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羅雄
學生如同一顆樹苗,需要給予適當養料澆灌和按不同的季節修扶,方能成才。誠然,中學一個班幾十名學生,來自不同層次的家庭。家長期待“子成龍,女成鳳”,便把子女托付于學校的老師。這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工程落在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肩上,任教多年的我由衷地感到:學生欲成才必須得到教師愛心的扶助。自始至終循循善誘直到澆灌成才。
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有對事業理想的獻身精神,要有對教育科學的鉆研和改革的探索精神。如果老是過去???、本科時打來的那桶水,對于當今學生來說,許多而今覺得不新鮮。有的因打來的那桶水時間過長,乃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目前有的老師講課不受歡迎,原因還是自身那桶水。的確有少數教師一本講義念了數年,雖然省事,但味不對了。由此看來,對于二十一世紀的教師來說,僅僅是以往所具有的“那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是“自來水”。即不斷地吸收新的水源,并不斷地自我加壓,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給學生提供新鮮的飲用水。教師要信任每一個學生,開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成長的體驗中學會辨別、學會選擇、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自強,不斷提升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努力使教育成為一項真正打動人心的事業。要明白培養所教的學生良好的品德、堅強的意志、健康向上的情感和從事實際生活能力,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責任。
“教人之難,必盡人之材,乃不誤人”。作為教師當然要抓好教學,面對參差不齊的學生,善教者必須以不倦之意而達持久之動,在這每個班難免不遇上幾個后進生,對此,我深有感觸地認為,轉化一個后進生比培養一個優秀生更光榮。孩子是社會中的一份子,中學時期只不過是十幾歲的人,但是這個階段的成、敗尤為重要,要么將來有益于社會,要么則將來有損于社會。在教育時,務必耐心細致從正面教育,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信任他們,鼓勵他們,使其被感化,逐步走上正道。針對他們的個性特點,采取靈活的教育方法,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把他們的興趣納入正常的軌道,這樣才能塑造出高尚的靈魂,才能使師生共同形成自強,才能使我們教育者在德育實踐中,表現出誠實、正派、正直,才能使我們勇跨“重構基礎教育”和“該班乃至該校無差生”的雄關。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應有廣博的知識,多種技能,還有對學生愛的情感,師生應建立人格上平等,情感上相融、思想上交流、活動中和謁相處的互幫互愛;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愛應該體現在教育行為上,主張教師用創造性的工作,把愛播進每個受教育者的心田。教師對學生不僅要有愛的情感和愛的行為,還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有對學生愛的藝術,即駕駛他們的能力,以精心設計每一堂課,從而引起學生對所授學科的濃厚興趣,不但“求其然”,還要“求其所以然”。這就是渴求知識的欲望,有了求知欲就會千萬百計地去求知,去尋找獲得知識的方法,這時學生就能舉一反三,解決了一道習題遠勝于“題海”中的十道、一百道。
一個教師必須懂得,你不僅是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我認識到: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事業是一個國家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師德建設又是教師隊伍建設最根本的建設。
師德狀況如何,將影響到億萬青少年的素質乃至整個民族的素質。教師應該自覺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或好或壞的影響。當前,師德教育要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以德治國”一系列要求改革學校的德育,特別要強調樹立遠大理想,熱愛教育事業,全心全意為黨的教育事業作奉獻。這就需要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去了解學生,學生隨著智力的發展和自我意識的萌發,中學階段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因而容易產生與教師和父母的對抗,即稱作逆反心理。從青少年學生心理特征來分析,對某些興趣愛好的學生,可以引導他們將興趣愛好與學校的學習聯系起來,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扶助他們成為自覺學習的學生。
水能載舟,也可以覆舟,若把學生的能力、興趣與個性可以看作是“水”,未來的理想與成才是自我設計的“舟”,能否因勢利導使學生的興趣愛好這一個性心理傾向成為風平浪靜的“好水”,是值得稱為教師之人去探索。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