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關銀
(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漁門鎮中心學校 四川 攀枝花 617109)
摘 要: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思維的培養和能力提高的內在動力。如果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就不會把精力投入到刻苦鉆研數學知識中去,反之,如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去鉆研、學習數學。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激發興趣放在首要位置,使學生熱愛數學,以便打開數學之門,這樣才能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呢?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356-01
一、巧妙設疑,引起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教師就必須在導入新課的方法上下功夫,不管采用那種導入方式,目的就是一開始就引起學生好奇心或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我講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時,首先讓學生隨便說出幾個多位數,教師馬上判斷能否被2和5整除,教師神速的判斷令學生嘆服,這時學生急切想知道老師用什么神速的方法判斷,這樣就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這時,老師趁機把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告訴同學們,并讓學生試一試判斷幾個數能否被2和5整除,你們學會了以后比老師還快呢!又如在《可能性》一課中,為了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體驗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和游戲規則的公平性,并初步感受實驗是驗證猜想、獲得結論的重要策略”這一教學要求,我設計了一個商場購物抽獎的大情境。使學生通過這個大情境,學會分析,能正確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簡單說明道理。
一開始我出示了商場轉盤抽獎這一生活中常見的事例,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緊接著我又出示了一個轉盤,問學生想不想試試手氣。學生都高高舉起小手,躍躍欲試,爭著想試試自己的手氣。當學生動手轉動轉盤時,一次次的試驗結果與他們的猜想是那樣的地吻合,學生激動的說:“猜對了!猜對了!”通過參與這個活動,學生認識到實驗是驗證猜想是否正確的好辦法。
二、巧思妙解
欲話說“四兩撥千斤”這里就體現了一個“巧”。練習時,巧思妙解,會留給學生深刻的影響,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甲、乙二人練習長跑,分別自A、B兩地同時出發勻速相向而行,在離A地800米處相遇,相遇后兩人繼續前進,甲到B,乙到A后都立即返回,在離B地1000米處二人再次相遇,求A、B兩地距離。分析:行程問題中要涉及到三種量之間的關系。路程、速度、時間,這里只涉及到距離,而無速度與時間關系。似乎無從著手,如果我們啟發學生用下面這種方法解就會使學生感到巧妙。問:從中可否看出從開始出發至第一相遇(C點)時 ,二人總行程是多少?(一共行了一個AB全程),至第二次相遇(D點)時二人總行程是多少?(一共行了三個AB全程),則各人從開始出發到第二次相遇時總行程與各人第一次相遇時所行路程的關系是怎樣的?(各人從開始出發至第二次相遇時總行程都應分別是各人第一次相遇時所行路程的三倍),故可列出最簡方程:x+1000=3×800,這種簡捷、獨特的解法,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使學生產生滿足的愉快感和成功的喜悅感,激勵他們由一次成功去爭取更多更大的成功。
三、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伙伴,在這個伙伴的帶動下,學生更容易主動地獲取知識。“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枯燥的數學學習中加入游戲的成分,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不知不覺就培養了學生的數感。例如:在教學2~9的分與合時,其中一個內容是:5可以分成2和3(或者分成1和4及其他很多分法),枯燥機械地記憶或背誦對學生理解、掌握這個知識點沒有太高的效率。此時,我采取玩“拍手游戲”,使教師和學生拍手的下數合起來是5,例如我拍3下,學生就拍2下,我如果拍1下,學生就拍4下。我還設計玩紙牌的游戲,例如復習5得分與合,開始學生輪流摸牌,然后把手中能組成5的紙牌拿出來,再到前面的同學手里去抽牌,這樣誰的牌最先沒有了,誰就是獲勝者。雖然這些都是非常簡單的游戲,但引入游戲之后,學生的興趣就陡增不少,對于5可以分成幾和幾這個知識不熟悉的學生通過拍拍手很快就掌握了5的分與合,還可以通過玩紙牌加深了對5的分與合的記憶,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記住而不用死記硬背。就這幾個例子說明,簡單的小游戲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玩”中,體驗數的分解與組合,增強了對數與數之間轉換關系的理解,也即增強了數感。
課堂教學設計游戲則要因勢利導,能盡量發揮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適時、適度、適當地組織一些競賽性的小游戲,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增加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元、角、分”的練習中,我設計了“小熊賣文具”的游戲。請一個小朋友戴上頭飾做小熊,大家當顧客,到文具店買東西。這一場景,真實地再現了孩子們的生活,頓時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戲行列,望著商店里想買的東西,快樂之情溢于言表。此時此刻,我及時把商店里要買的東西變成簡單的元、角、分換算,看著價格單上的價錢就能買到你想買的東西。在游戲中學習,學生學而不厭,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多種評價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恰當的評價,不僅能給學生指導學習方法,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如,數學課堂練習冊上一道較難的思考題,很多孩子沒做出來,一個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卻用很好的方法做出來了,只不過計算錯了,為了鼓勵他,我就在他的本子上寫道“方法太好了,如果計算時再細心些就更棒了!”等到作業本發下去之后,這個平時不愛改作業的孩子很快就找我來改錯。我們班有個小男孩,平時做作業總是不認真,字跡很潦草,有一次我發現他的作業全做對了,而且較工整,于是我就在他的作業本上貼上了一個他特別喜歡的貼畫,并在旁邊寫道“看到你的進步老師很高興,相信你下次能做得更好!”他一拿到作業本,就高興得到處炫耀,在以后的作業當中我繼續用不同的方式來激勵他,他的作業也一次比一次認真了。教學過程中,我會積極地抓住學生的閃光點,用不同的方式給不同的學生以適時的鼓勵。如“你的想法真是與眾不同。”、“你觀察得很仔細,能提出有質量的問題。”、“誰能像××同學這樣,把你的方法清楚地說給大家聽?”,這樣具有激勵性或導向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到了我對他們的關心,他們心中也就充滿了希望,從而逐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總之,激發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在工作中應根據學生情況,靈活具體的處理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拿到打開數學之門的金鑰匙——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