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吳云勇 張麒
黑河市農村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分析
沈陽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吳云勇 張麒
本文以黑河市農村為研究對象,通過系統地分析黑河市農村金融服務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提出了改善黑河市農村金融服務的合理化建議,即通過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范圍、積極推進農村金融服務產品的多樣化創新、采取多種措施降低涉農貸款利率、貸款期限靈活調整、探究實踐多種貸款抵押方式等,建立起一個覆蓋面廣、層次分明、持續發展的農村金融發展格局,以實現黑河市農村金融的健康發展。
黑河市 農村金融 貸款抵押
1.1 金融服務的覆蓋面較小
從目前黑河市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來看,其金融服務的發展并沒有與農村經濟發展的水平保持并駕齊驅的狀態,呈現出一定的落后局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農村金融服務中的便民支付工具沒有實現全面覆蓋。第二,農村金融機構的覆蓋面較小。在黑河市農村地區,各類正規銀行與農村信用社基本實現了服務網點在鄉鎮中的全面化覆蓋,但是一些特色鄉鎮、新農村社區中的相關金融服務網點至今沒有形成全面覆蓋,因此,接下來農村金融經濟的發展應當將網點的全面化設立與普及作為農村金融服務提供的重要著力點。
1.2 金融服務提供的金融產品單一
城市金融機構中推廣使用的銀行卡是信用卡,并且城市居民也基本上實現了信用卡使用的普及化,但在黑河市農村金融機構中推廣更多的卻是使用借記卡,同時農村金融機構沒有針對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開展一系列的辦卡業務,使農村金融發展中個人金融產品表現出了嚴重的不足,而農村金融產品的這一特點顯然已經對逐漸呈現多樣化、多層次的農村主體經濟需求的滿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1.3 金融機構中涉農貸款利率較高
在眾多針對黑河市農村金融發展服務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農村各類金融機構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涉農貸款的利率普遍較高。涉農貸款的高利率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農民、鄉鎮企業向金融機構貸款,間接影響了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
1.4 貸款期限相對固定單一
至今黑河市農村金融機構中的貸款仍舊沿襲著春天發放、秋天收回的模式,這一模式遵循的是自然年度而不是糧食年度,盡管近年來通過人民銀行對農村金融機構進行了相關服務的規范使這種現象好轉,但是在約期方面仍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黑河市農村地區大多數農戶是農機專業戶或者是養殖戶,從事此類相關工作基本上都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資金,并且成本的回收時間相對較長,與之相對的是農村金融機構中貸款期限較短,這樣就導致農村金融機構無法對其提供有力的支持,反而會因為貸款期限過短而導致工作的開展無法順利進行。
1.5 抵押擔保方式的缺失
對于農村金融服務的發展來說,農民、農業、農村和鄉鎮企業抵押物的缺少直接造成了籌資困難的狀況,影響了農村金融的持續發展。當前,在黑河市農村地區中各金融機構中存在的主要貸款抵押方式就是三五戶聯保,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在部分鄉鎮試點實施了房屋抵押貸款。在很多情況下,因為農民抵押物的缺失,導致具有較高信譽和效益的養殖戶與農村專業化合作社要想從銀行中獲取到充足的資金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2.1 國家財政支出中專項支農力度較弱
國家政策和財政支出的支持是農村金融發展最有力的保障,國家在這一方面對農民、農業與農村發展的支持就屬于財政支農行為,是國家科學調整農民分配關系的有效手段,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推動財政支農結構的完善,但是當前存在的問題就是國家財政支出中專項支農力度相對較弱。最近這些年政府對三農的重視程度日益上升,但事實上仍舊沒有達到《農業法》中要求的“每年用于農業的支出不得低于經常性財政收入增長”,就目前黑河市農村的情況而言,國家對黑河市在農業方面的財政支出僅占據財政總支出很小的比例,所以整體來看國家財政支出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仍舊處于低水平階段,可以說這是造成黑河市農村地區發展所需的借貸資金不足的重要原因。
2.2 農戶金融意識薄弱未推動農村金融的發展
由于黑河市農村地區的信息相對閉塞,農戶沒有對農村金融發展形成強烈的金融意識,很多農戶因為農村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較高、期限不能夠滿足其實際的經濟發展需求、貸款辦理的手續復雜、貸款擔保的抵押物的缺失等多種原因,而很少出于發展經濟的目的去辦理貸款業務,農戶更多地選擇向親朋好友去求助、借高利貸或者通過其他非金融機構去貸款的方式來取得資金支持,反而使得農村中非正規的金融機構貸款盛行,導致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在農村無法像預期的那樣有效地進行推廣,而黑河市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為了能夠維持正常營業不得不提高業務交易所收取的費用,從而造成了農村金融地區的貸款交易成本較高的局面。
2.3 農村金融管理體系的不健全
農村金融管理體系不健全往往會造成農村金融發展的秩序混亂,其工作的透明度低和制度的不健全導致服務行為缺乏規范性和約束性,其中尤以產權不明確為影響因素。在黑河市農村地區的金融體系中,產權的混亂嚴重影響了經濟治理結構中服務效率的低下和代理費用的提高。經濟學家拉迪曾提出,金融效率可以通過競爭機制的引入來提高。而目前在黑河市農村金融發展中這一理論明顯還沒有得到普及化的適用,因而造成了當前農村地區金融壟斷嚴重、效率低下的局面。黑河市農村地區將農村金融服務的提供完全依附于現存的農村金融機構,其他的金融機構沒有機會參與到當前的金融服務中,過于單一的金融服務供給機構無法形成行之有效的金融體系,要形成競爭性、開放性、多樣化、高效化發展的金融體系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3.1 拓展農村金融服務覆蓋范圍
農村金融服務的覆蓋面較小嚴重影響了農村金融經濟的發展,為了提高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就要采取有效措施拓展農村金融服務覆蓋范圍。實現黑河市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點:第一,要確保每一個農村行政村都有專門的、方便的助農取款服務點和小型金融服務站;第二,要實現轉賬電話在農村里的全面覆蓋;第三,要在村鎮與屯里大范圍推廣自動取款機等便民支付工具的應用。除此以外,對于那些有條件的、發展水平較高的金融機構要積極鼓勵其在中心行政村、新農村社區等地設立金融服務網點,為農民經濟發展提供便利。
3.2 積極推進農村金融服務產品的多樣化創新
鑒于農村金融發展中所提供的金融產品相對單一,已經無法滿足農民對金融多樣性的需求,所以黑河市農村金融服務應該進行積極的金融產品的創新發展。第一,黑河市農村金融機構應當開發并推廣與農村金融發展特點相契合的各項業務,實現業務開展的多樣化。第二,農村金融機構要對銀行卡的服務功能進行創新性的拓展。第三,農村金融機構應當逐漸形成并完善農業全產業鏈式的信用貸款模式,面向黑河市農村廣大地區進行推廣。第四,可以嘗試建設區域性的票據交換中心,通過這種方式來拓展票據在農村地區的使用范圍。第五,農村金融機構要針對黑河市農村地區的實際發展特點,推出具有針對性的個人金融服務項目與金融產品,確保能夠全方位地滿足黑河市農村地區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農戶的金融服務需求。
3.3 多種舉措綜合運用拉低涉農貸款利率
黑河市農村金融機構就要多種舉措并施,拉低涉農貸款利率。第一,農村金融機構針對涉農貸款要構建起科學的、合理的貸款利率定價機制。貸款利率定價機制要合理就必須要根據貸款人的實際情況、貸款的用途和當地的實際經濟發展情況推行差異化的貸款利率操作要求。第二,中國人民銀行要發揮對農村金融機構金融服務的引導作用,靈活運用多種手段對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利率降低的舉措給予有力的支持與定向的引導。第三,銀監局應當充分發揮監督管理職能,對涉農貸款利率較低的農村金融機構可以適當減少管理費用的收取,降低農村金融機構的管理成本,間接促進涉農貸款利率的調低。第四,黑河市市政府以及各鄉、縣、鎮政府應當充分發揮政策的扶持作用,對涉農貸款利率較低的農村金融機構在政府補貼和稅收方面給予適當的優惠。
3.4 對農村金融服務中貸款期限進行靈活確定
涉農貸款最終的用途大多數與農業生產有關,受到農業生產的周期性特點影響,傳統固定單一的貸款期限設置明顯不能充分發揮其對農村經濟的推動作用,為此金融機構應當以農業生產所具有的周期性特點為依據,對涉農貸款期限進行靈活地確定。首先,農村金融機構應當根據客觀實際來確定貸款的期限。目前黑河市涉農貸款多為一年期或一年內貸款,多年涉農貸款不僅難申請而且利息很高,黑河市是中國最北方的一個城市之一,因氣候寒冷,導致農民每年只能收種一茬,種植戶前期投入高,回收卻很慢,短期貸款反而會增加農民負擔,所以提出建議如果貸款者申請的貸款是用于種植業,則可設定一年半至兩年的貸款期限,如果貸款者申請的貸款是用于農機與養殖,則需要在對其成本回收周期進行科學的精確測算的前提下,對貸款的期限進行確定。其次,出于某些特殊原因的考慮,對已經完成的貸款業務,金融機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其原本設定的期限進行重新調整,例如當農戶的貸款用于種植業生產,但是因為不可抗拒的疫情、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不能由主觀態度決定的客觀因素而導致貸款不能及時如數償還時,金融機構在酌情考慮的基礎上可以予以該農戶貸款期限延長的優惠,不能給貸款者增加額外的負擔,發揮惠農政策幫助農戶渡過難關。
3.5 探究實踐多種貸款抵押擔保方式
在黑河市農村地區,農村金融機構要加強農村信貸擔保體系的多元化建設,對農村各類信貸擔保機構的服務開展予以支持,使其能夠通過再擔保、擔保與保險相結合、聯合擔保等多樣化的方式提高農村金融機構中融資擔保服務的水平。重點從擔保機構、擔保形式和擔保物等幾方面創新發展擔保方式。在擔保機構方面主要可以采取三種有效措施:首先,要支持商業性擔保機構在黑河市農村的業務拓展;其次,由政府出資的各類擔保機構要積極發展與農村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擔保業務;最后,各類擔保機構要遵循金融市場的發展規律,探索出一條符合農村發展現狀的市場化道路,使更多的民間資本能夠投入到農村擔保項目中。在擔保形式方面主要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發展多樣化的擔保形式,形成倉單與存單質押、動產抵押和糧油銷售還款委托書等并存的形式體系。在擔保物方面則要重視抵押品有效范圍的擴大,針對農作物收益權進行權益質押的提升。
[1] 鄭成清,閆真峰.淮北市農村金融抵押擔保貸款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金融縱橫,2011(02).
[2] 劉宗禮,葛冰,楊玫.農戶小額信貸的運作與管理研究[J].西部金融,2012(08).
[3] 張兵,張寧.農村非正規金融是否提高了農戶的信貸可獲性?——基于江蘇1202戶農戶的調查[J].中國農村經濟,2012 (10).
[4] 吳俊麗.農戶信用擔保的模式、困境與創新方向[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3(06).
[5] 劉明軒,姜長云.農戶分化背景下不同農戶金融服務需求研究[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
[6] 鄧瑜.民族地區農村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 2015(09).
F832
:A
:2096-0298(2016)12(b)-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