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來,劉漢,王虹,胡煜明,譚敏,王玉霞,涂冰
高職院校藥學專業國際化辦學的思考
魏來,劉漢,王虹,胡煜明,譚敏,王玉霞,涂冰
(常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常德415000)
高職院校國際化辦學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社會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我院藥學專業國際化辦學的新嘗試已初見成效。今后,還要通過樹立國際化辦學理念、確定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開設國際化課程、建設國際化師資隊伍等途徑,將藥學專業打造成在國際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特色專業。
高職院校;藥學專業;國際化辦學
我院是湖南省教育廳批準的來華留學生招生單位,現有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余名留學生在我院學習。近年來,學院成立了國際交流與合作部,先后與印度尼西亞、老撾、韓國、新加坡等國十余所學校深入接觸,研究和探索合作辦學項目,并就合作辦學相關事宜達成初步意向,為日后我院國際化辦學合作項目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我院歷來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自2006年以來,我院派骨干教師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學習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首次將“教學做合一”模式引入專業課教學,取得良好效果;派專業帶頭人赴德國學習“二元制”職業教育理念,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即前兩年在校學習理論知識,第三年赴企業頂崗實習。
我院藥學專業具有國際化辦學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湖南省示范性特色專業,湖南省教學名師領銜的省級教學團隊,湖南省高職院校藥學專業技能抽考標準開發主持單位,湖南省藥學專業生產性實習實訓(教師認證培訓)基地。每年招收一定數量的境外留學生是示范性特色專業的客觀要求。目前,學院已與韓國大邱韓醫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擬聯合開設藥材生產加工和生藥資源專業,邁出了國際化辦學的第一步。筆者認為,今后的藥學專業國際化辦學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1 樹立國際化辦學理念
學院管理者應從學院自身發展和國際教育形勢等出發,審視辦學宗旨,勾畫國際化辦學的宏偉藍圖;教師應了解藥學領域的國際最新動向;學院應了解跨國制藥公司對國際化藥學人才的最新需求,以便將最新、最實用的知識和技能融入課堂教學;高職院校藥學專業學生應具有國際化的競爭意識和就業觀念,努力將自己培養成具有國際化觀念、國際合作能力與競爭能力的藥學專業人才。
2.2 確定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
通過實地走訪、考察、調查問卷等形式調研了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數家知名跨國制藥企業。分析各跨國制藥企業的崗位設置及崗位能力需求,了解其對新入職員工基礎知識、專業素養、技術技能、職業資格證書等方面的要求,掌握其對高職專業人才需求量及人才晉升途徑等;征求企業對藥學專業課程內容和課程標準的改進意見。最終將國際化藥學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著力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嫻熟職業技能,具有順應全球醫藥產業發展的廣闊視角,具備較強的交流溝通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具備一定的跨國制藥企業經營管理經驗,適應制藥產業發展需求,適合外資、合資企業及國有企事業單位人才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2.3 開設國際化課程
為達到培養國際化藥學專業技能型人才的目標,根據國內外藥學行業企業標準要求,調研國內外兄弟院校藥學專業國際化課程設置情況,緊緊圍繞全球醫藥產業不同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工學結合”課程開發模式,遵循職業教育認知規律,促進學生基本素質能力、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和專業拓展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構建以能力為核心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其基本框架包括4部分:通用基礎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核心技能課程模塊和強化實習實訓課程模塊。同時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強化職業資格考試培訓,開設有利于培養學生國際化意識和國際通用職業技能的課程。這便要求教師用國際化視角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使教學與國際接軌。
2.4 建設國際化教師隊伍與學生結構
對高職院校而言,國際化的教師隊伍不僅包含外籍專家教師、留學歸國人員、有海外工作經歷的教師,還包含有國際化意識、在國外接受過多種專業技能培訓、有跨國制藥公司工作經歷的教師和管理人員。教師要了解業內最新國際動態,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國際化競爭意識,增強專業技能素養,提升外語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和合作溝通技巧,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意識和敢于創業的勇氣等。學生是高職院校國際化辦學的核心和對象,要有國際化就業、創業與競爭意識,要有學習國際先進知識技能的思想準備,以及不斷提升自身溝通合作、創新能力的理念等。國際化辦學目標還要求高職院校為學生創造海外學習、交流、實踐機會,同時開拓海外市場,吸納和接收來華留學生。
近3年來,我院積極探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召開合作辦學項目建設協調會,統一工作思想,明確分工,細化任務,為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申報工作奠定基礎。我院先后與新加坡、泰國、老撾、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高校合作開展機電工程、化學制藥等專業項目商洽,學習合作辦學的政策法規,了解項目申報程序和要求,派考察團實地考察以了解合作方情況。2013年,我院先后聯系印度尼西亞SMT-PONTINAK學校和SMK-SMAK BOGOR學校等,通過分析雙方興趣點和需求,對合作伙伴進行篩選,把主要目標放在與印度尼西亞SMK-SMAK BOGOR學校的合作上。目前,我院正與SMK-SMAK BOGOR學校商洽藥學與化學工程專業合作辦學事宜。
3.1 采用雙語教學及借鑒海外教學模式
藥學專業現有師資既包括國內外名牌高校畢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也包括具有教學和制藥企業一線工作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在教學中采用雙語教學及模擬海外教學模式,逐步從雙語教學過渡到全英文教學。即先由外方委派教授承擔部分課程的授課任務,過渡到由本校教師完成部分課程雙語教學,最終實現全部課程全英文授課目標。
3.2 努力開展來華留學生招生項目
在全國留學生招生政策和簽證進一步規范的形勢下,學院要認真做好來華留學生招生宣傳報名工作,確保來華留學生數量、生源國、留學層次和獎學金獲得人數等穩中有升。我院來華留學生數量逐年穩步上升。2014年招收來自9個國家的留學生54人,比2013年增長了45.8%,其中15人獲省政府獎學金,24人獲學院獎學金,獎學金覆蓋率為70.4%。
3.3 積極推進交流生項目
2013年,我院與印度尼西亞SMT-PONTINAK學校簽訂友好合作交流協議,首批派2名交流生(1名化學工程專業學生,1名機電工程專業學生)于2014年來我院藥學系與機電工程系進行為期3個月的交流學習。我院擬于2015—2016年選拔數名專業基礎扎實、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赴印度尼西亞SMTPONTINAK學校進行為期半年的交流學習。
3.4 訂單式人才培養國際化
我院藥學專業已與國內知名制藥企業聯合辦學,共開設了46個訂單班。所謂訂單式人才培養,是指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經濟發展為宗旨,瞄準醫藥市場需求,校企雙方簽訂用人及人才培養協議,學生前兩年在校進行專業課程學習,第三年赴用人單位(即訂單企業)頂崗實習;學生畢業后可直接到用人單位就業,成為單位正式員工。這一模式為企業“量身定做”大量人才。目前,該模式在國內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已被普遍采用。從國際化辦學的角度出發,學院一方面可以與跨國制藥公司聯手開辦訂單班;另一方面可利用境內的勞務輸出中介機構,積極爭取海外企業的訂單。學院從這些跨國制藥企業的現實需求出發,對學生職業素質和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與訓練,培養出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因此,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國際化的實現必將有力推動高職院校藥學專業國際化辦學的發展進程。
3.5 實習基地國際化
國際化課程和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只是國際化辦學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讓藥學專業學生有機會在跨國制藥企業的真實工作環境中進行實習鍛煉。如可通過境外實習,讓學生真正感受發達國家員工嚴謹、認真、勤奮的工作態度。當然,由于目前的境外實習受到專業、渠道、資金等的限制,推廣難度系數較大。因此,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與境內一些跨國制藥公司合作來實現這一目標。例如,與跨國制藥公司聯合建立實習實訓基地、聯合進行技術攻關等。我們相信,通過政府、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一些已成功的專業試點必將對高職院校藥學專業的國際化辦學起到良好示范效果,也必將對國際化藥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3.6 畢業生就業國際化
當前,高職院校藥學專業畢業生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筆者認為高職院校的國際化辦學不僅應體現在學生培養過程中,還應體現在就業方面。能否順利實現畢業生就業的國際化是檢驗高職院校國際化辦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因此,高職院校還應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就業指導跟蹤與服務機制,幫助畢業生打破境內就業這一固有思維模式,鼓勵其跨國就業。我們必須認識到,高職院校的國際化辦學不僅表現在辦學過程中國際因素的加盟與介入,還體現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體現在學生入學、在校學習和就業全過程。因此,筆者認為,高職院校藥學專業只有實現生源國際化、在校生學習實習過程國際化以及就業國際化,才是真正實現辦學國際化。
我院藥學專業國際化辦學尚處于探索階段,雖已初見成效,但仍面臨著國際化辦學理念落后、規劃缺乏戰略性、層次有待提高、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推進困難、師資國際化程度有待加強等諸多問題。面對新形勢,有必要重新定位,更新國際化辦學理念,做好國際化頂層設計,提高國際化辦學層次,開拓有特色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打造一流的國際品牌,建設國際化師資隊伍,將藥學專業國際化辦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G420
A
1671-1246(2016)19-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