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凌,陳仲,彭美紅,曹緯
(1.佛山市南海區羅村醫院骨科,廣東 佛山 528226;2.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脊柱中心,廣東 廣州 521000)
經皮椎體成形術聯合體位復位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臨床療效分析
劉志凌1,陳仲2,彭美紅1,曹緯2
(1.佛山市南海區羅村醫院骨科,廣東 佛山 528226;2.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脊柱中心,廣東 廣州 521000)
目的 探討經皮椎體成形術(PVP)聯合體位復位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OVCF)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院及協作醫院骨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收住的30例OVCF患者,按隨機數表法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5例,對照組予PVP治療,觀察組在PVP術前聯合體位復位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兩組患者術后隨訪6個月~1年,術后VAS評分、ODI評分、Cobb角均明顯低于術前水平,而椎體前緣及中部的高度較術前顯著增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Cobb角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椎體前緣及中部的高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椎體成形術聯合體位復位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可緩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礙,并且更有利于恢復傷椎高度和矯正后凸畸形。
經皮椎體成形術;體位復位;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療效
近年來,骨質疏松癥及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s,OVCF)成為我國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及多發病。OVCF在臨床上常表現為腰背部疼痛,身長縮短、駝背,甚至肺功能下降,嚴重時可使患者喪失勞動及生活自理能力,對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危害[1]。經皮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一種在影像引導下將穿刺針經皮穿刺到病變椎體并注入骨水泥的微創外科技術,可以起到快速緩解疼痛、增加椎體穩定性和強度、大部分恢復椎體高度的作用,目前已在臨床上獲得了廣泛的應用[2]。筆者采用PVP聯合術前體位復位治療OVCF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及協作醫院骨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收住的30例OVCF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60~81歲,平均(68.3± 6.2)歲。根據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確診為OVCF,其中單、雙節椎體骨折分別為21例和9例,共39個骨折椎體。診斷依據:①有間接暴力致傷的病史;②臨床癥狀主要為受傷后出現腰背部疼痛及明細的活動受限,體格檢查可見脊柱呈角狀后凸畸形,病椎棘突處可出現壓痛及叩擊痛;④影像學檢查顯示椎體呈廣泛性骨質疏松,病椎前緣壓縮且成楔形變。排除標準:①年齡<60歲;②合并脊髓、神經根損傷;③椎體廣泛破壞累及椎管或椎體嚴重塌陷(<原高度的1/3);③合并凝血機制障礙以及心、肝、腎、肺等臟器功能不全者。按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傷椎數目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完成術前常規準備,在C臂機X線透視下術者將傷椎及椎弓根方向定位,將穿刺針經椎弓根入路進至椎體前中1/3處及椎體中部,將吸入骨水泥之注射器接穿刺針在全程C臂X光機監視下加壓推注骨水泥,并密切關注骨水泥在椎體內的彌散情況,骨水泥到達椎體后壁充滿椎體時停止推注,等待2~3 min在骨水泥稍固化后拔出穿刺針。觀察組在PVP術前先進行體位復位,方法:俯臥位,以傷椎為中心對手術床及復位墊進行調節,以使相應脊椎處于過伸狀態。并且以適當的外力用手法對復位實行進一步的協助,即麻醉后使骨骼肌處于松弛狀態,對傷椎的上下椎間盤、前縱韌帶、后縱韌帶施加持續牽引力,以達到不同程度恢復傷椎的后凸角和椎體的前、中高度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術后對患者進行至少6個月的隨訪,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價術前、術后疼痛強度,即取一個10 cm的標尺,0及10 cm端分別代表無痛及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由患者根據自己的疼痛程度評分;同時采用Oswesty功能障礙指數(ODI)對功能障礙進行評價[3],得分越低則表示功能障礙越輕;術后攝X線片,前后傷椎的椎體前緣及中部的高度采用游標卡尺進行測量,并測量傷椎上一個椎體的上終板到下一個椎體的下終板的Cobb角。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隨訪6個月時,術后VAS評分、ODI評分、Cobb角均明顯低于術前水平,而椎體前緣及中部的高度均較術前顯著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Cobb角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椎體前緣及中部的高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s)
注:與對照組術后比較,aP<0.05。
組別 階段ODI VAS評分Cobb角(°)椎前前緣高度(mm)椎體中部高度(mm)觀察組(n=15)術前術后t值P值對照組(n=15)術前術后t值P值8.1±1.7 1.7±0.8 13.193<0.05 7.9±1.8 1.9±1.2 10.742<0.05 40.6±11.6 20.5±6.8 5.790<0.05 39.8±12.1 22.8±7.2 4.676<0.05 20.2±4.3 8.3±3.4a8.408<0.05 19.4±5.5 10.6±2.1 6.398<0.05 19.3±1.9 24.6±2.4a6.706<0.05 18.9±2.1 22.1±2.2 4.075<0.05 18.1±1.8 23.8±2.5a7.166<0.05 17.2±2.2 21.2±2.3 4.867<0.05
2.2 典型病例 患者,女,77歲,經影像學診斷為“L4椎體壓縮性骨折”,予體位復位聯合PVP治療,術后1 d疼痛明顯緩解,隨訪6個月,無明顯并發癥,見圖1。

圖1 典型病例X線圖片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常見的、進行性發展的一種骨骼疾病,因為本病可造成骨量不斷減少、骨組織中的礦物質不斷丟失,進而引起骨小梁變細、數量減少、皮質骨變薄、多孔等骨的細微結構變化,最終導致骨強度下降和脆性增加[4]。合并骨質疏松癥的老年人很容易發生骨折,脊柱是最容易發生OVCF的部位。既往多采取的保守治療難以快速緩解患者疼痛癥狀及恢復病變椎體高度,并且患者一般需要臥床制動,進而增加了老年患者發生肺部感染、褥瘡、泌尿系感染等并發癥的風險[5]。PVP治療則可迅速改善疼痛癥狀,具有較好的近期和遠期效果,因而PVP也成為治療OVCF的首選方法。不過,PVP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能較好的解決患者的后凸畸形,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重心前移使椎體所承受的負荷增加,容易引起鄰近繼生骨折[6]。雖然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可以使PVP和氣囊擴張相結合,相對于PVP而言具有外泄骨水泥風險低、可較好的恢復椎體高度等優勢[7-8]。但是PKP也存在操作較復雜、費用較高,部分患者不能耐受球囊擴張時疼痛而致不能充分完成擴張,尤其在基層醫院推廣較為困難。
體位復位因具有類似球囊擴張的作用,其在OVCF的治療中引起了廣泛重視[9]。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在PVP術前聯合體位復位,與單用PVP治療的對照組進行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隨訪至少6個月后觀察發現,術后VAS評分、ODI評分、Cobb角均明顯低于術前水平,而椎體前緣及中部的高度均顯著高于術前水平,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Cobb角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椎體前緣及中部的高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PVP治療OVCF具有確切的療效,但是聯合術前體位復位對矯正后凸畸形、恢復椎體高度更有利。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體位復位時可促使脊柱前柱牽伸,牽張前縱韌帶,起到一種整復韌帶的作用,進而可以使傷椎部分或大部分復位,并使后凸角度得以明顯改善[10]。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與球囊擴張有類似之處,但是相對于PKP來講其操作難度及所需費用明顯降低。
綜上所述,椎體成形術聯合體位復位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脊柱壓縮性骨折可緩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礙,且與單用PVP比較可進一步恢復傷椎高度和矯正后凸畸形,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1]武仁華,賈丹,門宇春.經皮椎體成形術對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1,32(10):1518-1520.
[2]汪東,牛國旗.經皮椎體成形術及椎體后凸成形術的現狀及進展[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4):625-627.
[3]Fairbank JC,Pynsent PB.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J].Spine, 2000,25(22):2940-2952.
[4]陳文遠,張壽,丁曉莉.海口地區老年人骨質疏松患病率及骨折發生率的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6):824-826.
[5]李志剛.經皮椎體成形術與保守療法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8):2794-2795.
[6]李勝華,鄧英虎,袁中山,等.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椎體壓縮骨折療效及并發癥防治[J].實用骨科雜志,2010,16(11):857-860.
[7]黃必軍,顧宇彤.PVP和PKP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比較[J].海南醫學,2015,26(7):1041-1043.
[8]李山珠,李國華,曾至立,等.椎體后凸成形術和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療效的對比研究[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4,29(1):24-26.
[9]胡安文,羅光平,肖業生,等.分步體位復位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J].脊柱外科雜志,2010,8(5):265-268.
[10]程黎明,章愷,王鷗,等.體位復位與球囊擴張對椎體后凸成形術的復位效果[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5,17(3):209-212.
R683.2
B
1003—6350(2016)04—062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4.039
2015-07-28)
劉志凌。E-mail:zhilin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