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紅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第二中學 吉林 白城 137205)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全新的教學理念就像一陣洶涌的海浪,斷沖擊著我們的課堂教學。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285-01
一直以來我們的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為主。數學課常用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利用講解,板書和多媒體作為教學手段,以教材為依據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要做的就是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老師說的就是對的,沒有一點自己的見解,沒有自信。當然,講授有其不可替代的優點,比如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控制課堂時間,有利于同時向眾多學生傳授。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要求,這種教學模式的弊端日益顯現。在實施課堂教學素質化的今天。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擺在數學老師面前的首要任務。本文是結合自己多年來教學經驗就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1、激發學習興趣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好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并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鉆研精神。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很重視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通過這樣的學習不僅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讓同學們親自嘗試體會學習成功的樂趣;不斷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2、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他會積極主動地探索這門學科的知識。這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教育名著《學記》中指出“親其師而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教師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以自己淵博的知識去吸引學生,以自己的愛心去關愛學生,以自己的耐心去教導學生,學生才能進發出學科熱情,才能欣然主動地投人學習。
二、合理創設情境,營造學習氛圍,讓學生樂學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創設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誘導學生產生探究欲望,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加深印象,提高學習的效率,而且能喚醒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的拓展思維空間,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教學“多邊形的內角和”時,上課開始,老師就通過多媒體教具顯示,“任給出一個多邊形,您能否可以很快告訴同學們它最少可以劃分為幾個三角形”。在短暫的思考后,老師接著告訴同學們只要你說出這個多邊形的邊數或頂點數,老師可以馬上告訴你這個多邊形可以劃分為最少的幾個三角形,同時還能知道這個多邊形的角和是180度的幾倍。學生將信將疑,紛紛舉手欲試,學生所報的多邊形老師一一猜中,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這時老師告訴同學們,實際上要解決此類問題并非很難,大家學習了“多邊形的內角和”這個知識環節后,就會知道其中的奧秘,也可以像老師一樣對答如流,這樣學生整堂課都懷著極大的興趣投入學習。
三、變換課堂教學方式,促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變換課堂教學方式,營造開放式課堂,創設“無拘無束的氣氛,”讓學生“自由地呼吸”,使學生能夠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模式,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自主學習,在課堂中主動、大膽、盡情地動腦、動口、動手,自由發揮自身的學習個性,真正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不斷提高。
成功感是學生獲得自由的最重要因素,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捕捉來自學生思維的靈感,智慧的火花.不失時機地將其延伸為自主思維過程,拓展為一種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一次練習課上,我發現班上一個同學的解題思路很新穎,并且解題方法挺簡單,講解時,我先把我的方法說了一遍,大多數同學都這樣做的,我又把這位同學叫起來,同樣還是講這一題,等把題說完,同學們都說這個方法好,我不失時機的說:你比老師都高明,其實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解題思路方法,認真思考,每道題的解法有好多,解題不能只停留在“做出來”這一階段,還可進行拓展.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獲得知識的重要保證。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思路清晰、運算準確、嚴密推理是非常重要的,他直接影響到學習效果的好壞。教師應首先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創造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力求學生能用精確的數學語言解答數學問題.做到每一步證明有依據,每一步計算有法則、性質,養成對學習的求準、求真、求精的習慣。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只要轉變教育觀念.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與學生密切合作,全面倡導“要學生學變為學生要學” 的新觀念.就能誘發學生學習動機,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自覺性和創性,讓學生能自主的去學習,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煥發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