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向明
摘 要: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育者推陳出新了很多好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在改變傳統教學,促進素質教育改革進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與此同時,其弊端也日漸凸顯,分析生本理念下語文教師課堂行為的“利”與“弊”,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著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實踐,對此進行了深入探析。
關鍵詞: 生本理念 小學語文 教學行為 利弊
在生本教育理念引導下,很多小學語文教育者在課堂教學中推出很多新方法與新形式,如設計問題教學法、構建“生活化”課堂、多媒體教學等,這些教學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密切了學生語文與生活、語文與生命之間的聯系。但反之,在這些“利”的方面,同樣存在一定弊端,一些過于形式化和“學校派”的行為,忽略了小學生性格的本真,脫離生活實際,讓學生陷入學習的誤區,導致課堂行為的“失真”、“失效”。因此,新形勢下分析小學語文教師課堂行為的“利”與“弊”,對生本教育理念與語文教學的有機融合有著重要意義。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此進行了詳細闡述。
一、引導自主探究,更要強化指導作用
在講“微笑著承受這一切”一課時,有的教師會進行這樣的設計:1.直奔主題。(讓學生自己找中心句,并簡單說明課文都有哪些內容,在哪幾段中進行體現);2.自讀自悟。(讓學生通過標畫圈點的形式,對桑蘭怎樣重新“站”起來的行為進行思考);3.深入理解。(教師通過問答形式,讓學生進行感悟:桑蘭一邊忍痛配合醫生治療,一邊哼著樂曲,這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生答:敬佩、感動。文中“桑蘭帶著微笑說自己早晚有一天能站起來!”又突出了怎樣的性格?生答:堅強不屈。)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生動有效的互動,引導他們進入自主學習狀態。但是一些教師顯然曲解了自主學習的真正含義,認為自主即徹底放手。自主學習固然重要,但本應在老師“暢講”引導之下才能夠理解的內容,如何讓小學生“無師自通”?在短短的課堂上是否真的有時間讓他們自讀自悟?僅憑簡單的幾句問答式“互動”,學生們真的能夠領悟文章的內涵?如果此時,教師通過形象感悟的啟發,富有情感的引導,效果就會完全不一樣:你能夠想象脖子上戴著固定套,無法動彈的情境嗎?如果是你可以一邊忍著劇通,一邊唱著歌嗎?“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這樣的詞卻用在刷牙、吃飯、穿衣這樣的行為上,你有怎樣的感觸?”讓學生們從想象和聯想中進行思考,引導他們體驗桑蘭的每一種心情與行為,讓他們的情感從同情、感動上升到敬佩、崇拜,從而對人物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讓他們的精神與人格得到升華,這才是教育意義之所在。
二、提供多元體驗,更要注重能力提高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強調了教學應尊重小學生的多元感受,然而,尊重并非“順從”,更多時候尊重代表的是民主與平等,即通過平等的、民主的對話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柔性滲透”。在為學生提供多元體驗的同時,更要注重對不同水平、不同層次學生的輔導與引導,讓每個小學生的能力得到均衡提高。如在講“天鵝的故事”一課時,讓學生針對“雖然天鵝唾手可得,老人卻沒有開槍射殺”的行為進行討論,學生們體會到這種行為代表著老人對天鵝的喜歡,對自然的尊重,對生態的保護意識。討論至此,一些教師會結束教學,但如果這時教師因勢創設“童話情境”,讓小學生從一個角度展開想象:如果你此時就是一只天鵝,那么你會對斯杰潘老人說些什么?學生們很快進入這樣的情境之中:生1覺得自己會說:“謝謝你,放過了我們……”生2認為天鵝會說:“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你做得對!”有的學生想到了:“我們因為團結才會戰勝一切,你們人類也應該團結起來。”這樣的回答。這種引導讓學生從理性與感性的不同角度關注大自然、關注生命,從而理解和熱愛生命,從內心領悟天鵝的勇敢無私的精神和斯杰潘老人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責任感。
三、注重動態生成,需要精心預設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這種現象:教師提問后是學生接二連三地回答,當其回答與教師預期答案不契合時,并沒有啟發性甚至引導性的提示,只是簡單地搬搖頭或者不滿,這種現象是因為教師預設過于形式化,導致課堂并沒有產生“生成性”問題,使學生個性發展受阻。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課堂,應是學生富有個性的、主動的學習過程,要讓他們帶著“思考的頭腦”進入學習,這樣才能培養出發展型、創新型人才。如在教一年級小學生識字課“一去二三里”時,教師原本設計的是將帶有不同數字的卡片提前放在學生的桌上,用紙片蓋好,上課時教師先將小學生分組,然后讓他們掀開紙片,通過合作認識數字。但是一上課還未等教師進行分組和提示,學生們一下子就將紙片掀開,有的覺得驚奇,有的拿著互相交換,課堂秩序大亂。教師完全可以上課時先通過游戲的活動,明確小學生的任務(如,超市整理貨架,需要將貨物數量貼在商品上,同學們將卡片上物品數量寫好后放入紙箱內),再將卡片發到學生手中。
生本教育理念是通過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感悟生命、體驗生活,從中獲取創作的靈感與創造的動力[1]。教師只有理解了這一內涵,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才是提高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根本所在。
參考文獻:
[1]張開舉.生本教育理念打開小學語文教改一扇窗[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5,0(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