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互聯網也得到快速發展,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農業產品貿易自由化發展的大背景下,農產品的個性化營銷已經是新的發展模式。依托互聯網的農產品個性化營銷逐漸取代了傳統銷售模式,依靠低廉的國內勞動力市場,同時又從國內引進大量的資金、技術、市場網絡和較高標準的國外農產品企業的大量投資。本文就是通過論述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分析農產品營銷現狀與趨勢。
關鍵詞:大數據;個性化營銷;發展趨勢;對策
“大數據”是指以多元形式,自許多來源搜集而來的龐大數據組,往往具有實時性。在企業對企業銷售的情況下,這些數據可能得自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網站、顧客來訪紀錄,還有許多其他來源。這些數據,并非公司顧客關系管理數據庫的常態數據組。借助大數據及相關技術,人類可以對產品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能更快將產品推薦給合適的客戶,完成個性化精準化營銷。
一、農產品營銷現狀和發展趨勢
1.現狀
目前我國的農產品市場都處于貨錢交換的階段,農產品的賣方市場的周期持續時間久、程序多、產品質量安全性差,整個農產品的信息化體系不完善,信息的傳播速度、服務水平比較低,關于信息的選擇、發布的形式單一,容易出現滯后性。農產品不同于工業產品,他的存儲需要有特殊的功能?,F在我國存儲農產品的倉庫和設備比較齊全,一些需要特別保存的如:低溫庫、冷藏庫等嚴重的短缺,導致特殊存儲的倉庫和普通的儲存混亂,露天堆放等問題相當突出。農產品的冷藏保鮮是大難關,在存儲的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改善,現在出現的問題一般損失挺大。農產品銷售人員農民因為缺少銷售經驗,一直處于弱勢地位,談判地位不夠強,他們作為農產品的流通起點,可是就他們本身而言,缺乏對網絡信息的了解,不能完全了解整個市場的發展趨勢,對產品的發展趨勢也沒有整體的掌握,常常處于被動地位。
2.趨勢
傳統的農產品營銷管理模式在大數據時代的社會條件下,農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所以,為了農產品更長遠的發展,農產品營銷的過程中需要借助現代信息化技術,這樣才能在動蕩變化的市場中及時的取得消費者的產品訴求,同時依據大數據的信息形成有針對性的銷售方案,全面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依靠信息化手段發展的市場更加有活力,利用網絡這個媒介,一方面,大大的提高了農產品的銷售額;另一方面,為農產品的營銷創造了更有利的市場環境。從節約成本的角度來看,網絡營銷能夠減少交易成本,同時信息傳播速度快,能夠提供更有效及時的信息,而且可以幫助人們的信息交流,突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大大的加快了農產品的交易節奏,提高農產品的收益。
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網絡營銷發展迅速,農產品的個性化營銷已經占據了重要的市場地位。依靠網絡平臺的銷售能夠使農產品從國內推向國外,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新鮮、美味的農產品,整個農產品的交易過程變得簡單、快捷,在網絡銷售的過程中,除了買方和買方還有第三方的監管,確保了交易的安全。在現代社會一般都是宣揚個性的人們,在消費產品大同小異的情況下,如果賣方市場能依據大數據時代的優勢,開發更多的個性化產品服務模式,將擁有更優質龐大的客戶群體,更好的時代潮流中發展。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利用一些職能化產品和電商網站獲得消費者的個人的偏好信息,同時對有關的數據分析來對消費者群體進行預測,創造出一種能夠滿足大眾需求的個性化營銷策略,并且它能切實可行。
二、農產品個性化營銷對策
要想在農產品市場處于穩定地位,就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在大數據時代的環境下,農產品銷售要依據自身特點進行個性化銷售研究,尋找出更有利于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方法:
1.建立個性化的營銷數據庫
建立個性化的營銷策略的基礎就是以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為基礎,打造個性化的營銷策略來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1)設立“消費者庫”根據消費者需要生產產品。企業要收集消費者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消費習慣、偏好等方面的信息資料,還要登記和消費者的聯系記錄。比如說某一次消費者購買的數量價格、采購的條件、特別注意事項、家里人員的需求,掌握這些更有助于開發新客戶。企業可以根據獲得的信息研發新產品,盡可能滿足消費者多種需求。比如一些年齡較高的消費者,他們需要一種閑暇的環境,在給他們提供消費品的時候,不僅確保產品質量的標準,而且也要營造相應的環境氛圍,如一些農業觀光休閑為一體的模式,讓顧客可以一邊欣賞環境一邊消費,使他們獲得較大的滿足感。在市場競爭力強大的情況下,只有個性化營銷才能占據市場重要地位。
(2)采取彈性銷售的方式來提高流通效率。在滿足需求的基礎上,可以根據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在價格上可以選擇變通,適當的提高或降低價格。同時針對不同消費者對產品的不同要求、不同環境、不同時間,進行適當的定價來迎合個性化發展趨勢。比如:在圣誕節的時候,商家可以提高蘋果價格,消費者為了追求節日氣氛,對于商家的對產品的價格調整現象,他們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正好滿足了他們個性化的生活理念。
因為產品的需求市場較大,企業可以采取一體化的策略,減少中間人的環節,直接將產品介紹給消費者,通過網絡平臺上發放產品圖片的方式,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可以減少商品銷售過程中流通程序,有利于消費者和農產品生產商的直接溝通,減少不必要的程序。推動終端消費的個性化發展,采取“一對一”的營銷,這樣可以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多變的消費需求。
2.打造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基地
要想使農產品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得到快速發展,不僅需要了解消費者的個性化的需求,而且種植特色農產品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因為特色農產品是一切的農產品的個性化發展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特色農產品主要是創造農產品的獨特品質,從而表現出產品的個性化,提升產品競爭力,實現經濟增值。
農產品根據地理區域劃分,農產品有自身的獨特性,表現出優越的品質,要想使農產品在市場上更順利的流通,實現銷售空間的拓展,就需要發揮農產品自身的優勢地位,最大范圍的提高市場競爭力。在傳統的生產模式下的分散經營,更多的時候是自給自足,物以稀為貴,這種方式存在較大弊端,要想擴大特色農產品的市場占有份額,這需要加大對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成本投入。
3.借助網絡的宣傳平臺,加大對農產品的宣傳力度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驚人的網絡效應給各行業的生產者創造了發展的機會。大數據背景下的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接觸網絡,我們在網上購物的時候,根據我們的瀏覽記錄,網站系統會自動推送相關的產品供我們參考;像我們會用到的付款軟件-支付寶,我們每次使用的記錄都會形成一種電子賬單,能夠讓我們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消費傾向,同時也給了我們的具體數據信息。我們每個人現在用的手機都是智能機,這是高科技的其中一個產物,這些物品的出現,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快捷。農產品的種類可以根據拍照上傳到網絡,到一些關注度比較高的網頁,能夠及時的回答消費者的疑問,進行及時溝通,這樣可以讓他們直觀的認識了解產品的特點。
三、總結
通過對大數據環境下的農產品營銷現狀和發展前景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國農產品發展的銷售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要想使農產品在市場上穩定發展,首先需要解決營銷策略的問題,制定有效可行的策略對農產品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根據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未來社會上的發展方向和網絡的應用緊密相關。構建信息獲取和推送的智能的個性化系統,系統信息服務的對象重要包括電子商務網站和農產品信息網站瀏覽用戶。
網絡營銷作為一種信息化時代的特色營銷模式,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個性化的營銷引入當前的網絡模型,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銷售成本,方便消費者的生活,這樣可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趙婧婷.臨安市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探析[D].浙江農林大學,2014(4).
[2]王鳳英.農產品分類營銷的數學模型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4,(1):269-270.
[3]王娜玲.基于大數據環境的農產品個性化營銷[J].現代商業,2015,(17):32-32,33.
[4]林蘭芬,于鵬華,李澤洋等.基于聚類的農產品流通物聯網感知數據時空可視化技術[J].農業工程學報,2015,(3):228-235.
作者簡介:王一方(1984- ),女,漢族,河南省鄭州市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網絡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