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蔣辛屯鎮后建各莊小學 河北 廊坊 065405)
摘要:繪本對幼兒的心理輔導和治療具有獨特的作用,幼兒會通過閱讀描繪各種人物、事件的繪本,學習以書中人物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了解社會,與此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在繪本閱讀中,教師通過人物角色的扮演游戲可以培養幼兒換位思考的能力,最終形成自我意識,并向非自我中心的方向過渡。
關鍵詞:幼兒繪本;審美能力;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138-02
幼兒繪本圖文并茂,具有美觀性、直觀性、形象性,是公認的最適合幼兒閱讀的讀物。長期進行繪本閱讀,不但能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還能促進幼兒情感上的發展,促進幼兒情感的健康成長。
一、幼兒繪本閱讀與情感教育
繪本就是配有圖畫和文字的閱讀書籍,以繪畫為主,配有少量文字,即“畫出來的書”。繪本作為兒童文學的一種,是關于愛和美文字的集合,閱讀繪本的過程也是幼兒感受愛和美的過程。郭沫若先生曾說:兒童文學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在于感情教育、美的教育,繪本中的美好情感會給幼兒讀者的心靈產生深遠的影響。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教育者通過尊重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品質,發展個人自我情感調節能力,最終形成健全的個性和人格特點,可以對生活、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幼兒情感教育是針對3~6歲的兒童,主要是以培養幼兒的同情心、信任感、依戀感為主。良好的情感教育是確保幼兒健康發展的前提,情感教育可以確保幼兒保持良好的心境,更有效地進行學習。諸多研究調查顯示:童年是一個人情感傾向塑造的重要時期,五歲之前幼兒的情感經驗甚至會對其一生產生恒久的影響。為此在今天的幼兒教學中必須注意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引起幼兒的情感體驗,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繪本對幼兒的心理輔導和治療具有獨特的作用,幼兒會通過閱讀描繪各種人物、事件的繪本,學習以書中人物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了解社會,與此同時也促進了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
二、幼兒繪本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在皮亞杰關于人的認知發展理論中,幼兒還處在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發展階段,對于外部世界的認知具有很強的局限性。在繪本閱讀中,教師通過人物角色的扮演游戲可以培養幼兒換位思考的能力,最終形成自我意識,并向非自我中心的方向過渡。在繪本閱讀教育中,教師可以引導一部分幼兒去扮演需要展示同情心的人物形象,另一部分則扮演需要幫助的人物,以培養孩子如何在合適的場合表達自己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通過對這類生活場景的描述,幼兒會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完成與小伙伴的情感交流,與此同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1、繪本中富含對幼兒有益的情感因素
繪本為懵懵懂懂的孩子通往外部的世界開了一扇窗戶,同時這些由精美的圖畫和詩意的文字構成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也為孩子們的情感提供了很好的發展空間。幼兒的思想很單純,他們還沒有經過世俗的浸染,只知道在閱讀中去幻想,于是在一個個純凈而浪漫的故事中,他們能感受到最美麗的情感和最簡單的幸福。長期閱讀繪本能培養孩子的認知力、溝通力、想象力、觀察力等,對孩子的感情影響意義重大。如在《猜猜我有多愛你》閱讀中,充分展現了母愛的博大,豐富了幼兒們的內心,激發了幼兒的愛心,這在無形之中就教育了幼兒對母親的愛戴和尊敬之心;在《我有友情要出租》閱讀中,則向幼兒講述了友情的重要性,讓幼兒明白友情就在我們身邊,友情是彌足珍貴的。
2、繪本閱讀能夠調節幼兒的情感
繪本為幼兒提供一個情感互動的媒介,在幼兒繪本中作者往往會塑造各種各樣的人物,為幼兒提供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幼兒遇到相似情景時就知道則樣解決自身所遇到的問題了。如有的幼兒閱讀了《逃家小兔》后,將心中對父親的恐懼表達了出來。后來在教師引導下順利解決了感情問題。《圣誕小子》《是蝸牛開始的》等繪本對幼兒所遇到的情感問題都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3、繪本閱讀促使幼兒形成積極的情感
黃云生說:“繪本文學是最早進入兒童世界的文學書面形式,是它引導兒童去閱讀書籍,把兒童帶向廣闊的社會生活領域,給兒童最初的審美和道德教育。”很多繪本宣傳人類共同美德,對幼兒價值觀的形成有重要的意義。幼兒繪本雖然是淺顯易懂的圖畫書,但是卻有著非常深刻的主題,繪本中滲透著作家的情感體驗,對生命的感悟和審美個性,能夠傳達現實中的哲理,幼兒通過閱讀繪本,使心靈得到美好的滋潤。
4、參照繪本進行游戲增加了幼兒之間積極的情感交流
游戲是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本能的需要,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動最初總是在游戲中進行,游戲是適應現實的需要。”幼兒繪本與游戲有著密切的聯系,幼兒之所以喜歡閱讀繪本,就因為繪本中有很多游戲,能夠滿足幼兒內心對游戲的需要。繪本中的游戲精神能夠給兒童一種親切感,在閱讀中體會到游戲的快樂,情感得到滿足。
三、應用繪本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鼓勵幼兒多層面閱讀繪本,更深一步探究繪本
幼兒的共同點就是活潑、好動、情緒不穩,他們做事情都是即興而來,無興而去,自控能力差。所以,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指導。比如丑小鴨的故事,可以問他們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后的感想,如果丑小鴨最后沒有成為白天鵝,丑小鴨會如何想、如何做,假設自己就是那只可憐的丑小鴨該怎么辦。
2、結合繪本閱讀進行生活中的游戲創作
美國教育家杰姆·特來提倡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或父母給孩子閱讀。說那樣既增強了親子感情也加深了孩子學習的興趣。通俗來講就是在繪本的利用過程中,兒童、父母或老師都要參與進來,并充分調動眼、耳、口、手、腦的功能,在愉悅的氛圍中讓兒童學到知識的同時,鍛煉兒童的觀察、表達、動手、思辨能力等。全面提高幼兒綜合素質。如看完《小紅帽》的故事,可以讓孩子講講自己的感想,做角色游戲,加深記憶,培養能力,這才是最關鍵的。
繪本內容涉及方方面面,閱讀繪本能使幼兒從一無所知變的認知豐富,從第一本開始,慢慢閱讀越讀越豐富,幼兒便會逐漸愛上閱讀。情感滲透僅僅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力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取得家長的認同與配合,定期向家長開放繪本閱讀教學活動,深入開展親子閱讀的指導工作,讓家長自覺加入到繪本閱讀的隊伍中來。
參考文獻:
[1] 馮媛媛.繪本對兒童情感教育的影響及其理論依據[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9(02)
[2] 王樹霞.幼兒繪本閱讀中情感教育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