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峰
介入治療26例剖宮產瘢痕部妊娠臨床效果分析
胡世峰
目的 研究剖宮產瘢痕部妊娠產婦實行介入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抽取剖宮產瘢痕部妊娠孕婦26例。產婦均行雙側子宮動脈化療栓塞術介入治療(UAE治療),回顧分析患者陰道出血量、血β-HCG轉陰時間、術后下腹疼痛、陰道出血、體溫變化及住院時間等指標。結果 26例孕婦接受介入治療時,陰道出血量(32.5±3.14)mL,平均出血量為33.7mL;血β-HCG 轉陰時間(3.15±1.67)d,平均時間為4.07d,住院時間(5.67±2.07)d,平均時間為(4.51±0.84)d。此外,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8.5%。結論 UAE治療在CSP的臨床治療上科學、有效,但要規避其對胚胎繼續發育型的CSP存在的治療失敗風險。
子宮瘢痕部妊娠;剖宮產;子宮動脈栓塞術
近年來,剖宮產瘢痕妊娠(CSP)呈逐漸上升趨勢,其病理特點為CSP患者發生大出血和子宮破裂的風險比較高,甚至會危及產婦生命。因此,研究一種安全、有效的CSP臨床治療方案顯得尤為重要[1]。目前,在CSP的治療中,UAE治療逐漸得到了臨床的肯定,其具有快速止血、術前預防出血等具體功效。本文將分析在CSP治療中介入技術的具體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廣東省云浮市人民醫院收治的剖宮產瘢痕部妊娠孕婦26例。抽取孕婦均符合倫理委員會相關的標準[2]。患者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25.5±1.4)歲。15例1次剖宮產史、8例2次剖宮產史、3例多次剖宮產史;剖腹產手術方式:20例為腹壁橫切口、16例為腹壁縱切口。
1.2 治療方法 26例孕婦接受介入治療(UAE治療),在進行治療之前,先使孕婦接受局部麻醉,通過DSA的監視加以
Seldinger技術支持,實現右側股動脈穿刺,接著將5F導管導入,進行造影劑注入以達到顯影目的,觀察孕婦雙側子宮的動脈走向,并將80mg甲氨蝶呤化療灌注打破孕婦動脈內,采用明膠海綿栓塞動脈[3]。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陰道出血量、血β-HCG轉陰時間、術后下腹疼痛、陰道出血、體溫變化及住院時間等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6例孕婦接受介入治療時,陰道出血量(32.5±3.14)mL,平均出血量為33.7mL;血β-HCG轉陰時間(3.15±1.67)d,平均時間為4.07d,住院時間(5.67±2.07)d,平均時間為(4.51±0.84)d。
孕婦在接受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1例出現陰道出血,5例表示下腹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3例體溫升高,1例體溫下降。因此,孕婦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8.5%。
介入技術是借助放射學中的導向技術,實現對患者病變器官及組織的科學診斷和有效治療。介入治療主要分為兩種形式:血管介入及非血管介入治療。血管介入治療具有成功率高、傷口小、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因此成為介入技術發展的中堅力量,現今已經得到了臨床的普遍應用與推廣[4]。在診治婦產科疾病時,血管性介入將有效實現孕婦病變器官和出血部位的動脈造影,可以保證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其次,進行化學藥物的動脈灌注,還可以在孕婦出現大出血等危急情況時快速、有效地止血。非血管性介入治療是在影像學的正確引導下,將導管經由陰道、宮頸及宮腔等地方插到病灶,進行藥物注射工作,最終實現治療的目的。但此種治療方式存在著較高的手術失敗隱患,因此在臨床上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
血管性介入技術在婦產科中比較常見的是子宮動脈栓塞術和髂內動脈栓塞術。動脈栓塞術根據反射技術的積極引導,將插管從股動脈處進行穿刺,再將導管插進目標動脈,要阻斷供血動脈對病灶的催生作用,可以通過注射栓塞劑來達到阻礙目的。如果動脈出血,血流速度比較緩慢就很容易導致血栓的出現,這樣就會使病灶因為缺血而逐漸枯萎,有效實現止血和治療[6]。比較常見的栓塞劑如新鮮明膠海綿,為可生物降生、可促進吸收暫時性栓塞材料。真絲線段、聚乙烯醇(PVA)及彈簧鋼圈等因難以吸收,并且不能實現生物降解,因而屬于永久性栓塞材料。目前,在進行CSP 治療過程中,新鮮明膠海綿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且其在11~13天里將被溶解吸收,最終實現血管的再次暢通[7]。
在進行介入治療時,一般情況下會聯合動脈栓塞及動脈灌注化療共同作用。在栓塞動脈之前,將化療藥物灌至雙側子宮動脈,如甲氨蝶呤(MTX),以實現病灶局部的化療藥物可以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高藥物濃度,這樣就可以實現殺胚、止血等目的。
介入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被應用到臨床的產后出血治療,UAE及IAE等血管性介入治療可以有效防止孕婦大出血疾病、并能發揮有效的止血功能。UACE在對孕婦進行局部麻醉的前提下操作,其可明確出血部位,減慢栓塞雙側子宮出血動脈血流,使毛細血管在血栓作用下開始閉塞,具有微創、止血快等優勢[8]。現今,臨床醫護人員普遍支持出現CSP大出血現象時,在盡力防止孕婦休克的同時也要快速進行UACE治療,這樣才可以有效規避子宮切除的風險,減少出血量。
通過本文研究,可以得出結果,26例孕婦接受介入治療時,陰道出血量(32.5±3.14)mL,平均出血量為33.7mL;血β-HCG轉陰時間(3.15±1.67)d,平均時間為4.07d,住院時間(5.67±2.07)d,平均時間為(4.51±0.84)d。此外,1例出現陰道出血,5例表示下腹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3例體溫升高,1例體溫下降。孕婦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8.5%。因此,介入治療在療剖宮產瘢痕處妊娠治療中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其可以有效減少手術的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徹底清除病灶,值得臨床的推廣使用。
[1] 葉鳳如,黃玉玲.探討剖宮產疤痕妊娠的治療方法[J].吉林醫學,2012,33(15):3251-3252.
[2] 牽雷梅.剖宮產術后子宮疤痕部位妊娠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2011,10(24):68-70.
[3] 孫雪,姜麗紅,王曉莉.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3,42(6):569-571.
[4] 楊靚.介入聯合宮腔鏡治療剖宮產疤痕處妊娠的療效觀察[J].河南醫學,2013,24(16):2388-2390.
[5] 楊燕,柳露,丁云川.剖宮產疤痕部位妊娠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圖像特征分析[J].實用臨床醫學,2009,10(12):71-73.
[6] 范瑾,羅新.剖宮產術半年后切口疤痕妊娠1例[J/CD].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09,5(3):321.
[7] 李瓊,馮淑英,李小毛.子宮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觀察[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8,28(8):1485-1486.
[8] 畢建蕾,楊清,畢芳芳.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特點及不同臨床類型治療結果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2,41(5):465-46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9.053
廣東 527300 廣東省云浮市人民醫院綜合介入科 (胡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