵學生在旅游活動中鍛煉自己,學習生存技能,培養團結精神。
四、開發大學生樂于接受并且適合大學生的旅游線路
(一)情侶旅游
針對在校大學生情侶,可以開發主題旅游項目,比如很多地方打造的風車園、薰衣草園,成本低,價格低,景色美,有情調,深受學生情侶們歡迎。旅行社還可以推出情侶套餐,比如對于參團的大學生情侶可以享受8折優惠。
(二)周末旅游
大學生經濟上有家庭保障,心理上無負擔,大學生活周末閑暇較多,集體活動較多,所以周末集體包車出游的比例非常高。因此周末短途經濟游、自然風光游非常適合大學生群體,比如爬山、劃船等。
(三)畢業旅游
每年的六月份都是一個“畢業季”,大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社會。為了紀念美好的大學校園生活,紀念同學間的珍貴友誼。旅行社可以在每年四月至五月間進行前期宣傳工作,根據他們的需求和個人愛好設計專門的旅游線路。
【參考文獻】
[1]李曉亞,當代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初探[J].赤峰學院學報,2011(7).
[2]李愛華,大學生旅游市場營銷策略分析[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1).
作者簡介:
董璐,女,漢族,河南焦作人,本科學歷。工作單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