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任聰
[摘 要]隨著新型后勤裝備陸續配發部隊,后勤裝備質量管理問題日益突出。文章從構建部隊裝備全面質量管理的框架、建立部隊裝備全面質量管理的運行機制入手,針對部隊裝備質量管理中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借鑒全面質量管理的方法,并給出了后勤裝備全面質量管理的實施方法,為后勤裝備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提供建議與參考。
[關鍵詞]后勤裝備;全面質量管理;決策體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5.068
1 引 言
后勤裝備是部隊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成部隊后勤保障能力、保障部隊作戰與訓練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條件,其質量的好壞、完好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部隊后勤保障能力的生成。因此,加強后勤裝備質量管理研究一直是提高后勤裝備質量水平和部隊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
2 后勤裝備質量管理影響因素分析
裝備經過科研生產后,其固有的質量已經形成。在交付部隊之后,裝備固有質量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2.1 人員素質
裝備的使用人員(干部和戰士)受到服役年限限制,需要經常輪換。他們雖經過培訓,但人員的技術能力和素質有時差異很大,同時由于當前很多裝備結構復雜、技術含量高,導致對裝備的使用與管理水平存在明顯的不同,從而影響了裝備質量。
2.2 環境因素
裝備在不同條件下存儲、動用與訓練,所以需要經常隨同部隊轉移。由于所處的環境變化很復雜,而限于人們的認識和不可預見等因素,在論證和研制時不可能完全考慮到。另外,我國幅員遼闊,在一個地方合格的裝備,到另一個地區則可能不合格,或需要改變使用規范,否則不能滿足使用質量的要求。
2.3 裝備設計生產水平
裝備設計生產水平決定了裝備的固有質量,由于現行裝備研究體制的缺陷,不少裝備都是在閉門造車的情況下生產出來的,一方面,裝備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只有在使用過程中才能體現出來;另一方面,裝備的這種固有質量可能與部隊實際任務的強度有差距,造成即使完全發揮了固有質量水平,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
2.4 保障資源
裝備使用與維修的備件、原材料和消耗品,由于訂貨渠道不一,供貨批次參差不齊,其本身質量就存在差別。同時,使用與維修所需要的保障設備和存儲運輸條件也經常變動,必然對裝備質量產生較大影響。
2.5 規章制度
裝備在生產過程中,工作人員沒有嚴格執行統一的生產流程、操作指導等規章制度或者制定的制度不合理,將會導致裝備的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3 構建裝備全面質量管理的框架
3.1 樹立全新的裝備質量觀念
所謂質量觀念,是指人們對質量的認識、理解和態度。提高裝備使用質量管理水平,必須轉變觀念,做到“用管結合,管用并舉”。要提高對裝備全系統、全壽命管理的認識,充分認識全面質量管理是現代軍隊裝備使用質量管理的客觀規律和必然要求,對裝備建設效益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3.2 實施全程的裝備質量監控
全面質量管理必須堅持質量管理的全程性,包括裝備接裝、部署、使用、保養、存儲、維修、退役報廢等使用階段的每個環節。在接裝、部署階段,重點要進行裝備技術資料的準備,人員的技術培訓和保障機構的設立,組織新裝備的動用,對使用試驗進行質量管理;在存儲階段應當按照規定對存儲裝備進行技術檢查、維護和修理,監控存儲環境,定期評估裝備的質量;在動用使用階段,部隊嚴格按照裝備的技術說明書、使用規程、手冊等使用裝備,定期進行維護,對操作人員進行崗前質量教育、訓練,保證裝備質量的發揮;在維修階段,部隊自修的要嚴格按照裝備維修手冊和維修規程要求正確維修裝備,送修的在維修完成后要做好檢驗驗收工作;在退役報廢階段,要做好退役裝備的資料、文件和質量信息的歸檔。在每個環節,都要設置質量監控點,收集分析質量信息,及時反饋和共享。
3.3 進行全員的裝備質量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質量管理,必須十分重視整個過程中所涉及的人員。其要求摒棄過去認為裝備質量管理是某機關或某些人的事的觀念,只有相關人員都自覺參與到質量預防和控制活動中來,裝備質量才能消除人為因素影響得到根本提高。因此,必須加大人員教育培訓力度。培訓時,可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首先,對高層領導進行培訓;其次,培訓中層干部和管理骨干;最后,開展全員培訓,通過有組織、有計劃、分層次地對裝備論證、研制、采購、使用和管理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質量管理與專業培訓,使各級裝備管理人員轉變思想認識,提高管理能力,在工作中自覺把質量放在重要位置,為全面提高后勤裝備質量管理水平提供人才支撐。全員的質量管理還要制定各部門、各級各類人員的質量責任制,各司其職,密切配合,以形成高效、協調、嚴密的質量管理工作的系統。
3.4 以全面質量為目標
后勤裝備質量管理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包括裝備設計、生產和使用等各環節的質量管理。只有設計試制、生產制造、產品使用和維修等各個環節都得到嚴格的質量控制,后勤裝備質量才有保證。因此,必須以全面質量管理為目標,大力提高裝備相關的各個層面的質量管理水平,從而提高后勤裝備的設計質量、研制質量、使用質量、維修質量管理和裝備管理工作質量,使我軍后勤裝備質量建設水平有一個整體、全面的躍升。
3.5 框架構建
框架結構圖見下圖。
后勤裝備全面質量管理框架結構
4 構建裝備全面質量管理的運行機制
建立部隊裝備全面質量管理的運行機制,主要是形成“三個體系”和“兩種機制”。
4.1 高效的領導決策體系
管理 5 大職能中,指揮是管理工作的中樞,因此建立自上而下的質量管理體系是全面質量管理的首要條件。全面質量管理成功的關鍵在于高層領導帶頭,部隊決策層必須貫徹“質量建軍”的方針,完成裝備質量管理方針、目標的制定和質量管理組織的建立等重大問題的決策,并抓好落實。
4.2 健全的組織保障體系
全面質量管理雖然要求全員參與質量管理,但要有特定的組織或個人專門負責全面質量管理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并承擔相應職責。各級裝備機關應安排專人負責質量管理,部隊依托裝備修理所、修配廠建立裝備質量管理小組,合理劃分質量管理的職能,保證裝備質量管理的計劃、領導、協調活動順利進行。建立裝備使用質量管理聯絡小組,充分利用裝備科研所、裝備生產廠家的裝備科研、生產的技術優勢與質量信息,搞好裝備全面質量管理。
4.3 靈活的信息反饋體系
裝備質量信息是進行裝備管理的必需,是決策層進行質量調控的重要依據。全面質量管理要求以事實為依據,只有對使用質量信息進行有效管理,才能發現裝備質量的變化規律,裝備管理上的不足和缺陷,進而做出科學的決策,發揮武器裝備的最大效能。真正實現質量信息在使用單位、修理單位、科研單位之間及時有效的交流,以達到為裝備質量持續改進提高服務的目的。
4.4 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
實行責任制管理和落實好獎懲制度是有效的措施。把物質利益和政治利益與全面質量管理目的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全體人員的責任感。
4.5 長效的質量管理教育培訓機制
要廣泛深入持久地進行TQM系統教育培訓,這是各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的顯著特點,也是我國成功的經驗。因此,要廣泛深入持久地進行教育培訓,運用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針對裝備管理部門人員、技術保障人員、使用人員等各層次人員的工作特點,選擇重點內容,反復進行全面質量管理的教育培訓,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效。
5 結 論
后勤裝備質量管理是后勤裝備管理的重要內容,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成熟與發展為我軍后勤裝備全面質量管理實施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后勤裝備全面質量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本文對后勤裝備實施全面質量管理進行了初步探索。后勤裝備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與實施、法規制度建設、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仍然面臨許多問題,還需要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王耀軍,曹會智,吉朝軍,等.后勤裝備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09,11(6):32-35.
[2]劉立戶.全面質量管理[M].1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3-6.
[3]焦秋光.軍事裝備管理學[M].1版.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