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錦華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我國高等教育飛速發展,高職教育在社會經濟的前行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而學生事務管理是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學生事務管理工作還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質量。我們應重視當前高職院校學生事務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本文針對高職院校服務型學生事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關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服務型;學生事務管理
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了素質教育理念,經過近些年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素質教育已成為國內教育界的基本要求。高職院校作為推廣貫徹素質教育的第一陣地,其學生管理的工作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和諧、全面、健康發展起著教育、引導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已不能有效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必須探索出新的適應當代大學生需求的管理工作措施,改善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工作。
學生事務管理是高職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還沒有真正形成系統的理論和科學管理模式。快速發展的高校,不能不專注于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高校的管理問題。學生事務管理作為管理中的一個主要部分,不僅體現了一所學校的校風、校貌,更是高校管理水平的一個異常重要的指標,也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生存、發展和長期穩定、教學質量的提高、社會形象的樹立等方面。近年來,大學生數量的急劇增加,校園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事務管理的多樣化和復雜化、管理模式的落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變化導致許多問題的產生,都將給高校的學生事務管理帶來新的要求和挑戰。這些矛盾如果處理不當,這些新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滿足的話,它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整體發展,進而導致向社會輸送的人才滿足不了數量和質量上的需要。因此,我們應該重視當前高職院校學生事務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針對高職院校服務型學生事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制定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大學生的管理策略,探索學生事務管理的新思路和方法。
一、高職院校學生事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教育的學風建設有待加強
首先,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動機。很多學生經常上課遲到,甚至缺課,很多時候都是在輔導員的“高壓”之下帶著很不情愿的心情才去上課的,若輔導員稍有放松,到課率就會下降。其次,學生學習氣氛不夠,學習的主動性有待提高。在學校生活中,極少數的學生會去自習室學習,座率較低。學生方面主要是由于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的熱情不夠濃厚。而學生管理層面上,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工作管理者只重管理過程,不重管理結果的導向。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管理工作者沒有跟任課老師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對課堂表現等學生學風建設問題落實不嚴。
(二)高職教育的學生管理難度大
首先,高職學生基礎較差,特別是英語、數學,而這些對學生的培養又有很重要的影響;其次,學生缺乏學習目標,對專業選擇有一定的盲目性,對職業規劃也不清晰。這是因為學校沒能很好地為學生提供專業教育,未能讓學生知道專業培養相關的培訓目標,隨著專業學習難度的加大,學生們逐漸失去了自己的專業興趣。
(三)高職教育的教學和學生管理發生沖突
職業教育更強調對職業的針對性和實用的職業技能,學校應以就業為導向的目的服務,走產學研做相結合的道路,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建設、管理和服務的一線實踐能力強、職業道德好的高技術人才。在這種模式下,傳統的學生事務管理模式僅僅圍繞學生在校內課外活動的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等等,無法很好地和這種“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結合起來,顯得有點滯后,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這就會引發學生分布分散,輔導員照顧不過來;實際操作中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學生對企業管理的不適應;學生與企業領導、工友之間的矛盾等諸多問題。
(四)高職教育的學校后勤服務工作欠缺
在一些高職院校中,學校的網絡速度、宿舍用水用電、飯堂用餐和后勤維修等方面都是學生意見最多的地方。很多時候,相關職能部門由于自身工作的安排和學校整體工作的部署原因,未能夠很好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無疑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壓力。因為,對于學生談論的主題和提出的問題,應由相關職能部門及時回應,不能充耳不聞,或聽之任之,否則,將導致更多的學生工作管理壓力。
(五)學生發展方面的指導重視不夠
受當今社會管理和傳統思維的影響,學生事務管理人員對維穩問題、出勤率、就業率、繳費率等問題投入了過多的關注,在管理上主觀性和隨意性強,針對性相對較弱,忽略了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愛好和接受能力,不能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對學生事務管理內容的認知度不高,參與度較低。
二、高職院校學生事務管理的對策
(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高職院校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過程中,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指導學生事務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在學生事務管理工作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是為了在工作中能把學生的需求和發展作為出發點和最終目標,強調尊重和信任學生,強調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強調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結合工作實際,對學生進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做到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和引導學生,從而提高學生事務科學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實現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樹立服務意識以解決好大學生切身利益問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以建立學生自我管理和服務體系,以就業為導向”加強高職大學生學生事務管理工作。
(二)完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制度和體制
高職院校在高校教育改革的發展形勢下不斷發展壯大,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大。要使高職院校健康、快速的成長,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必須樹立依法治校意識,不斷完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制度和體制。要做好,依法治校并科學完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制度;建設科學的學生事務管理模式。
(三)結合高職院校特色開展學生事務管理工作
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開展具有自己特色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第一,“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職教育是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教育部要求各地職業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第二,學生黨建工作進公寓。而學生公寓是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因此,學生公寓可以作為課堂之外、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第三,“共建和諧課堂”促學風建設。“和諧課堂”是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人和環境等課堂組成因素之間要體現以人為本、和睦相處、平等互愛、充滿創造活力。
三、結語
高職院校是我國高職教育一個重要的實施場所,它的作用是為社會發展培養和輸送實用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和部門經濟任務。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是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學生事務管理會直接影響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質量。對高職學生事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的分析,并提出來的一些解決對策,希望對我國的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肖潤花.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2(9).
[2]沈福權.論構建引導服務型高職院校學生事務管理模式[J].品牌:理論月刊,2011(12).
[3]謝丹.高職院校服務型學生事務管理對策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
[4]李楊.淺析構建高職院校服務型學生工作模式的思考[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