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雄素杜榮
(1.中南民族大學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4; 2.華中師范大學附屬保利南湖小學,湖北 武漢 430079)
U-EDIT摳像技術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以微課作品《重陽那些事》為例
譚雄素1杜榮2
(1.中南民族大學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湖北 武漢 430074; 2.華中師范大學附屬保利南湖小學,湖北 武漢 430079)
微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部分,其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微課的教學效果。在眾多視頻制作技術中,摳像技術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使得微視頻的表現形式越來越豐富,且降低了開發成本。本文探討了U-EDIT摳像技術在微課制作中應用的優勢,設計了應用U-EDIT摳像技術制作微課的過程,總結了前期準備、拍攝、后期摳像相關經驗及在開發微課時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微課實例《重陽那些事》梳理了摳像流程,為教師如何在微課制作中應用U-EDIT摳像技術提供參考。
微課;摳像技術;色鍵
微課是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以視頻為呈現形式,在較短的時間內,說明一個主要知識點或者一個主要問題的教學活動過程。[1]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制作的方式與技術表現出了多樣性的特征,而教師出鏡講解在吸引學習者注意力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容易形成一對一授課的效果,是目前微課視頻最常見的呈現方式。教師出鏡講解類微課一般采用布景實拍和綠背或藍背摳像兩種方式。運用摳像技術制作微課,其一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其二可以更靈活地實現布景需求及碎片化呈現授課內容,為后期剪輯提供更大的空間。
“摳像”在英文中稱為“Key”,最早出現在電視制作中,是指從畫面中選擇一種特定顏色作為透明色,利用摳像技術將之摳除,再將畫面的剩余內容與置于此圖層下方的數字背景進行疊加合成,制造出一種全新畫面的技術[2]。一般情況下,我們選擇藍色或綠色背景進行拍攝,這主要是由人類皮膚本身的顏色特征決定的[3],人類的皮膚是不包含任何藍色和綠色信息的,同時藍色和綠色又是紅色與黃色的對比色,使用藍綠背景摳像不會對皮膚造成影響。對藍幕和綠幕的選擇則主要是依據場景中物體和服裝的顏色,比如主講人穿著藍色牛仔褲,拍攝時則需采用綠色背景。此外,在歐洲綠幕摳像居多,在亞洲則主要使用藍幕。
目前,常用于微課制作的摳像技術主要是非線性編輯系統Premiere、After Effect、Edius自帶的摳像工具。利用這幾個軟件摳像,操作簡單,但用其色度鍵進行摳像時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現在對色彩溢出的抑制及蒙版邊緣的細微調節等方面。U-EDIT非線性編輯產品內置了大洋公司的高清視音頻板卡,主要面向廣電機構及各級專業機構的綜合業務應用,可以實現高質、高效的節目編輯功能。在摳像技術方面,U-EDIT作為廣播級非線性編輯系統,除通過運用一般色鍵特技進行參數調節來實現摳像外,還帶有高級色鍵特技,共包含高級鍵頁簽、鍵掩膜、抑色掩膜調節頁簽,利用吸管工具可以快速進行摳像處理,可以與掩膜工具組合實現局部摳像、局部顏色抑制等功能。微課中人物的運動范圍和動作幅度較小,基本以固定鏡頭為主,這大大降低了后期摳像的難度,利用U-EDIT高級色鍵特技中的專業功能模塊可以輕松實現對微課中主講人及其他輔助物的精細摳像處理,摳像邊緣自然過渡,只要布光得當可以清晰地表現出人物的邊緣細節。
摳像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摳像技術或工具是影響摳像結果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摳像結果的好壞不完全取決于摳像工具,摳像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摳像效果,下面以微課《重陽那些事》為例,對應用U-EDIT高級色鍵特技摳像的過程進行分析。
微課作品《重陽那些事》是第九屆(2016年)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的參賽作品。作品是基于尊老、敬老、養老這樣一個情感點而設計和開發的微型學習資源,制作上主要運用U-EDIT進行綠幕摳像,后期疊加碎片化呈現核心知識內容和背景音樂。
(一)前期準備及拍攝
1.出鏡主講人形象
此次拍攝的微課作品《重陽那些事》是參賽作品,為了達到較好的視覺呈現效果,塑造出得體大方的教師職業形象,會對主講人的服裝和妝容有一定要求。服裝方面,為兼顧后期摳像效果,主講人衣服的顏色避免了與背景顏色相近,實例中是用綠背摳像,主講人穿淺灰上衣。妝容方面,由于教師是在鏡頭前燈光下講授知識,臉部瑕疵會被放大,光線也會將臉部的立體感削弱,為此主講人的底妝選擇了具有較強遮瑕效果的粉底,塑造出均勻而有質感的膚色,產生立體感,頭發也用精油理順,避免毛糙蓬松。
2.室內布光與拾音
燈光設備放置的高度略高于主講人,適當拉開主講人與背景間距,盡量讓主講人的陰影落在地面上,避免大面積陰影投于綠背之上,降低了后期摳像的復雜度。用聚光燈來提高主講人輪廓邊緣光照,從光感上把主講人與背景區分開來。此外,在主講人正前方的地面上左右布置了兩臺LED平板燈,用于減淡主講人下巴及脖子形成的三角陰影。
3.拍攝模式
為達到較好的摳像效果,采用高清拍攝模式,分辨率為1920*1080,碼流25M,同時調整攝像機的圖像參數,提高邊緣銳度,采用手動對焦方式使前景輪廓清晰,加大光圈,通過虛化背景來掩蓋綠背表面及表面亮度的不均勻。拍攝的視頻素材如圖1所示。

圖1 拍攝的原始素材
(二)后期摳像流程
微課作品《重陽那些事》中主講人畫面是在演播室綠箱中拍攝完成,現利用U-EDIT提供的摳像工具“高級色鍵特技”對其進行摳像處理。
第一步:素材部分畫面清除處理。
預覽實例中拍攝的原始素材,可以看到拍攝效果受到了燈光的影響,拍攝出來的畫面左側有明顯的人物陰影。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先來對素材進行部分畫面的清除處理。具體來說要添加“高級掩膜特技”,使用橢圓掩膜清除背景陰影,清除后的效果如圖2所示。如果畫面中還有類似的不該進入到鏡頭的陰影或其他物體,比如燈架、雜物等,可以繼續添加掩膜來直接清除。

圖2 添加掩膜特技后的視頻
第二步:初步摳除背景。
(1)選中拍攝的視頻素材,按回車鍵,快速打開特技調整窗口,從左側特技列表中展開“鍵”,雙擊“高級色鍵”特技,高級色鍵的特技調整窗中包含預覽窗口和參數選項,使用鋼筆工具在預覽窗口中勾選需要摳除的綠色,進行一鍵式快速摳像處理。
(2)在故事板播放窗可以看到一鍵式摳像處理后的效果,但此時的摳除效果尚不能滿足微課作品的要求,如圖3所示,從監視圖可能看出主講人畫面的背景還有殘余,可以利用右側的微調工具進行調整,直到主講人背景畫面變為純凈的黑色,此時已初步摳除了綠色背景。

圖3 一鍵式摳像后的視頻
第三步:摳像邊緣處理。
(1)切換到第三個窗口,添加背景色,如圖4所示,這時看到主持人畫面摳除的質量并不理想,人物邊緣還有綠色,此時通過抑色掩膜來對綠色進行處理。
(2)采用手繪的方式選取邊緣輪廓,選取之后切換回高級色鍵,勾選“抑色”和“掩膜”,通過調整數值,頭發邊緣的綠色殘留被摳除,留下干凈的人物圖像。
(3)通過調節柔化參數平滑邊緣輪廓,調節柔化參數時可以切回到監視圖,在調節參數的過程中來觀察主講人輪廓的變化,直至主講人輪廓變得平滑。
(4)切回到第三個視圖,通過右側的通道擴展參數來進行通道收縮,此時主講人的輪廓邊緣變得平滑,邊緣殘留的綠色也被去除掉,關閉特技調整窗可以預覽調整后的效果。

圖4 摳像邊緣處理后的視頻
第四步:過度摳除處理。
故事板預覽視頻可以發現主講人的臉部區域因摳除過多而出現了閃爍問題,之所以被摳除過多是因為頭部被綠色背景反射了綠光,而閃爍是由于摳除過多之后背景畫面透色出來造成的。這可以運用通道疊加的原理來解決。選中素材,進行復制,將時間線拉回到素材首幀位置,按住鍵盤上的Ctrl、Shift+V組合鍵,打開復制素材目標軌道設置窗口,選擇復制素材的粘貼軌道,點擊確定,即完成了素材的疊加,疊加之后可以看到主講人頭部的閃爍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如圖5所示。

圖5 過度摳除處理后的視頻
通過摳像進行畫面的疊加合成,可以滿足學習者的視覺需求,也節約了成本[4],但運用U-EDIT摳像技術制作微課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軟硬件成本高
U-EDIT對硬件配置要求較高,其軟件本身成本也高,一般只有院校的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或其他相關部門才配備,因此教師或學生自制的微課很難使用到U-EDIT進行摳像。
(二)對燈光布置要求較高
為了實現較好的摳像效果,合理的燈光布置起著關鍵作用。一般來說,需要先確定好主講人的主光、輔助光、輪廓光的位置以及光比[5],燈具的功能、高度、主講人與背景的距離以及攝像機的角度等都需要根據監視器中的拍攝效果反復調整,保證背景被均勻照亮,綠背或藍背拍攝時,經驗豐富的燈光師是必不可少的。
(三)摳像過程復雜
運用U-EDIT進行摳像的過程比較復雜,對技術人員的要求較高,多數教育單位的普通教師無法獨立完成微課視頻的摳像工作,非專業人員即使使用U-EDIT摳像工具進行摳像也很難達到精細的摳像結果,因此將U-EDIT摳像技術廣泛地應用于微課制作中還存在諸多的限制,普通教師要想運用U-EDIT摳像工具開發微課視頻,仍需專業人員的配合。
以上我們通過對U-EDIT摳像技術的優勢分析及對其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回顧,總結出了運用U-EDIT摳像技術制作微課需要注意的問題與細節,期望通過U-EDIT摳像技術的應用探討,來豐富微課的制作方式,實現實際所需的教學情境。普通教師應用U-EDIT摳像工具制作微課還存在諸多的困難,但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摳像技術也在推陳出新,在不久的將來,U-EDIT摳像技術會變得更靈活,簡單易操作,運用U-EDIT摳像將成為教師個人可以完成的一項工作。
[1]劉小玲.淺談MOOC環境下微課程視頻設計[J].美術教育研究,2014,(24):167,171.
[2]鄭瑾.淺談視頻編輯中的摳像技術[J].電腦與電信,2014,(11):62-63.
[3]李國才.Premiere視頻編輯摳像技術的實現[J].中國新通信,2013,(18):90.
[4]鄭道娟.視頻摳像技術比較研究[J].校園英語,2014,(08):126-127.
[5]郭俊和.探討在攝影攝像過程中光的應用[J].中國傳媒科技,2013,(02):240-241.
(責任編輯 杜丹丹)
Application of U-EDIT Key Technology in Microlecture Production—A Case Study of Micro-lecture "Those Things Happened in Double Ninth Festival"
TAN Xiongsu1,DU Rong2
(1.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Hubei,China 430074; 2.Poly South Lake Primary School,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China 430079)
Micro video is the core component of micro-lecture,the quality of which determine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icro-lecture to a great extent.In many video production technologies,key technology applied in micro-lecture production makes the manifestation forms of micro video more and more abundant and reduces the cost of developmen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advantages of applying U-EDIT key technology to micro-lecture production,designs the process of applying U-EDIT key technology to make micro-lecture,summarizes experiences related preparation,filming,final period key and som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lecture,and combs the key procedur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 case study of micro-lecture "Those Things Happened in Double Ninth Festival",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eachers’ applying U-EDIT key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of micro-lecture.
micro-lecture;key technology;color key
G434
A
2096-0069(2016)06-0037-04
2016-08-20
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翻轉課堂視域下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與應用研究”(CSQ16025);中南民族大學教改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的實驗課程教學創新研究”(JYX2015039)
譚雄素(1988— ),女,湖南衡陽人,助理實驗師,中南民族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教師,研究方向為教學資源設計與開發;杜榮(1989— ),女,湖北咸寧人,華中師范大學附屬保利南湖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研究方向為信息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