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靜 崔乃夫(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
智慧城市交響曲——未來的傳送帶城市
謝曉靜 崔乃夫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摘要:未來的城市是智慧的,是便捷的,是信息數據化的,交通傳送帶使得人們更加幸福安逸。立體農場的建立使得農業生產立體化,越來越多的類似建筑使人類生活更簡化。同時,我們正在期待更多。
關鍵詞:傳送帶;立體農場;交通;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綜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行城市智慧管理和運行,為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和諧。
目前全球(不含中國)約有200多個城市正在建設智慧城市,國家工信部最近統計:我國有70多個城市完成了智慧城市的發展規劃,建設智慧城市,通過信息化改變城市的運行機制,從更高層面上構建敏捷的管理架構,為應對城市不斷擴張,資源日益短缺的困境,破解城市發展難題,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實現城市可持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新的模式和新的途徑。
(一)智慧城市發展趨勢。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人口高度集中于大城市,衍生出諸如能源、水資源、交通、防災、環境、教育、衛生、治安、醫療護理等問題。智慧城市將呈現出三大趨勢:高度提升效率,提供舒適居住的環境,非個人化服務。
隨著交通事業的發展和人口增長,車輛越來越多,交通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如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導致部分交通系統癱瘓等,影響城市效率的提高。從交通方式來看,城市內交通方式以公共汽車、私家汽車、自行車、火車、輕軌、地鐵為主,空運交通方式以飛機,為主。從交通形式來看,構成了空中,地面和地下三種形式,逐步形成立體式交通網絡。
筆者意圖將針對智慧城市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對未來城市進行大膽構想,主要是關于交通部分,主要從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方面著手,以一定建筑密度形成城市網絡系統,合理布置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通過集聚,實現農業、工業、居住等集約化,未來城市形態緊湊布局,建筑單體實現某種功能的集約,呈現出超高層、立體化形態。重點討論智慧城市的交通系統,利用傳送帶原理,運用于城市地下、地面、空中,革新城市交通系統,通過互聯網等先進科技進行調控,最終實現城市的集約智能化。
(一)傳送帶。筆者設想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中,沒有汽車、馬路,只有凌駕于高空和貫穿地下的一條條傳送帶。五光十色的廊道穿梭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將人們帶到遙遠而美好的未來。傳送帶交通類似于我們今天的地鐵,但是在移動的不是交通工具而是整個路面。未來城市將會向高空和地下發展,變得垂直而智慧。在高空、地面和地下全方位聯絡,行人進入傳送站之后,依靠傳送帶前往目的地。這樣的交通方式永遠不會堵車,出交通事故。只要傳送帶的承載力足夠,人們再也不用擔心擠不上地鐵。
科技的發展給人類帶來了便利,由風力發電和太陽能提供能源,傳送式交通全程由物聯網系統監控能源,在無人乘坐時自動停止運轉,客流高峰則加快運行速度。同時,傳送帶不僅僅是一種出行工具。城市中的孤單與冷漠將在這里打破隔閡。慢速傳送帶是人們交往的絕妙場所;上面會有咖啡廳,購物商場,兒童樂園等,隨著傳送帶穿梭在城市中,一邊領略都市風光,一邊與朋友開懷玩樂。將交通與休閑甚至學習結合起來,旅途不在寂寞憂傷。
除了傳送帶立體交通,未來城市的功能體系自成一樓,比如,商業用房建立在一棟單獨的大樓中,工廠根據不同的生產性質分散在不同樓層,但均屬于同一棟大樓。醫院在擁有完善功能和服務的同時,與交通高度發達的聯通。使得城市有機完整高效的運行。未來城市的立體農場可能是這樣的:立體農莊的受光是農作物生長能量的重要來源,因此為了大面積受光,采用螺旋樓梯的結構類型,此結構可以在接受光照的同時充分考慮建筑和交通傳送帶和諧高效的聯系,單獨的較完善的建筑林立于城市當中。筆者認為,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中,類似于這種獨立建筑將是全面的,可推廣的,這些摩天大樓好比一個個節點串聯在城市當中。
(二)立體農場。對于立體農場的材料設計,筆者進行了合理且大膽的創造,比如電控智能玻璃,它可以通過電流變化控制玻璃變化,精確數字化的把握農作物所需光合作用的需光亮,節約和完美的監控植物長勢。這種玻璃斷電時模糊,通電時清晰,可控制能耗,具有節能性。而另一種材料:天然透光木,以天然木皮和玻璃為主要原料的高科技產品,健康環保,無污染,防火、防水、色澤較好。最后需要介紹的主要材料是透光混凝土,它由大量光學纖維和精制混凝土組合而成,可透光,充分保障光合作用的完美構成。
最后筆者對智慧城市的美好設想進行回顧總結,主要是兩個部分:1.在繁重的現代交通壓力下,進行空中,陸地,水下的傳送帶設置,利用計算機技術的高度發達,精準實現操作。市民在傳送帶上享受都市生活,同時更好的進行工作學習。2.城市中各個具有鮮明城市職能的建筑,通過功能分類成為一棟棟單體,可獨立完成所有相關城市任務,信息技術控制特殊材料,使其完美存在進行生產。單體大樓被傳送帶相連,運輸盡可能多的所需人力物力。
現如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智慧城市實現的步伐越來越快。人們翹首以盼的高效且幸福的生活方式成為趨勢,在任何美好的想象和設計的實現中,都必須依托于強大的技術。對于智慧城市來說,信息技術是最關鍵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智慧城市的多元實現正慢慢走入生活。
參考文獻:
[1]王靜遠,李超,熊璋,單志廣.以數據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綜述[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4,02:239-259.
[2]李德仁,姚遠,邵振峰.智慧城市中的大數據[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06:631-640.
[3]袁遠明.智慧城市信息系統關鍵技術研究[D].武漢大學,2012.
[4]趙大鵬.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3.
[5]辜勝阻,楊建武,劉江日.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軟科學,2013,01:6-12.
崔乃夫(1992.8-),男,漢族,河北涿鹿人,學歷: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巖土工程。
作者簡介:謝曉靜(1991.8-),女,漢族,河北省張家口市,研究生在讀,建筑設計及其理論,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中圖分類號:F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0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