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春
摘 要:校企合作是當代高職酒店類專業的專業特色和重要實踐教學途徑之一,同時酒店類專業的高職實習生也成為當代酒店十分重要的員工來源,對酒店經營管理意義重大。但在高職實習生的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認清并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實現高職院校和酒店的雙贏,同時也對實習生順利從學校走向工作崗位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酒店;實習生;頂崗實習
高職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高職院校肩負著為社會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高素質、高技能一線人才的重任。而培養目標的特征決定了高職教育不應當僅僅在校園內完成,更應該在社會實踐中得到完善和加深,這種教育要求在高職酒店專業教育中尤為明顯。實習生也成為當代酒店非常重要的員工來源,對酒店的經營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后盾。
一、高職實習生對酒店的意義
(一)節省費用,節約成本
人力資源成本是酒店成本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面向社會招聘時,酒店除了需要向社會員工支付勞動報酬,還需要為其繳納養老、工傷、失業、意外等保險。而酒店實習生大多抱著學習與實踐的心態去參加頂崗實習,相對生活補助要低一些,這為勞動密集型的酒店企業節約了大筆費用,降低了成本。
在員工上崗之前,酒店需要對員工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這也是酒店很重要的開支。而使用高職實習生,學生在學校已經完成了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練習,掌握了較為穩固的專業知識,崗前培訓和上崗后培訓要容易很多,另外實習生文化素質較高,接受能力強,為酒店節約培訓費用和人力成本,
同時,酒店業淡旺季十分明顯,雇傭員工太多,淡季壓力增大,雇傭員工太少,旺季人手不夠。而在使用實習生時,大部分高職院校將實習時間定在旅游與酒店業旺季,有效的幫助酒店業解決了這一難題,節約了成本。
(二)減少流動,員工穩定
人員流動快,人才流失嚴重是當代酒店業的現狀之一。由于人才的缺失,社會員工對酒店的選擇空間較大,員工往往比薪酬、比環境、甚至在某一酒店工作的目的就是積攢一定經驗后跳槽。而實習生由于各酒店薪酬差別不大,另外在選擇酒店時不是盲目選擇,而是在教師指導下往往針對自己的特點和能力結合酒店特色進行較為全面的考慮,因而上崗后穩定性較好,人員流動相對較小。
(三)培養后備,發現人才
人才是當代酒店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高職院校的學生專業知識扎實,實際操作技能嫻熟,更重要的是,很多學生愿意從基層干起,卻有把自己鍛煉成中高層管理人員的目標。如果在實習過程中能夠實現酒店與實習生心理的有效對接,培養感情,實習生定會成為酒店得力的后備軍。同時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酒店也能發現人才,成為其重點培養的對象。這種邊工作、邊發現、邊培養的形式對酒店十分有利,學生畢業后可直接成為酒店的管理人才,這時已非常熟悉酒店的企業文化與環境,工作起來,得心應手。
(四)有助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高職實習生較社會招聘的工作人員來講,人際關系簡單、責任心強、集體觀念強、有自律性、服務意識較強、基本素質高,更主要的是理解能力強、業務扎實、理論水平高,有助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服務理念,有助于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同時增強對客服務質量。
二、酒店在使用實習生時出現的問題
目前很多酒店都在使用實習生,然而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管理不當或發現問題不及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使酒店、學校、實習生三方都沒有實現利益的最大化,頂崗實習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一)酒店內部管理不當,新老員工關系緊張
很多酒店在使用實習生時沒有考慮到實習生對酒店的真實意義,只是認為僅能解決其“用工荒”的問題,因此認為實習生在酒店的實習是暫時的。這就使一些老員工甚至管理層人員出現了不正確的想法,將重活、累活都分配給實習生干,有時甚至出現不尊重實習生的現象。實習生剛剛接觸社會,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遇到不公正待遇,實習很難堅持,對酒店認同感更是很低。
(二)實習生待遇低,同工不同酬
有些高職院校實習生實習期較長,而在長期的實習過程中實習生的工資卻沒有發生變化,使學生的工作積極性下降,對企業失去信心。
(三)實習生生活條件差,安全得不到保障
部分酒店企業認為實習生工作時間短暫,因此不會積極考慮和提高其生活環境,有些甚至認為學生“好說話”,因此在分配生活區時,盡量將條件好的生活區留給其他員工。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實習生生活條件較差,甚至上下班安全等問題都有待于解決。這些勢必會造成實習生對所在企業的反感,當初為企業好好工作熱情會消失殆盡,更別說在這樣的企業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了。
(四)實習生情感上找不到依托,對酒店認同感不高
由于實習生從原來學校的生活一下進入頂崗實習的崗位,部分學生新環境適應性較差,加上飲食差別大、水土不服,有些學生很難一下適應新工作。故企業領導對學生的情感關懷和生活關照是一個必不可缺少的內容,如果這一項缺失,學生情感上找不到依托,也會產生抵觸情緒。
三、對當代酒店科學使用高職實習生的幾點建議
(一)多與高職院校溝通,做好實習生的心理過渡
酒店應拋棄“高職院校要完成教學計劃,必須頂崗實習”的被動觀念,看到頂崗實習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利益,樹立正確的使用實習生的觀念。多與高職院校溝通,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動態和其對行業的期望,才能有效的在實習生進入酒店之初幫助其完成心理過渡期。
(二)加強管理,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和人際關系環境
對待實習生的態度問題也可以折射出一些酒店在人文環境塑造上的欠缺。作為服務行業,如果內部員工之間沒有良好的氛圍,是不可能對客人進行真誠、熱情的服務的。除了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酒店企業也應當在內部重視實習生,讓全酒店認識到實習生在當代酒店運營中的重要意義,這樣才能從內心接受實習生,平等的對待實習生。只有人性化的管理才能使實習生產生對酒店的認同感,從而融入酒店集體,為其發展貢獻力量。
(三)采取激勵措施,合理、科學的提高實習生待遇
實習生在工作之初,在業務水平、經驗等方面存在一些瑕疵,但長期實習的學生,在業務水平上不一定比老員工差,因此,酒店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激勵措施,對實習生實行多勞多得、獎懲并用等措施進行激勵,加強其工作積極性。
平等對待實習生,在住宿、安全等問題上充分考慮實習生需求,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四)完善酒店人才選拔制度,做好人才儲備工作
酒店在使用實習生,尤其是長期進行頂崗實習的實習生時,應當將其納入到酒店選拔人才的范圍之內。實習生往往在實習期結束之后就面臨著畢業就業的現狀,通過一個時期的實習,實習生已經很好的融入到社會和行業當中,不存在剛參加工作的過渡期。而且經過一個時期的實習,學生的技能已經得到提高,完全可以獨立上崗。如果能將實習生留下,對酒店企業來講,將是非常節約成本又有保障的招聘方式。實習生業務素質好,理論知識全面扎實,年輕有干勁,酒店企業可以通過實習期的觀察、考核、引導、培訓,將其培養成酒店的優秀管理人員的后備力量。對于業績突出、精干的實習生可以提拔為中高層后備管理人員,適時給他們提供可以鍛煉其管理能力的崗位,同時引導他們做好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讓他們對本企業充滿希望,同時可以減少人才流失,以達到人才儲備的目的。
科學、合理的使用高職實習生,對學生、學校、酒店三方意義重大,對于培養優秀的酒店業人才、實現高職教育與職業的有效對接、實現酒店業的蓬勃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酒店業和學校只有實現有效溝通、積極配合,才能使頂崗實習發揮其應有作用,培養更適合行業發展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孫麗欽.酒店人力資源管理探討[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2] 陳潔,李春華.現代酒店業全面成本管理研究[J].當代經濟.2011年14期
[3] 曹艷芬.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現狀及對策[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