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麗
(江蘇徐州礦務集團第二醫院婦產科 江蘇 徐州 221011)
剖宮產手術是臨床上常見的產科手術。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選擇通過剖宮產手術進行分娩的產婦越來越多[1]。在圍產期內,對行剖宮產的產婦若護理不當,易導致其出現產后出血等并發癥,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最新的臨床實踐表明,對進行剖宮產的產婦實施綜合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產后的出血量。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護理方法的有效性,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進行剖宮產的7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1月~2015年6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剖宮產的70例產婦。我們將這70例產婦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常規組和綜合組。其中,常規組有34例產婦,綜合組有36例產婦。常規組產婦的年齡在19~4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6±3.4)歲。她們中有19例經產婦,有15例初產婦。她們的孕周為35~42周,平均孕周為(40.3±0.4)周。綜合組產婦的年齡在20~4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1±3.1)歲。她們中有20例經產婦,有16例初產婦。她們的孕周為36~43周,平均孕周為(40.5±0.3)周。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在這兩組產婦的圍產期內,我院對常規組產婦進行飲食護理、生活護理等常規護理,對綜合組產婦在進行常規護理(方法與常規組產婦相同)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
1.2.1 進行產前護理 在產婦進行剖宮產前,護理人員應全面了解產婦的既往疾病史和妊娠分娩史。對產婦進行產前檢查,評估其胎兒的大小、胎位及其骨盆的情況,并對其進行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血小板等各項檢查。同時,護理人員應對產婦進行產前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向其講解有關剖宮產手術的知識、進行剖宮產手術對產婦和胎兒健康的影響以及進行剖宮產手術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使其對進行剖宮產手術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進而緩解其緊張、焦慮等不良的情緒[2]。
1.2.2 進行產中護理 在手術開始前,護理人員應將手術室的溫度、濕度調至適宜,以提高產婦的免疫力,降低其術后切口的感染率。大多數產婦剛進手術室時,會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的情緒,護理人員應及時對其進行安慰和鼓勵。術中,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在第一產程中對產婦的宮縮情況、胎心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在第二產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配合手術醫生,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在胎兒娩出后為產婦使用催產素,以加強其宮縮。在第三產程中,護理人員應仔細檢查產婦的胎盤、胎膜是否完整,測量產婦的出血量并進行相關的處理,同時嚴密監測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3]。
1.2.3 進行產后護理 ①進行心理護理。進行剖宮產的產婦若出現產后出血極易導致其出現恐慌、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與產婦進行溝通,耐心傾聽產婦的主訴,并對其進行安慰,以消除其負面情緒。②協助醫生進行止血處理。在術后2h內,護理人員要對產婦的宮縮情況進行嚴密的觀察,并對產婦是否出現惡心、嘔吐、口渴等情況進行觀察。產婦一旦出現產后出血的情況,護理人員應協助醫生對其進行搶救并進行止血處理。護理人員可通過按摩產婦的子宮將其宮腔內的積血壓出,同時做好交叉配血等各種檢查工作。為預防產婦發生產后出血,護理人員應遵醫囑為產婦使用子宮收縮劑??蓪?0U的縮宮素加入到500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中為產婦進行靜脈滴注,或使用益母草注射液為產婦進行肌肉注射。密切監測產婦子宮底的高度、子宮的大小變化及血壓、脈搏等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4]。③進行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應對產婦進行飲食指導。在剖宮產結束6h后,可讓產婦進食流質、半流質的食物,但是忌食奶、糖等易引起腸脹氣的食物。在產婦術后肛門排氣后,可以讓其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④進行運動護理。在產婦完成剖宮產6h后,護理人員可鼓勵其在床上進行翻身等活動,在產婦拔除導尿管后可以讓其下床活動,并鼓勵產婦及時排尿、排便,對產婦說明過度充盈的膀胱會對子宮收縮造成嚴重的影響,進而可增加其產后的出血量。⑤進行母乳喂養指導。護理人員應向產婦說明進行母乳喂養有利于促進其子宮收縮,從而可預防產后大出血。同時,護理人員應積極引導產婦采用母乳喂養的方式來降低其產后的出血量。
我們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用x2 檢驗,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常規組產婦產后2h的出血量平均為(77.7±56.7)ml,其產后24h的出血量平均為(362.2±123.4)ml。綜合組產婦產后2h的出血量平均為(14.8±12.3)ml,其產后24h的出血量平均為(311.1±98.7)ml。綜合組產婦產后2h和產后24h的出血量均明顯少于常規組產婦,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進行剖宮產是臨床上常見的助產方式。在圍產期內若對產婦護理不當,易導致其出現產后出血等并發癥,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接受綜合護理的綜合組產婦其產后2h和產后24h的出血量均明顯少于常規組產婦。這說明,對進行剖宮產的產婦實施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降低其產后的出血量。
[1] 陳郁蔥,潘琰梨,李映桃.預防剖宮產術后產后出血的護理干預[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6):2808-2809.
[2] 張艷,賀曉萍,孫成榮,等.探討護理干預對產后出血的預防及護理[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3,16(06):589-590.
[3] 朱寧,樊平,竇娜,等.624例剖宮產術后出血及相關因素分析[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1,32(05):473-474.
[4] 閆艷.剖宮產術后標準化護理流程預防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