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冠魁++肖曼++胡愛華++李櫟++蔡望偉
[摘 要]生物化學是基礎醫學的必修課程,但教師教授該課程、學生學習該課程比較困難。教師缺乏有效的技術支撐和研究手段對課程進行評價,這成為制約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考易可以對試題及試卷詳細反饋參數,讓教師把有限的時間用于研究教學工作。對得分率低于0.5的題目進行分析,發現僅有36%左右的試題得分率低于0.5,其中有12%的題目得分率低于0.1,失分知識點相對比較分散,散落在各個章節。針對試卷分析結果,對生物化學的教學工作進行了調整,包括調整教學大綱,分析教師的教學過程,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知識點的強化,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等。
[關鍵詞]生物化學;教學;考易;反饋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2-0132-02
生物化學是基礎醫學的必修課程,闡述人體正常狀態或疾病過程中的相關問題,與醫學有緊密的聯系。[1]它為醫學各學科從分子水平上研究正常或疾病狀態人體結構與功能,為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持。生物化學課程有以下特點:1.生物化學知識體系龐大,內容復雜抽象;2.知識點交叉聯系,系統性和邏輯性強;3.學科發展迅速,新的實驗方法不斷出現,新的研究領域不斷開拓。[2]因此,生物化學的授課、學生學習該門課程比較困難。另外,生物化學授課階段一般安排在第二學年,這時期的公共基礎課比較多,學生要花大量的時間學習多門公共基礎課,這使他們在學習時間的分配上很難合理把握。但是該課程到底難在哪里,本校學生到底在什么章節卡殼,教師們往往是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改卷經驗來進行判斷,缺乏有效的技術支撐和研究手段,這成為制約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一、課程的標準化
課程的標準化建設,是指使設置的課程內容科學合理,課程本身符合規范要求。它是指對專業課程體系的原有課程進行標準化建設,通過對這些課程的檢查與評估,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保證課程的動態發展和不斷完善,使其符合人才培養對課程的基本要求。近年來,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迅速在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管理中得到推廣應用,其主要集中在教學計劃和管理方面。課程教學既是大學教學工作的基礎單元,也是一個小系統工程,由不同教學階段、授課、實驗、作業、考試等過程組成。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決定于每個具體教學過程的質量,只有確實提高每個教學過程(環節)的質量,才能夠保證整個課程的教學質量。可以從課程結構(要素)、課程管理、課程評價三個方面實行標準化建設,形成一個有3個子系統的課程標準化系統。
關于課程評價的內涵,在國內外已有較權威的界定。美國著名課程論專家、課程評價之父——拉爾夫·泰勒認為:課程評價過程在實質上是一個確定課程與教學實際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的過程。我國鐘啟泉等學者認為,課程評價是根據某種標準,以一定的方法對課程計劃、活動及其結果進行描述的過程。[3]以2004年教育部制定的《國家精品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為例,該體系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把課程評價分為綜合評價和特色評價兩部分。綜合評價分為教學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效果等5個一級指標,在各一級指標之下設置14個二級指標,每個二級指標由若干觀測點組成,評價時根據二級指標在體系中的權重(分值),綜合評價各觀測點,給二級指標賦值,統計總分;特色評價主要根據課程形成的特色進行定性評價。綜合評價與特色評價采用百分制記分,其中綜合評價占總分的70%,特色評價占總分的30%。國家、省級精品課程評價體系給各高校在課程評價方面提供了一種范式,高校除精品課程以外,對其他層級的課程如優質課程、合格課程等也可根據自身的實際和課程建設一般特征制定標準化的評價體系。
二、試題庫建設
考試制度的改革是搞好基礎課教學的重要一環。實行教考分離,是為了從整體上保證基礎課教學質量。目前,考試標準化、網絡化是許多高校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通過網絡這個載體和機器命題試卷來實現標準化測試,可使用考易考試數據庫系統。它不但可以保證每個試卷的公平性,使考試更加科學,而且還能有效地防止泄題。憑借計算機網絡的優勢打造一個功能強大、內容豐富的網絡測試數據庫,將有效實現標準化考試的目標。基于網絡的試題庫系統借助互聯網向學生展示只需要瀏覽器就可參與測試的考試系統,其應用不限平臺、不限空間、維護方便、應用面廣。基于網絡的試題庫智能組卷、綜合打分、查詢成績等功能,提高了考試效率,成為廣大教師標準化教學的教輔利器。教師通過網絡測試,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知識的消化程度,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可以大大節約教學成本,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三、考易考試系統
考易可以對試題及試卷詳細反饋參數。[4]考試分析主要做兩件事:一個是對考試本身作質量分析,即自我評價本次考試的結果是否有效和可信;另一個是在確認本次考試有效和可信的情況下,根據考試結果對本門課程作教學分析,即對本門課程的教學工作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提出改進措施。考易根據試題使用情況,累計計算難度、信度、效度、區分度、平均應答時間等參數,使之趨于穩定、真實、客觀。考易提供參考人數,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每種題型的得分情況及得分率等;整套試卷的實測分析(含試卷及不同題型試題的難度、信度、區分度、平均分、標準差等信息,試卷的成績分布情況等)和試題質量分析(根據每題的難度、區分度指出該題質量:優秀、良好、需修改)[5];教學大綱規定的重點內容在分數分配上的比例是否合適,是否有代表性,對知識和能力考查的分量是否足夠,重點是否突出,難易程度是否適當,區分度是否高;對考試的命題、組織實施、評卷過程等進行全面的檢查總結,并形成書面材料[6],做到查漏補缺,為進一步改進教學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考易題庫和考試系統可以讓教師把有限的時間用于研究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上。[7]筆者所在學校全力推動考易系統在基礎學科期末考試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從生物化學考試的總體成績上看,學生的成績并沒有顯著的提高。對整個卷面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學生失分的地方與新的考試手段的應用有關系,學生普遍反映不適應考試系統。由于考易網絡考試采取了多重的防作弊措施,有效地促進了學風建設,使學生能把有限精力用在學業上,學生的學習效果顯著提高。
由于教師們可以從繁重的出卷、改卷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這使得試后的試題及試卷分析變得可能。正如前述,考易系統提供了強大的分析功能,可以對每一題進行難度分析。我們對得分率低于0.5的題目進行分析,發現僅有36%左右的試題得分率低于0.5,其中有12%的題目得分率低于0.1。在得分率低于0.1的試題中,經教師判斷,70%的題目屬于過難或者是超綱的題目,對這部分題目我們進行了修改。30%的題目是學生需要掌握的卻得分較低的,我們對此進行了分析,這部分題目主要集中在物質代謝模塊和基因表達調控的后半部分章節,即生物氧化、非營養物質代謝、基因調控、細胞信號轉導等章節。在得分率低于0.5的試題中,大部分試題考試的相關知識點也是要求學生掌握的,但是知識點相對比較分散,散落在各個章節。
針對試卷分析結果,我們對生物化學的教學工作進行了調整。第一是調整教學大綱,使教學大綱盡量與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同步,刪除一些非核心知識點,將精力放在核心知識點上。第二,分析教師的教學過程,增加教師間的相互聽課,提醒沒有講解到位的知識點。第三,根據學生的易失分的知識點,教師增加時間配給,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強化,包括采用多媒體,增加flash教學和錄像教學,增加與學生間的互動,增加課堂討論環節等方式來解決。第四,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教得好還需學生學得好。在學生知識體系構建過程中,教師講授的東西僅有5%能夠被有效的吸收,而學生自主學習獲得的知識更加容易掌握。
四、展望
本文對我校生物化學考易系統的應用進行了初步分析。考易題庫只有建立在大體量、多次考試、形成規模的基礎上,數據分析才能變得更加可靠。但是現在的考易系統存在無法做到一個題庫分專業、分班級進行試題分析,系統無法在便攜設備上使用等問題,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
[ 參 考 文 獻 ]
[1] 尹幼明.生物化學教學理念的更新[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5(20):155-156.
[2] 蔣菊香,吳士良,陳政,等. 醫學院生物化學雙語教學的初探[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1):12-13.
[3] 鐘啟泉,傅道春,楊明全,等.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4] 席衛文. 考易網絡題庫與考試系統實測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8):3-5.
[5] 耿景海,席衛文,張春輝,文民剛. 醫學網絡題庫與考試系統利弊分析——基于網絡考試的事實經驗[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159-161.
[6] 席衛文,張春輝,張立力,等. 醫學網絡題庫與考試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2):27-28.
[7] 余勝泉,何克抗. 網絡題庫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遠程教育,2000(9):53-57.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