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
【摘 要】闡述會計電算化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明確此課程的開設目的,分析當前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教學目標、教學方式、課程體系、教學設施等提出相應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實驗教學 改革 創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C-0158-02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我國的計算機技術也大有長進,關于電算化會計核算的軟件不斷推陳出新,獲得快速的發展,并逐漸被推廣普及,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會計人才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學校的教育只有同社會的需求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培養學生,才能提高學生的競爭力,所以,為了讓學生適應這樣的競爭環境,學校勢必要進行一場改革,轉變會計電算化這一課程原有的教學模式,解決培養會計人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會計電算化教學的目標
會計電算化這門課程較其他課程而言需要更強的動手能力,它的理論是和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要將課程的理論正確、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保證其效率,就必須開展實驗教學。實驗教學對學生基礎專業知識的掌握和能力訓練十分重視,可以說是由會計電算化的理論課程衍生出來的一門課程。實驗教學中的綜合實習部分可以對整個教學中所遺漏的部分進行補充,由于這一環節以該專業在社會中的實際工作情況為教學的基礎,因此也可以將其作為學生的崗前培訓。實驗教學在會計電算化課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學校進行實驗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牢牢掌握專業知識,加深對專業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牢固其學習、實踐的基礎。實驗教學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設計方法和模塊結構化的原則,自己設計出實驗的方案,從而使學生在此過程中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
綜上所述,該課程的設置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具備實際操作的能力,擴展自己的知識面,讓學生提前感受、適應未來的工作狀態,以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的會計電算化人才。
二、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的現狀
會計電算化教學在我國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情況下也獲得了一定的進步,為社會提供了大批優秀的會計電算化人才,但是,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日益加快,會計電算化教學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目前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的目標和定位不明確、教學方式落后單一、課程體系無法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需求這幾個方面。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目標不明確主要體現在目標的定位上。此前,大多數學校都把教學的目標定位于掌握對會計核算和財務軟件的操作上,對學生的要求僅限于此,不注重全面提升學生的能力。雖然這一教學目標在過去曾有效指導了會計電算化專業的發展和相關人才的培養,但是當下的社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意味著傳統落后的思想觀念需要面臨人們的選擇,落后的、不適應社會發展的自然要被摒棄。現在會計電算化的工作在各方面都出現了變化,如業務處理等,以前的教學目標因為具有局限性,不利于會計電算化人才的培養,因此已不適用。
(二)教學方式落后單一。我國自古便講究尊師重道,教師在教育中的地位很高,甚至被認為是教育中的絕對的主體。長期受這種觀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當中習慣性地采用單方面向學生灌輸知識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壓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學習了諸多專業知識,卻缺乏實踐的經驗,難以獨立完成操作任務,降低了教學的效率。而且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難以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課堂氛圍,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三)課程體系陳舊。目前大部分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會著重強調某一個內容,從而忽略了其他內容的教學,無法滿足學生想要了解其他知識的需求,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開展會計電算化的教學活動時,許多教師會把對一些軟件的操作的講解當成教學的主要內容,不僅沒有對課堂進行延伸,也沒有將該門課程同教授基本專業知識的會計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導致學生的專業知識得不到鞏固。這種課程體系過于陳舊落后,無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
(四)教學設施落后。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需要運用到一定的硬件設施,比如電腦和用于實驗教學的場所,然而由于受到資金的限制,部分學校缺乏一些相應的硬件設施,再加上原有的一部分設施過于落后,且得不到完善,阻礙了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的發展。
三、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確定新的教學目標。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是學校為了培養符合當代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而設置的課程,所以必須使其保持與社會發展方向一致、跟隨社會變化而變化的發展趨勢,教學目標的設置也應做到這一點。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學校要把握住社會發展的趨勢,緊跟其步伐,充分了解當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發展情況,抓住其變化,并以此為依據適當增刪教學目標的內容,保持教學目標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要轉變教學方式,教師首先需改(下轉第176頁)(上接第158頁)變自己的思想,認清學生在教育中與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同樣是教育的主體這一事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次利用平等對話的方式,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其創新意識。教師要不斷進行學習,以增強自己的專業素養,靈活地將專業知識和實踐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此外,在教學時,教師還可以加強同學生之間的互動,活躍課堂的氛圍,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完善課程體系。學校在設置課程時,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而是應該在了解學生學習需求和會計電算化工作要求、變化的基礎上,增加教學的內容,完善一些課程設置中的問題。例如,部分課程的開設時間相對較晚,而內容又比較復雜難懂,那么可以將課程的開設時間適當地向前調整,增加課時,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學習,以更好地把握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此外,課程體系的完善和發展不能只依賴學校進行,還需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積極參與,教師應多與學生交流,了解教學的效果或其他信息,以便于發現課程設置上的不足,并將其反饋給學校,幫助學校完善會計電算化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
(四)加大教學設施建設力度。學校應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圍內適當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用以建設和完善學校的設施,確保能夠為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提供一定數量的電腦,安排可供教學的實驗室。若是學校無力承擔建設的費用,則應當合理向上級申請建設款項,或是與企業展開合作,借助企業的資金建設基礎設施。
總之,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是一門處于邊緣的學科,它與社會實踐具有緊密的聯系,但目前仍未發展成熟,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難免會遇到諸多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只能不斷進行探索研究,對這門課程進行改革和創新,完善其不足之處,只有堅持改革創新,才能有效提高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民壽.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廣西教育,2010(27)
[2]張丹.會計電算化教學創新改革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9)
[3]趙改玲.會計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會計之友,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