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 馮智慧
(華南師范大學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面向翻轉課堂的教師培訓課程開發研究
張聰 馮智慧
(華南師范大學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當前面向翻轉課堂的教師培訓研究明顯薄弱,在相關培訓課程開發與應用方面的研究存在著較大空白。本研究在綜述國內外翻轉課堂培訓現狀與分析培訓課程案例的基礎上,設計開發教師培訓課程實例《有效翻轉課堂的五把金鑰匙》,以翻轉課堂教學能力為切入點和主要內容,設計開發以學員為中心,以“講義+案例+拓展資源+支架模版”為資源類型,涵蓋“總述、學習任務單、微視頻、小組學習、網絡協作、學習評價”六個專題模塊,理論與實操并重的參與互動型教師培訓課程,并依托教師培訓項目應用于培訓實踐中。通過單組前后測研究、問卷調查等方式檢驗培訓課程實例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開發的培訓課程實例培訓效果良好,學員滿意度高。
翻轉課堂;教師培訓;培訓課程;開發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1]在推進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進程中,探索新時代的教學模式、培養新時代的師資隊伍,成為教育工作的重點。
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在國外已有較多研討嘗試和實踐應用,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我國,翻轉課堂才剛起步,目前基本上還處于理論研究階段,只有少部分地區和學校進行了試點。翻轉課堂在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中將對我國的教學改革產生一定的影響。當前,關于翻轉課堂的教師培訓研究比較薄弱,相關培訓課程的研究存在較大的空白和諸多不足。
美國的“翻轉機構(Flipped Institute)”在2014年初推出了“準備好30天翻轉你的課堂嗎?”在線系列培訓項目。培訓師格雷戈格林和香農(Greg Green和Shannon)采用日常簡單而全面的訓練,通過每天發送一個5分鐘訓練視頻,小步驟地引導學員完成任務,繼而掌握組織有效翻轉教學的能力,學員接受使用博客、論壇等技術培訓,掌握在線輔導和咨詢的能力[2]。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學中心在網站上開放了翻轉課堂培訓專區,集中了該校乃至該地區翻轉課堂研究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為本校和外校教師翻轉課堂教學提供全天候免費在線培訓。每一次培訓需要接受三個任務的學習:1.什么是翻轉課堂?2.為什么教師要翻轉課堂?3.怎么翻轉我的課堂?從翻轉課堂的基本概念框架、翻轉課堂的優勢與案例、翻轉課堂入門指南與技術工具三個模塊開展[3]。原子學(Atomic Learning)教師培訓網站上的翻轉課堂培訓專題“翻轉課堂培訓”(Flipping the Classroom Training),為教師提供了學習翻轉教學和制作教學視頻的系列培訓。該項培訓主要針對教學視頻制作的技巧和竅門,提供了用來創建教學視頻的幾款工具軟件及其操作培訓教程[4]。
2013年3月在廣州舉行的“天云”翻轉課堂一對一數字化學習設計高級研修班,有近200名中小學一線老師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培訓[5],學員們以“翻轉課堂”的方式體驗翻轉課堂,以“微課程”的方式學習微課程。整個培訓分為五個環節:自主學習、專家講授、小組合作制作微課程、交流點評和小結[6]。山東煙臺第三中學在2013年9月舉行由學校的信息技術管理中心主持的校本培訓——煙臺三中翻轉課堂培訓。培訓從翻轉課堂的背景入手,利用真實的案例加深理解,并指出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的理論意義,以及對學校師生教學開展的實踐意義[7]。同年10月在蘇州工業園區中小學舉行的翻轉課堂試點培訓會議上,以前沿的理念、獨特的見解、技術的支持、現場的互動,從翻轉課堂的啟示、微課程界定、微課程開發方法、微課程實驗的評價與策略四個方面,讓一線教師充分領略了云時代下“翻轉課堂”和“信息化教學前移”的魅力[8]。
當前少有學者針對翻轉課堂培訓課程的具體開發和應用方面的方法策略提出研究見解。本研究選取若干國內外關于翻轉課堂培訓課程的案例(如表1、表2所示),對其進行分析以獲取可借鑒的經驗。

表1 國外翻轉課堂培訓課程案例

表2 國內翻轉課堂培訓課程案例
綜合當前翻轉課堂培訓和課程資源的研究現狀,可以歸納出以下要點:
第一,國內培訓較片面零散,國外培訓較全面系統。國內關于翻轉課堂的培訓只是少部分有經驗的地區學校、教育機構、專家教師根據實際需求開展。國外相關培訓研究比較成熟,培訓方提供系統的培訓課程,且依靠互聯網推廣,接受培訓的教師人數多、范圍廣。
第二,國內培訓以講座分享為主,國外培訓以任務參與為主。國內翻轉課堂培訓主要采用講座或經驗分享的形式。國外翻轉課堂培訓不僅僅是簡單的講座或經驗交流,更側重于設置系列實操培訓任務,讓學員在任務驅動的參與式體驗中完成訓練,達到培訓目標。
第三,國內培訓注重理論講解,國外培訓注重實操技能。國內翻轉課堂培訓的主要內容是翻轉課堂概念模型和操作流程,培訓的重點為學員對翻轉課堂認知層面上的學習。國外學員在培訓中除學到基本的理論知識外,重點培訓的是實際的操作技能,比如掌握教學微視頻的操作、掌握軟件和網絡平臺的使用技巧等。
第四,國內外在培訓課程資源方面存在一定差別。國外翻轉課堂培訓課程資源比較豐富,特別是在線培訓課程資源多,而且較體系化和規范化,基本上均面向互聯網用戶開放。國內缺少統一的系統化、規范化的培訓課程和教材,大體上是培訓專家或機構根據需求制定培訓方式、策劃培訓活動、編制培訓材料。
本研究認為,若要從實質上提升教師的翻轉課堂教學能力,該類培訓課程需以翻轉課堂教學能力為切入點和內容模塊,以學員為中心,模式理論與實操技能并重的,系統的參與互動型的教師培訓課程。
(一)培訓課程開發策略
本研究結合胡小勇教授國外訪學考察的經驗成果[15],比較國內外學情的差異性,在綜述國內外翻轉課堂培訓現狀的基礎上,對翻轉課堂培訓課程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借鑒彼得?泰勒(Peter Taylor)[16]關于參與式培訓課程的開發模型和應用經驗,構建了翻轉課堂培訓課程的開發策略(如圖1所示)。

圖1 面向翻轉課堂的教師培訓課程開發策略圖
(二)培訓課程資源
1.選題與選型
基于國內外研究現狀啟示,結合前期培訓需求調查分析,本研究將培訓課程實例內容定為以下五個知識點:學習任務單、微視頻、小組學習、網絡協作和學習評價。在進行培訓課程設計開發時要依據一般的教師培訓原則和規律,對這五個知識點進行進一步設計和整合。針對培訓課程知識內容,設定培訓課程實例的題目為“有效翻轉課堂的五把金鑰匙”。
在課程選型方面,依據培訓現狀及需求分析,主要采用“講義(PPT)+案例(視頻類、文本類)+拓展資源(網絡資源)+支架(各種模板)”的資源類型。在內容設計方面,側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提升實際翻轉教學技能。在培訓形式方面,采用以“參與式互動”為主,多種培訓方式互補的靈活的培訓形式。
2.專題內容設計
針對培訓課程知識內容,《有效翻轉課堂的五把金鑰匙》課程分為六個專題:翻轉課堂的五把金鑰匙(總述);第一把金鑰匙,學習任務單;第二把金鑰匙,微視頻;第三把金鑰匙,小組學習;第四把金鑰匙,網絡協作;第五把金鑰匙,學習評價。各專題知識內容既相互獨立,又系統統一。
重點內容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內涵與操作流程,翻轉課堂教學資源的制作,翻轉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依據內容的重要程度,對各專題內容設計的詳略及時間安排的長短進行適當的調整。另外,在“參與式”培訓中,課程內容中的活動設計十分重要。而如何將知識內容轉化為可操作的活動任務,是培訓課程內容設計的關鍵。
3.培訓課程資源獲取與制作
課程資源中的素材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網絡、教學實踐、自制。從網絡途徑主要獲取的資源包括視頻、文獻、平臺工具及教程、部分案例、制作講義所用的圖片、聲音等資源。從教學實踐中獲取的資源主要是一線教學案例,包括教學設計方案、課堂實錄等。選取案例講究針對性、適用性、實用性原則。依據培訓目標,將知識點進行分化提煉,融合“參與式任務”,注重“做中學”。
培訓課程教材主要是講義的形式,還包括各種形式的教學材料及輔助支撐材料等。根據整合的知識內容,基于開發策略,教材注重“參與式”呈現知識內容,即“將知識內容轉化為可操作的活動任務”,并將各環節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培訓課堂,中間穿插各種游戲、討論、分享、點評和過渡等環節,保持整個培訓過程連續不間斷。最后對教材進行美觀完善,統一風格和格式,突出整體性和統一性。
(三)培訓管理
為了使培訓活動能夠順利實施,培訓課程在培訓管理方面進行到位的設計:第一,依托教師進修項目,采用規范的考勤管理制度;第二,提供到位的“后勤服務”,為學員提供及時的、有效的線上線下技術支持,解答疑惑;第三,實施“蹲點式”管理,課程團隊成員會深入到培訓學員群組當中,發揮組織管理作用,及時掌握學員學習情況的第一手資料,為后續培訓的開展提供參考意見。
(一)實施過程
本研究在廣州市天河區教師進修學校開展了多輪研究實踐,以其中第二輪為例。選取參加培訓的中小學教師27名作為培訓對象,通過培訓實踐檢驗該培訓課程實例的有效性[17]。培訓實施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培訓實施流程圖
(二)應用效果
1.前后測對比
為了檢測學員的學習效果,在培訓開始之前對27名培訓對象進行前測,在培訓對象完成整個課程培訓之后進行后測。測試成績如表3所示:

表3 前后測成績
利用SPSS數據分析軟件,對上述前后測成績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測試成績平均分為44.1,培訓后測試成績平均分為77.4,平均分差為33.3。由于顯著性概率Sig.為0.000,小于0.05,配對樣本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即前后測成績之間差異顯著,證明培訓課程實例可以提升學員對翻轉課堂教學相關知識的學習效果。
2.效果調查
根據布魯姆的學習目標分類和培訓課程實例的目標設計,結合翻轉課堂教學能力的構成內容,將培訓目標細化為五個子能力目標,具體為認知理解能力、翻轉課堂教學意愿、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翻轉課堂教學資源開發應用能力、翻轉課堂教學實施能力。
本研究通過問卷形式調查培訓效果。共發放問卷27份,回收27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27份,有效率100%,對上述五個子能力目標的達成效果進行驗證,如表4—表8所示。

表4 學員對培訓課程提升認知理解能力的評價

表5 學員對培訓課程培養翻轉課堂教學意愿的評價

表6 學員對培訓課程提升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的評價

表7 學員對培訓課程提升翻轉課堂教學資源開發應用能力的評價

表8 學員對培訓課程提升翻轉課堂教學實施能力的評價
問卷數據分析顯示,在認知理解能力、翻轉課堂教學意愿、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能力、翻轉課堂教學資源開發應用能力、翻轉課堂教學實施能力五個方面的得分率Fi均大于0,且各子項得分率均大于0,說明大多數學員認同課程實例培訓效果良好。

圖3 培訓滿意度調查結果
3.滿意度
本研究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資源、培訓方式、培訓師資、培訓指導、培訓管理、培訓效果八個方面入手,調查學員對本培訓課程的滿意度,向27位學員發放了“培訓滿意度調查表”,調查結果顯示,學員對本培訓課程滿意度較高,如圖3所示。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發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應用。本研究在翻轉課堂教學能力培訓課程上做了嘗試,以翻轉課堂教學能力為切入點和內容模塊,以參與式互動為主要形式的培訓課程,可在實質上提升教師的翻轉課堂教學能力,得到良好的培訓效果,為今后翻轉課堂相關培訓研究 提供策略指導和案例依據。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2012.[EB/ 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2016-01-21.
[2][9]Flipped Institute.Ready to flip your classroom in 30 days?[DB/OL].http://flippedinstitute.org/training,2016-01-21.
[3][10]Center For Teaching & Learning,UT-Austin.Flipping a class[EB/OL].http://ctl.utexas.edu/teaching/ flipping_a_class/what_is_flipped,2016-01-21.
[4][11]Atomic Learning.Flipping the Classroom Training[DB/OL]. http://www.atomiclearning.com/flipped-classroom-training, 2016-01-21.
[5]天河教育在線.天河白云兩區教師開展“翻轉課堂”培訓[EB/OL].http://www.tianhe.org.cn/contents/140/29107. html,2016-01-08.
[6][12]遙遠的遙遠.春天的故事——“天云”翻轉課堂高級研修班培訓[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32e62d0101r6f3. html,2016-01-08.
[7]山東煙臺第三中學.我校舉行翻轉課堂培訓[EB/OL].http:// www.yt3z.cn/xiangqingxw.jsp?biaohao=73ca7a446fd74dcdac 730975f72f8148,2016-01-08.
[8][13]園區教育網.翻轉課堂,從這里出發——記園區中小學“翻轉課堂”試點培訓會議[EB/OL].http://sipedu.sipac.gov.cn/ website/Item/49878.aspx,2016-01-08.
[14]山東煙臺第三中學信息技術管理中心.煙臺三中翻轉課堂培訓. [EB/OL].http://www.yt3z.cn/xiangqingxw.jsp?biaohao= 73ca7a446fd74dcdac730975f72f8148,2016-01-08.
[15]胡小勇,李馨,宋靈青,熊頻.在線學習的創新與未來:數字徽章——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凱爾?派克(Kyle Peck)教授[J].中國電化教育,2014,(10):1-6.
[16]彼得?泰勒著,陳則航譯.如何設計教師培訓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9-33.
[17]信息化教學創新的博客.《有效翻轉課堂的五把金鑰匙》系列研 修 活 動[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9fdfec 0102w6vn.html,2016-01-08.
(責任編輯 杜丹丹)
Research on Teacher Training Course Development of Flipped Classroom
ZHANG Cong,FENG Zhihui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China 510631)
At present,the research on teacher training of flipped classroom is obviously weak,and there is a big gap in the study of related training cours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On the basis of a literature review of flipped classroom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sis of training course case,this paper designs and develops a case of teacher training course—"Five Golden Keys of Effective Flipped Classroom".Tak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in flipped classroom as breakthrough point and main content,this paper designs and develops participative and interactive teacher training course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theory and actual operation,which takes learners as center and "lecture notes+case+expanding resources+supporting template" as resource type,and covers six special modules, namely,summary,learning task list,micro video,group study,network collaboration and learning comment.Finally,the course will be applied into training practice relying on teacher training project. The applied effect of training course case has been examined through single group previous and latter test study,questionnaires,etc.,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raining course case has gained a rather good training effect and a rather high degree of satisfaction from the learners.
flipped classroom;teacher training;training course;development
4
A
2096-0069(2016)03-0055-07
2016-03-2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青年課題“智慧學習環境下創造性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編號:CCA130131)。
張聰(1988— ),男,廣東揭陽人,碩士,助教,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為信息化教學、思想政治教育;馮智慧(1991— ),女,廣東廣州人,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信息化教學創新、信息化教師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