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紅鷹學院 金楊楊
中小型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
寧波大紅鷹學院 金楊楊
中小型企業在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企業經營的成敗尤為重要。隨著當今社會中小型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怎樣迅速應對市場挑戰成為企業必須面臨的問題。當企業運營到一定的程度時會有很多適應企業發展的經營模式來供企業選擇。我國有很多中小型企業由于經營模式陳舊落后,不懂得變通和創新,從而導致企業運營出現困難甚至倒閉,但也有一部分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了合適的經營模式,并且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推陳出新,創新原有的經營模式,使得企業迅速發展,并逐步成為知名企業。簡而言之,中小型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中小型企業 經營模式 創新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小型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必不可少的一股新生力量,但在這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世界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也是適用的。不難從報刊、雜志或者新聞媒體上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一般,形成一股倒閉潮。在倒閉潮的背后必然有企業自身的原因,也少不了外在環境的影響因素。且拋開企業內部的自身原因,近幾年來企業外部的影響因素不容小覷。1973年,美國社會學家貝爾出版了《后工業社會的到來》一書,在此書中他把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區分為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后工業社會三大階段,并且明確地提出和界定“后工業社會”的概念。
相對目前而言,中國的經濟結構正在從商品生產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這也是“后工業社會”的一個標志。而“后工業時代”的變化首先是消費者需求發生的變化。由于物質相對豐富,滿足基本的生活物質需要已經不是消費者考慮的主要問題,消費者的訴求由“物質滿足”向“精神滿足”轉移,消費者更多傾向于買“喜歡”、“認同”的東西。其次,互聯網的沖擊,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傾向于這種便捷的、多樣化的且快速的消費方式。因此,正是由于這些外部因素的沖擊,使得消費者的需求和消費習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才導致一些中小型企業的倒閉。在對這些倒閉的中小企業進行分析后,我們發現大部分企業的經營模式相對單一且一成不變。或許在以前,這種一成不變的經營模式會給企業帶來穩定,帶來利潤,但是現在卻今非昔比,無論是網絡的沖擊還是后工業時代的來臨,企業若還是不懂得變通,結果只能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被淘汰,成為歷史。
2.1 單一化經營模式
單一化經營,又稱專業化經營,是指企業僅僅在一個產品領域進行設計、生產或者銷售,企業的業務范圍比較單一。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一些中小型企業由于企業自身的資源相對缺乏,為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會選擇專業化經營的思路。
2.2 國際化經營模式
國際化經營,是指企業利用自身的優勢走向國際市場、利用國外資源、開展跨國貿易,獲取發展條件和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跨國經營活動。相對于一些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新產品和新技術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技術創新有力地推動了產業的技術進步,實現了產業的升級,延長了產業的生命周期。企業國際化經營實質上是企業的經營視野、經營范圍、管理水平乃至發展戰略理念的提升,真正擺脫了國內市場的局限而跨越國界。正因如此,在國際化進程中,這些科技型中小企業更加迫切地希望能有一種或者多種適合企業自身的國際化經營模式,使得企業更順利地“走出去”。
2.3 多元化經營模式
多元化經營模式分為三種基本類型:集中化多元經營、橫向多元化經營和混合多元化經營。伴隨當今社會中小型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以及互聯網等沖擊,怎樣迅速而穩定發展,擴大市場,吸引更多顧客,成為中小型企業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而多元化戰略對于諸多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中小型企業而言,無疑是一種良好的經營模式,可以應對市場挑戰,給予企業快速發展和成長的機會。
隨著時代的變遷,任何一成不變的東西都將會被淘汰,企業也是如此,在一個正在不斷向后工業社會變遷的時代,消費者的觀念無疑正不斷發生改變,而“顧客是上帝”這句話在任何時代都是通用的,話雖如此,但如果一個企業能跟隨時代的腳步前進,跟著消費者的意愿前進,那么他將會在殘酷的淘汰中生存下來。而一個企業的經營模式,可以說是企業的核心生產力、動力、競爭力,因此,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企業經營模式的創新必不可少而且至關重要。
3.1 規模化創新經營模式
規模化創新經營模式,即實現企業的連鎖經營模式。具體而言,是指企業旗下管理的各分店由總部統一制定規則,統一進行經營管理的零售商業組織形式。通過統一的品牌、統一的裝修風格、統一的員工服飾等,以各個門店的共同經濟利益為紐帶,從而實現商業企業的規模效應。具體分為直營連鎖、加盟連鎖和自由連鎖這三類方式。對于一些企業而言,連鎖化、規模化、產業化、正規化正是企業所迫切需要轉型的方向,總部根據自身條件,進行直營店的擴張,并且對各個門店進行高度統一的經營管理,不僅可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企業的品牌形象,當直營店具有一定的數量之后且具備了一定的品牌形象,以及充足的企業資源和良好的服務能力,可以在存量市場中發展特許加盟店。可以說,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之中,這是一種低成本快速擴張占領市場份額的方法。
3.2 多元化創新經營模式
所謂的多元化發展戰略也就是多角度戰略,主要是指企業同時經營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產品或服務。相比于以前的消費,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因此,單一的生產模式,即專業化可能會給商家帶來更大的利潤,使得企業能更好地專注于有價值的產品,并給予管理者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對企業進行經營管理。但今時不同往日,后工業時代的變遷,悄悄地在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另外,馬云所創建的淘寶網、阿里巴巴等,不僅使互聯網得到了發展和創新,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單一的產品或服務,而是希望能有多樣化的服務類型的出現,希望自己能在一家店面享受到其他多家店的商品以及服務。因此,不同于傳統的多元化經營模式,企業需要去拓展其他不同的產品類型、不同的投資區域、不同的資本以及不同的市場等。
創新的多元化經營戰略著重點在于服務,無疑后工業時代的來臨,是由于科技、服務和文化娛樂替代制造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新驅動力,這也可以合理地解釋人們為什么越來越開始注意精神層面的消費了,也許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一段對話:“服務員你好,請問wifi密碼是多少?”“你好,請問可以美團嗎?”“你好,請問可以用支付寶付款嗎?”進店的第一件事不是點菜而是連wifi,付款不再帶現金而是用支付寶,互聯網已經充斥著人們的整個生活,人們離不開它。因此,對于多元化的經營模式不應該只是局限于以前的思維模式,而是應該基于互聯網下的創新和多元化,而其中拓展服務業務是核心。例如現在傳統的網吧已經少之又少,取而代之的是網咖。與網吧不同,網咖顧名思義“網吧+咖啡吧”,而現在的網咖又增加了游戲點卡、手機充值、食品銷售、打印掃描等增值服務。此外,我們不難發現每天上午7:00多的這段時間內,常常會有一些消費者趴在網咖的電腦前或躺在沙發前睡覺,這一現象是由于通宵上網所致,因此,如果能將網咖與賓館結合起來,形成“網咖+賓館”的組合,提供更加舒適的服務,怎么能不讓消費者感受到方便、快捷的消費體驗呢?
因此,總結上述可得,創新型的多元化經營模式,應該是基于互聯網下的服務業務的多元化,以互聯網為核心紐帶,企業對核心產品的服務業務進行額外拓展,也可以稱之為“互聯網+”的多元化經營模式。
3.3 業務外包—分包專業化經營模式
業務外包是指將企業內部一些常規性的業務和決策權力以合約的形式整體轉移到外部,由外部的獨立企業來承擔,是企業整合使用其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發揮其自身核心競爭力并增強企業對環境的迅速應變能力的一種經營模式。
由于近幾年來受到互聯網的影響,一些連鎖企業不得不停止企業的擴張戰略,反而卻關停了一些小或者散的店面,對于擁有眾多連鎖店面的企業而言,尤其是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且外界因素瞬息萬變的環境下,對規模較小的單體門店的經營管理方面反而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一些小店面的店長在門店的日常經營管理中承擔著保姆型角色,常常大小事務一肩挑,只將一些少數技術工作交給相關技術人員,站在個人能力角度而言,很少有人能夠專于門店的日常經營的各個方面,即使是他有這個能力,但還是要處理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往往是精力不夠的。因此,應該將企業的經營內容進行細分,實現部分職位的專業化或者分包,使經營的細節更加到位,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選擇可靠的配備公司進行部分外包或者全部外包,不失為一種高效便捷的經營管理模式。例如索尼公司在2001年底,為適應新的變革,開始了IT的建設,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項目的開展,索尼基礎建設的規模開始面臨越來越重的IT包袱,于是,他們開始了外包的探索,成功的外包,使得索尼公司將IT這一沉重的包袱甩了出去,隨后發展的順風順水。
3.4 “創造—消費”的經營模式
何為“創造—消費”?顧名思義創造一種消費者認可的產品,形成一種新的消費模式。在《中國企業沒戲嗎》一書中曾經提到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偉大的品牌,在于擊中了一代人的集體人格”。后工業時代的來臨,使得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在改變,但后工業時代還有一個尤為重要的觀點,即需求越來越難以量化或者說難以準確描述。就像很多人都經歷過被問卷調查,在問卷調查的題目里人們更傾向于做選擇題而不是簡答題,因為對于消費者而言,消費者自己喜歡什么,很難說清楚,換個角度而言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是需要被“激發”的,消費者的潛在消費是需要被發掘的,而這就需要企業去“創造一種消費”。例如手機,以前在朋友圈談起手機大家都會侃侃而談,什么屏幕要多大,內存要多少,攝像頭的像素不能低于多少,外觀要怎么樣等等,但是直到iPhone手機的出現,消費者發現自己的需求被這一創造性顛覆了,即這個世界上只存在兩種手機,一種是iphone手機,另一種是不是iphone的手機,所以,在這個時代,企業有兩種選擇方式:一種即隨波逐流,安于現狀,消費者要什么就給他們什么,做消費者喜歡的產品;而另一種就是比消費者還要了解消費者,做出一個產品使消費者喜愛,創造出一種新型的消費,顛覆他們的消費理念,成為消費者的上帝。
本文基于后工業時代的來臨和互聯網沖擊下的新時代背景,分析了中小型企業在此背景下的現狀和所面臨的問題,發現企業的經營模式的創新才是關鍵,并對傳統的經營模式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為適應新時代背景下企業的經營模式。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企業的經營模式的創新是至關重要的,其次不難發現經營模式的創新也離不開消費者及消費者的觀念,正如7-Eleven的創始人鈴木敏文在他的著作中《零售的哲學》一書中反復提到──我們正在從一個商品稀缺的時代向商品過剩的時代演化,因此,這個時候企業唯有站在消費者立場上,緊緊抓住消費者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才能在商業上保持持續的競爭力。因此,唯有不斷兼顧消費者的消費理念,并且隨著時代改變不斷地創新企業的經營模式,中小型企業才能保持活力,從容不迫地應對外界環境所帶來的風險。
[1] 梁文潮.中小企業經營管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2] 鄧海濤.企業戰略管理[M].北京: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F279.23
A
2096-0298(2016)08(a)-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