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喜珍
?
中藥材提取物的研究進展
靳喜珍
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太原 030025)
摘要:中藥材是中醫臨床用藥和各種中藥制劑研究開發的物質基礎,但現在中藥材市場相對比較混亂,一些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事件依然存在,而中藥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中成藥與飲片的質量、療效,同時也是中藥材市場的生命所在。中藥的質量控制,除了評價其外觀性狀,還要評價其化學成分、活性物質等內在品質,中藥質量標準的制定關系著中醫藥能否健康發展或存在。以中藥的方法研究中藥,用中藥藥效組分標定中藥,從而建立適用于中藥的質量標準,這是未來中藥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中藥;質量控制;活性成分
隨著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西藥雖然在治病救人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傳統的中藥在我國人民健康方面也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中藥卻一直無法走出國門,走向國際[1]。一方面是由于中醫本身的復雜性不容易被解釋清楚,另一方面是由于中藥質量的不穩定性,這些都給我們國家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帶來重重的困難。
中藥材作為整個中醫藥的支柱,為中醫藥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近年來,受利益的影響,中藥摻雜摻假、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等造成了中藥材質量嚴重下降,使得人們對中藥的療效持以懷疑態度,這樣很不利于中藥的發展[2]。而中藥飲片是中藥湯劑的中藥組成部分,其關系到中藥的療效與安全。炮制的目的是為了解毒、增效或者改性,但中藥在炮制過程中很有可能發生一些物理化學變化[3],這樣對中藥飲片的質量就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需要我們進一步去做探究。
現行中藥質量控制主要以藥典標準和地方標準為主,但由于中藥材基源不限定于一種,這樣就給中藥材的質量控制帶來一些不可預測的問題。例如莪術的來源有3中,而且3中不同來源的藥材化學成份含量差異較大[4],藥典規定一種標準,顯得不合情理。
中藥是中醫治病的基礎,首先我們可以從中藥的作用部位、主要藥效成分入手,使人們能夠更好的理解中醫治病的依據。通過現代化手段得到藥材特征總成分[5]且進行分析鑒別,有利于我們從根源上控制中藥材的偽劣,為中醫治病防病打好堅實的基礎。
傳統中藥材鑒別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有形態學、組織學、細胞遺傳學和化學分類學[6],但這些方面的鑒定有時需要新鮮的植物樣本作為參照或比較,不適合于已經成粉或者一定劑型的藥物進行鑒定?;谶@些問題,科研工作者經過大量的經驗總結及實驗,運用現代化手段得到中藥材的特征性總成分提取物[7](又稱對照提取物 control substance of plant drug,CSPD),通過分析鑒定,確定中藥材的基原。
市售中藥材來源產地不均相同,通過規范化程序獲得其專屬性CSPD,并對其專屬性CSPD的1H-NMR圖譜的分析比較,使得我們能更好的控制市售中藥材的質量,規范我們的中藥材質量標準;也可通過采收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同種藥材,對其專屬性CSPD的1H-NMR圖譜進行分析,來確定中藥材的最佳原產地及采收時間[8],為提高中藥材的質量提供依據。
在尋求中藥材對照提取物的同時應兼顧該種屬藥材的特征屬性及其與不同種屬藥材的重疊屬性和區別屬性,為單味藥材在復方制劑中的區分鑒別奠定基礎,進而探尋對照提取物是否可以替代原藥材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中藥化學成分比較復雜,使用單一化學指紋圖譜很難將整個物質的化學信息描述清楚,LC、GC和CE所檢測的化學成分不同,其信息便可以互補,這樣便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該物質化學成分組成[9]。
《國家藥品標準物質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國家藥品標準物質是指供國家藥品標準中物理和化學測試及生物方法試驗用,具有確定特性量值,用于校準設備、評價測量方法或者給供試品賦值的材料或物質?!逼渲校兴帢藴饰镔|是國家頒布的一種計量標準,是定性、定量檢測中藥所使用的實物對照,必須有高度的均勻性。量值準確性以及良好的穩定性。目前中藥標準物質可分為中藥化學對照品(包括內標物)、對照藥材和對照提取物。
近年來,國家對中藥材的質量標準要求越來越嚴格,從1985年版藥典首次收載76種中藥化學對照品及中藥對照藥材開始,到現在的1000多種,從單純的化學對照品,中藥對照藥材,到現在的對照提取物,我們可以看到,中藥對照提取物已經成為我們國家中藥材對照品發展的一個潮流[10,11]。中藥對照提取物并非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它是一種非單一成分對照物,包括藥材提取對照物和揮發油對照物,用于薄層色譜法或其他色譜鑒別。根據中藥對照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鑒定,可以確保藥材的質量,有效的控制中藥材的質量,同時對促進藥品標準提高和中藥科研與新藥研制開發、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藥材產地不同,品種繁多,單一成分并不能代表中藥材質量的優劣,一些學者研究表明中藥材起作用的并非單一成分,而是一些藥效組分,單一化合物不具備中藥的療效,用其作為對照難以對中藥進行控制,更無從提及中藥臨床的有效、安全與穩定。中藥質量標準必須以藥效組分為基準制定。藥效組分有著千百年的臨床數據和中醫藥理論的支撐,中藥藥效組分理論與中藥傳統理論相吻合,因此,用于中藥質量控制的物質即中藥的藥效組分,而絕非某個或某幾個單體物質。中藥質量標準的制定關系著中醫藥能否健康發展或存在。以中藥的方法研究中藥,用中藥藥效組分標定中藥,從而建立適用于中藥的質量標準,這是未來中藥發展的必然趨勢[12]。
中藥質量標準必須以藥效組分為基準制定。藥效組分有著千百年的臨床數據和中醫藥理論的支撐,中藥藥效組分理論與中藥傳統理論相吻合,因此,用于中藥質量控制的物質是中藥的藥效組分,而絕非某個或某幾個單體物質。
參考文獻
[1]王智民,肖詩鷹,錢忠直.加速中藥標準提取物發展,推動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J].中國中藥雜志,2003,32(17):1830-1833.
[2]路兔林,翟為民,蔡寶昌,等.對照提取物在中藥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3):462-465.
[3]劉培勛.中藥新藥研究開發的新途徑—淺談從中藥方劑新成分中創制中藥新藥[J].中國中藥雜志,2000,9(4):217-218.
[4]姜國非,路兔林,毛春芹,等.不同產地醋莪術飲片中莪術二酮、莪術醇、吉馬酮、和β-欖香烯含量的比較[J].中國中藥雜志,2010,44(21):305-308.
[5]秦海林,王錚濤,徐珞珊,等. 中藥特征性總成分指紋鑒定[J]. 中國中藥雜志, 2001,26(1):4-9.
[6]Waterman P G,Gray A I. Chemical systematics[J]. Nat Prod Rep,1987,4(2):175-203.
[7]秦海林,李志宏,王鵬. 中藥專屬性對照物質的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 2005,30(2):116-120.
[8]王素珍,張震峰. 淺談中藥的采收與質量的關系[J]. 基層醫學論壇, 2004,8(5):423.
[9]YANG D,AN T Q,JIANG X,et al.Development of a novel method combining HPLC fingerprint and multi-ingredients quatantitative analysis for guality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J].Talanta,2011,85(2):895-890.
[10]馬玲云,馬雙成.中藥標準物質的發展現狀與展望[J].中國藥事.2010,24(12):1232-1235.
[11]國家中醫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288-289.
[12]張貴君,張春暉,劉炎.中藥質量標準與中藥的科學發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8(11):15-16.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0.079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10-1512-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劉言言2015-09-21)
Research Progress on Chinese Herbal Extract
JIN Xizhen
(Jinyuan District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enter, Shanxi, Taiyuan 030020, China)
Abstract: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clinical medicine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ut now the market is relatively confusing, some of the shoddy, deceptive events still exist, but their quali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hinese medicine directly affect Pieces of the quality and efficacy, but also the liv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rket is located. Quality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its appearance, but also evaluate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active substances, herbal quality standards related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or existence. The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fficacy component calibra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quality standards applicable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Chinese herbal medicine; Quality control; Active ingred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