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 裝甲兵工程學院科研部
吳迪 裝甲兵工程學院科研部
鐘海波 裝甲兵工程學院科研部
劉小兵 裝甲兵工程學院科研部
學歷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
石晶 裝甲兵工程學院科研部
吳迪 裝甲兵工程學院科研部
鐘海波 裝甲兵工程學院科研部
劉小兵 裝甲兵工程學院科研部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它既包含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軟件研發,又涉及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制度改革等內容。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夠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可以為教育工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對于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促進教學改革,加快實現教育發展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有積極作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要著眼長遠發展,找出薄弱環節,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斷進取,才能保證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學歷院校 研究生教育管理 信息化建設
面對新軍事變革浪潮,發達國家軍隊院校為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要求,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對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影響和作用,重新調整教育的培養目標,制定教育的改革方案,采取相應措施,加快推進軍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培養適應信息化發展的創新人才。
隨著高新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富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軍事人才,已經成為加快我軍現代化建設步伐的關鍵。而在高層次軍事人才培養中,研究生教育起著核心的作用。如何改進和完善研究生培養模式,提高培養質量,造就復合型人才,是擺在全軍學歷院校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
軍隊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就是把信息化作為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統的基本構成要素之一,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對研究生教育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分散、零碎的信息進行采集、融合、歸類和統計分析,形成多種用途的系統信息,從而有助于促進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
(一)信息技術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應用
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業務部門可以通過研制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統提供以下網絡應用服務功能:
招生發布招生政策、招生簡章、專業介紹、往年招生情況、常見問題咨詢等考生關注的信息;實現考生網上報名、報考資格審查、考點考務安排等功能;提供網上查分、語音咨詢等多種成績查詢渠道;根據招生計劃和生源情況,生成復試和錄取參考分數線,輔助招生單位確定復試名單和錄取名單,并通過多種渠道向考生公布。信息技術在招生工作中的應用,既能避免管理者的重復勞動,大幅度減少工作量和工作中可能的失誤,又能接受監督,增加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從而保證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開和有序進行。
(二)信息技術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應用
研究生培養工作中,業務部門可以通過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以下功能:
(1)課程編排。依據課程設置規則,結合研究生選課情況,輔助管理者進行課程編排,減少排課工作量,做到課程編排科學合理;
(2)教學評估。依據研究生教學質量評估指標,構造研究生基礎數據庫,可采取專家打分與系統評估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綜合考評,實現教學質量評估由定性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轉變。
(3)預答辯與答辯的資格審查。依據預先制定的標準和有關數據,對照判斷答辯資格審查項目是否符合規定,實現預答辯和答辯資格審查過程的自動化。
(4)制作研究生電子檔案。把學位申請書、各種登記表內的信息錄入系統,形成內容全面、規范制式的研究生電子檔案。
(5)論文成果數字化。在學位論文文檔標準化和數字化的前提下,提供學位論文的檢索、瀏覽、下載和打印服務,充分發揮學位論文的文獻價值。
(6)輔助分析與決策。能夠對研究生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及時發現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為管理者進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和建議。
(三)信息技術在研究生導師管理工作中的應用
通過研制研究生導師資料庫,詳細記錄每名導師的信息,管理者可隨時通過網絡查詢導師情況。研究生入學后,管理部門通過網站公布新生和導師詳細情況。研究生和導師在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可利用網上雙向選擇系統進行相互選擇,從而達到引入競爭機制、優化導師資源的目的。信息技術在研究生導師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有助于院校掌握導師的整體狀況和制定導師隊伍長遠規劃。
研究生教育管理應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研究生教育方式,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創造新的教育管理方法與途徑,以與信息化建設的要求相適應。
(一)完善培養方案,科學設置課程
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制定和課程設置都要服從于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培養方案的制定要結合學科體系的綜合性建設,處理好研究生知識結構中博與專,知識與能力的關系,注重獲取知識能力、運用知識和創新知識能力、工作轉換與適應能力、組織指揮和管理協調能力的培養,在知識淵博的基礎上力求精深,達到“知”與“能”的高度統一。在學科專業建設上,要尋求新的增長點,重視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發展;在教學內容設置上,力求“高、新、寬、深”,即教學起點高,研究問題新,知識涉獵寬,專業程度深。
(二)加強學術交流,營造創新氛圍
培養一流人才,要積極創造優越的學術環境,營造濃厚的研究氛圍。要著力組織學術交流活動,鼓勵研究生學員參加校內外學術交流活動。提倡和鼓勵研究生多提問題,可以達到開闊眼界、拓寬知識面,提高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萌發和完善創新思想的目的。導師應注意了解把握學員的科研工作進展,啟發引導學員關注學科前沿和研究熱點,并使不同背景的學員通過相互交流借鑒,從不同視角審視自己的科研工作,從而達到營造創新氛圍、形成共生效應,既多出成果又培養人才的目的。
(三)深化管理改革,保證培養質量
當前,研究生教育管理應深化管理機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以貼切的適應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達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管理既要有普遍要求,又要有利于個性的發展;既要嚴格、規范,又要科學、可行,做到管而不散,嚴而不死。要引入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監督機制。管理要本著關懷、激勵、寬容的原則。在政治上,要把握好方向,使研究生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人生方向;在學習工作上,一要努力提供良好的研究環境,二要完善考核機制-可把完成評述性報告或提出某項設計等作為課程學習成績的考核方法;在生活上,要主動關懷照顧,解除其后顧之憂,使學員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工作中來。通過科學的管理機制,調動研究生學習研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四)加大辦學力度,改善辦學條件為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質量,實現培養目標,學院應加大辦學力度,抓好學科建設。首先,應抓好學科建設。沒有較強的學科實力,研究生教育就沒有堅實的基礎,就難以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學科建設應貼近部隊,優先發展與部隊結合緊密、在部隊建設中處于舉足輕重地位的應用學科;應逐步克服布局不合理、發展不平衡,以及研究方向、課程設置、學科教材不系統、不配套的現象;應使研究生培養與學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使研究生論文選題與參與課題的研究結合起來。其次,應優化資源配置,進行重點建設。應實施經費傾斜政策,為培養高質量研究生創造條件;逐步改善研究生的學習生活條件,營造寬松良好的學習環境。
各級教學管理干部直接參與教學的計劃、指揮、組織、協調和控制,是教學決策實施的組織者、教學質量管理的控制者。信息化的教學管理環境對教學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管理人員必須懂得現代教育教學思想,掌握管理科學和信息科學,具有管理經驗和創新能力,熟練掌握基于網絡技術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成為技術型、復合型、創新型的高素質教育管理人員。構建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具有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信息化教學管理隊伍。在編制體制調整過程中,各級要將教學管理信息化作為一項業務放在重要位置加以考慮并指定專人負責,若條件許可,可考慮成立專門組織機構,并視情增加編制數量,力求專人專職。
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它既包含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軟件研發,又涉及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制度改革等內容。還應該看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只有著眼長遠發展,找出薄弱環節,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不斷進取,促進和保障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