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娟
(貴州省石阡縣湯山鎮初級中學 貴州 555100)
摘 要:構建思想品德課堂良好的情感氛圍,開創課堂的生命長廊,需要教師從多層面考慮,多種手段綜合運用,更需要教師的悟性、創造性勞動的積累。否則,很容易使課堂氣氛超過必要限度,導致主次不分,主題不明,所以說,教學模式可以推陳出新,但最基本的課堂駕馭能力應該是永葆長青的。
關鍵詞:創設;課堂;情感氛圍;優化課堂;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059-01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情感氛圍是指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思想品德教師依據教材而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的理解思想品德學習內容,促進其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情感氛圍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已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關注。
一、激發興趣,感受成功
針對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特點,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要充分注意運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夸美繆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條件之一”。這就要我們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因材施教,借助于多媒體、投影、錄音等教學輔助用具,設置巧妙的懸念、組織競賽、動手實踐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創設情境,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變為主動學,達到快樂學的境界。心理學家認為:人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敗在學生的心理上會引起不同的情緒。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注意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教師對傳遞知識的準備,對傳遞途徑方法的處理,應成為課堂情感氛圍調控的重要環節。教學中教師除了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外,還要適應學生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
二、尊重學生,樹立自信
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指出:教育目標主要體現在三個領域――即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領域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自信心。伽利略也曾說過:“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幫助他發現自己?!倍l現自己的關鍵在于情感的調控和興趣的培養,教師通過情感控制幫助學生確立目標和接受失敗,幫助他們建立自尊、樹立自信,從而以一定的心理優勢投入學習活動。現代教育觀念提倡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發展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與此同時更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生命價值,尊重學生的生存方式,尊重學生獨有的文化,將學生看作有尊嚴、動態成長的獨立個體。課堂是一個傳播知識的地方,但學生在這里期望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更多的來自教師的真誠的愛,和在學習中給予的點滴關懷與支持。對學生要有愛心,要愛護每一個學生。因為只有愛,才能使學生感到溫暖,才能使學生消除戒備心理,才能使師生之間沒有隔閡,情感更為融洽;因為只有愛,才能消除學生壓抑的心理,才能為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因此教師的教學應該充滿激情,通過充滿激情的教學以影響和帶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從而讓學生在情感、態度、認知、行為上產生積極的反應,進而讓學生愛學、樂學、主動學。
對在課堂教學中偶發事件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機智處理課堂出現的偶發事件是優化課堂生態環境不可缺少的手段。在處理偶發事件時,教師要遵循以下要求: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不要激化矛盾;“冷處理”為主;切忌造成師生情緒上的對立;寬容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為他們的學習創造安全感。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公正地評價,帶給學生如沐春風般的心情氛圍,使效果達到事半功倍。
三、自主學習,張揚個性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三者之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礎和前提。個人的自主學習對于思想品德學習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過程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新的科學研究發現,大腦細胞的成長和發展不僅僅取決于先天的遺傳因素,也不僅僅取決于后天環境的影響,它還受制于自身——一種隨機的自我的成長和發展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應該在各個環節上體現人的本性,張揚人的個性,努力促進學生的成長。從而促進樂觀向上的課堂情感氛圍氛圍的營造。
四、合作探究,營造和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學生的學習資源,把學生的差異看作是一種寶貴的資源,盡可能通過學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獲取知識。合作學習的課堂,體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認知感受與情感流露,是教師、學生、學習內容與環境之間的全新整合,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是情感與情感的交流,是思想品德學習生長與發展狀態的優化。學生有差異,那么教師在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時就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和標準,在教學環節的設置上也應體現著這些不同層次的鋪墊,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參與的機會,多點探究空間,多點實現自我的滿足。當課堂教學進入到合作學習這一環節時,學生之間的人際溝通會形成多方面的信息互動,眾多的信息供每一個學習個體參考、選擇和學習。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理解,建構起新的知識,同時原有的知識經驗又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并由此產生新的疑問。這時,教師應適時介入,或以平等的態度陳述看法,或以簡潔的提問因勢利導,以自己對文本的感受和認識,引導學生在個體多元解讀的基礎上,正確理解文本,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這樣,師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就形成了平等對話、信息多方交流、師生互助、師生與文本互動的格局,新型的師生平等關系也就構成了愉快、輕松、民主、自由的情感氛圍。
總之,構建思想品德課堂良好的情感氛圍,開創課堂的生命長廊,需要教師從多層面考慮,多種手段綜合運用,更需要教師的悟性、創造性勞動的積累。否則,很容易使課堂氣氛超過必要限度,導致主次不分,主題不明,所以說,教學模式可以推陳出新,但最基本的課堂駕馭能力應該是永葆長青的。
參考文獻:
[1] 徐建成著.《課堂教學新視野》,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 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論綱》,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