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麗
摘 要:作為我國能源行業的重要構成部分,煤礦行業對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因此,促進煤礦企業的高效發展是勢在必行的。基于此種情況,筆者對煤礦企業思想政治與黨建工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淺見,希望能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煤礦企業;思想政治;黨建工作
作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煤礦企業的發展狀況需要引起更大的重視,加速推進他們的發展進程。煤礦企業首先應對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強化,提高他們專業素質的同時,對黨建工作進行完善,為煤礦企業的高效發展掃清障礙。本文以煤礦企業思想政治和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作為文章內容的切入點,并對優化煤礦企業思想政治與黨建工作思路的辦法進行了詳細地闡述。
一、現階段煤礦企業思想政治和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煤礦企業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黨員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對黨組織的認識有待深入,黨員素質有待提升,向心力不足,具體內容如下:
(一)黨員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一些黨員在開展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對自身的工作進行準確地定位,缺乏深入的認知,致使其工作效率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黨組織工作效率的提升。在煤礦企業,很多黨員干部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和企業的普通職員的區別在哪里,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對上級的指令或是傳達或是實施,并沒有將自己身為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和先進性體現出來,使煤炭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無法高效開展,由此可見,煤礦企業的黨建工作有待完善。
(二)對黨組織的認識有待深入
很多煤礦企業的領導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黨組織的重要性,認為只要企業能夠正常運營,安全生產得到保障,經濟效益能夠最大化擴展,就能使企業快速地前進和發展。這種功利性思維和認知上的偏差,使得企業對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并沒有被放在應有的位置上,以致逐漸地被忽略。
(三)黨員素質有待提升
由于很多煤礦企業都位于較為偏遠的地區,和大城市的交通環境比起來,這些煤礦企業所處的地區還是相對閉塞的,這就讓很多煤礦企業的黨員很難接觸到黨課培訓,無論是在理論知識方面還是道德境界方面都很難得到有效地提升。
(四)向心力不足
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煤礦企業的發展情況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經濟命脈。面對殘酷的競爭局面,煤礦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果企業內部的向心力不足,就勢必阻礙企業的發展步伐,降低企業的生產效率。
二、優化煤礦企業思想政治與黨建工作思路的辦法
提高煤礦企業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具體來說,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對黨員的管理職能進行強化,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黨員隊伍,加快推進黨支部建設的步伐,完善黨員的監督職能。具體內容如下:
(一)對黨員的管理職能進行強化
對黨員的管理職能進行強化,主要體現在要對黨員進行任務上的分配,將黨員管理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加大對黨員的培訓力度,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結合煤礦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模式,為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掃清道路,從而為煤礦企業的高效發展夯實基礎。
(二)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黨員隊伍
企業黨員應注重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素質,使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斷地強化和提高。在對老黨員進行有效地檢驗的同時,應加大對預備黨員的考核力度,提高黨員的門檻,對黨員隊伍進行優化,通過高素質黨員隊伍的建立來促進黨建整體工作質量的提升,為黨建工作地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加快推進黨支部建設的步伐
要想使煤礦工作取得更優異的成績,企業內部的基層黨組織應充分發揮其優勢,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雖然,煤礦企業應把生產運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是也要給予黨建工作足夠的重視,加快推進黨支部建設的步伐是促進煤礦企業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石。因為,思想上不出現偏差,領導方向就不會出現失誤,工作目標就能夠順利實施。
(四)完善黨員的監督職能
針對黨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煤礦企業應采取有效地管理模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黨員監督職能的完善不能局限于人民群眾中,更要在黨員的內部完善人民的監督職能,這種互相監督的模式,既能對黨員起到監督的作用,更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服務人民大眾的工作人員,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提高其工作效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煤礦行業的繁榮。同時,應創新工作理念,完善黨員的監督職能,對黨員的管理職能進行強化,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黨員隊伍,加快推進黨支部建設的步伐。從而能夠對黨員的行為進行有效地約束,以推動煤礦企業的穩固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夯實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國有煤礦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J].東方企業文化,2015(06).
[2]錢衛國.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生命力的若干思考[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4(03).
[3]王林龍.煤礦企業黨建工作科學化管理中遇到的難題及突破方法[J].經營管理者,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