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雙+++蔡華沁++王玉敏

摘 要: 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經過多年的試點已經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但也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面試環節的測試內容還沒有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本文對一般能力傾向測驗引入到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的面試環節進行了探討,希望為高職院校的招生考試改革提供一個新的探索方向。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單獨招生 一般能力傾向測驗
一、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總體概況
高職院校的單獨招生是指經教育主管部門批準試點的學校在高考前單獨組織入學考試、確定錄取分數線錄取考生的自主招生考試,是教育部為進一步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選拔錄取機制在高職院校進行的招生考試改革試點項目。從2007年起首先在江蘇、浙江、廣東和湖南四省8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進行試點,截至2015年,單獨招生院校的范圍已經擴展到100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和100所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及各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所在高職院校。
二、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的意義
1.拓寬了高職院校招生渠道。
高職院校雖然已經占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作為普通高考招生中最后一個批次,社會上還缺乏對高職教育的認同感。加之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造成高考生源的逐年下降,生源減少的壓力最直接地反映在高職院校的招生中。即便是示范性高職院校也在不斷減少的高考人數面前感受到了陣陣寒意。單獨招生考試為高職院校提供了新的生源渠道,讓試點院校在高考前有了可以自主選拔優秀人才的機會,緩解了高職院校招生難的問題。
2.為高職院校招生改革提供了實踐經驗。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备呗氃盒为氄猩窃趪翼攲釉O計下的具體實踐,經過近十年的實踐,很多高職院校不斷改進和完善考試的形式和內容,在不斷提高考試的公平、科學性的同時,在對考生綜合素質的測試上,引入了很多全方面考查考生各項能力的考試內容。有的試點高職院校引入了職業傾向測試、心理測試等環節,極大地豐富了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的理論和實踐。
3.提高了高職院校的社會認同度。
自主招生于2003年首先在國家22所重點大學進行了試點,其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南京大學等全國最知名的高等學府。因此,一時間自主招生成為重點大學的代名詞。2007年開始試點的高職院校單獨招生,首先在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中進行試點,這無疑擴大了高職院校的社會影響力。通過這一試點項目,很多試點高職院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招生宣傳向社會展示了學校建設的成果,提高了社會對高職院校的認同度。
三、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存在的問題
1.考試內容不盡合理。
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試點至今,大部分院校都采取了“筆試+面試”的形式,筆試的內容不論是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組織還是院校自行組織,大多仍以傳統的語文、數學、外語等文化基礎知識測試為主。面試主要圍繞職業能力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能力素質考查,沒有固定范圍,內容和形式較為靈活。一般會通過現場問答的形式考查考生的語言表達、溝通交流、分析判斷、現場應變等綜合素質??忌淖罱K成績就是這兩部分的分數按比例計算總分,部分院校還將考生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按一定比例或者換算后計入總分??梢钥闯鰡为氄猩荚嚳疾榈膬热萑匀黄刂R而非能力或技能,即便是在面試環節,問答的內容也離不開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沒有反映出符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測試,即職業崗位實踐能力相關的基礎操作技能的測試。
2.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隨著試點范圍的不斷擴大,進行單獨招生的高職院校的不斷增多,參加面試的考生人數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考生質量的兩極分化。熱門高職院校憑借長期以來的品牌優勢和社會影響力、區域優勢和專業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考生報考,其他一些中小城市、冷門專業的高職院校無法吸引考生的關注,報考人數不盡如人意,從根本上造成了錄取考生質量在院校間的差距不斷增大,最終影響了這一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3.人才培養方式不夠完善。
很多院校對單獨招生錄取考生入校后實行單獨編班,但對單招生實行與高考生同樣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由于單招生在文化基礎知識上與高考錄取考生的差距,相同的課程設置及要求會阻礙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一方面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很多教師反映單招生的教學目標很難實現,另一方面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單招生跟不上教學進度,完不成學習任務。
四、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引入一般能力傾向測驗初探
1.一般能力傾向測驗簡述。
一般能力傾向測驗(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簡稱GATB)是美國勞工部就業保險局自1934年歷經10年編制而成。該測驗的技術路線分為兩個方面:一為工作分析,二為因素分析。測驗編制之初曾對美國2萬個企業中7萬5千個崗位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了20個職業能力模式,選出了不可缺少的10種能力傾向。研究人員對應用于士兵選拔和招聘等領域的50多種測驗進行因素分析,歸納出了10種與職業關系密切并有代表性的能力因素。通過上述的兩種分析及迄今為止對測驗內容的不斷修訂,最終確定了15個分測驗用來評定9種能力因素:一般智力、言語智力、數理能力、空間關系理解能力、形狀知覺能力、文書知覺能力、動作協調能力、手指靈活性、手部靈巧性,15個分測驗中前11個是紙筆測驗,后4個為操作測驗,測驗內容見表1。
被測者的測驗得分可以轉換成平均值為100、標準差為20的標準分,還可以繪制出反應被測者能力傾向的剖面圖,直觀地觀察到被測者在9種能力因素上的差異,從而為職業指導、人事甄選提供參考依據。
2.一般能力傾向測驗項目在高職院校單獨招生中的引入。
一般能力傾向測驗所測量的9種能力因素,前6種能力因素在單獨招生中的文化基礎測試中都有所體現。比如一般智力、言語能力和文書知覺能力在語文測驗中已經有所體現,數理能力、空間關系理解力、形狀知覺能力和文書知覺能力在數學測驗中也有所反應。只有最后三種能力,即動作協調能力、手指靈活性、手部靈巧性在單獨招生的文化基礎測驗中無法進行測量。這三種能力與實際操作技能是密切相關的,其能力直接影響相關專業的學習和未來的就業。因此,如能對一般能力傾向測驗中相應的測驗內容進行修訂,作為高職院校單獨招生面試考核的一部分內容,將為高職院校測量考生動手能力提供科學準確的工具,特別是為工科專業招生中測試考生在入校后的專業學習及就業潛力方面提高準確性。
一般能力傾向測驗的對象是初三以上成年被試,高職院校的招生對象在文化程度和年齡上完全符合要求。在測驗形式上,整個測驗限時為120-130分鐘,由于包含使用器具的操作測驗,因此不適宜進行大規模團體測驗?,F在高職院校的單獨招生由于面試考生人數的逐漸增加,每位考生的面試時間都很短,顯然無法完成以單人測驗的方式完成一整套一般能力傾向測驗。如前所述,9種能力因素中,前6種已經在現行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的文化基礎測試中有所體現,在面試環節只需加入測驗動作協調能力、手指靈活性和手部靈巧性的測驗內容即可。可以將其中最后四個器具操作測驗單獨作為測驗內容加入到單獨招生的面試環節,并且嚴格控制時間,現場專人進行評判打分,最后計入考生的總分。
五、結語
高職院校單獨招生不是為了簡單地拓寬生源渠道,而是給予高職院校在招生環節進行改革和完善的機會。高考生源減少的新常態倒逼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單獨招生如果還是以原有高考模式為藍本進行改良,僅僅是在文化測試的基礎上加上一個面試,繼續沿用偏重知識測試而非能力測試的招生考試形式,就失去了國家給予高職院校自主進行單招招生試點的意義。
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全面進入大眾化的時期,高職院校應該充當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先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職業教育是培養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的教育,從來都不是精英教育。作為在高校招生批次中兜底的高職院校,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招生考試的選拔性作用正在不斷減少,高職院校的招生指導思想應該從“擇優選拔”轉變為“匹配指導”。招生考試的目的不是選拔所謂的優秀考生,而是通過入學考試幫助考生尋找出自身的能力傾向和適合的專業方向,因為每個考生都可以被學校培養成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只有真正把握這一趨勢,以單獨招生試點為契機對原有的招生考試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引入真正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的招生考試形式,才能克服現有招生制度的弊端,找到真正適合高職教育的招生考試,為職業院校的發展輸入新的動力,高職院校才能煥發生機。
參考文獻:
[1]任東輝,藍欣.我國高職自主招生改革研究綜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8):29-31.
[2]李兵,魯偉.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存在問題及對策[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15(5):60-63.
[3]戴忠恒.一般能力傾向成套測驗簡介及其中國試用常模的修訂[J].心理科學,1994,17(1):16-20.
基金資助: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青年科研基金項目(編號:QK13-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