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華,楊小芳,潘婷
基于三因制宜的健康教育路徑對0級糖尿病足的影響
高雪華,楊小芳,潘婷
(甘肅省中醫院,甘肅蘭州730050)
目的以中醫三因制宜治療原則為指導,建立個性化的中西醫結合健康教育路徑,應用于0級糖尿病足患者護理全程,評價其對0級糖尿病足的中遠期效果。方法在人口學資料及足部病理改變相似的情況下,對兩組教育前后1個月、6個月、12個月糖尿病足自我管理情況進行評價。結果實驗組患者滿意度達98.3%,相關知識掌握率為93.8%,能做到自我管理的達93.4%,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基于三因制宜的健康教育路徑能有效預防糖尿病足由0級上升為1級,值得推廣。
三因制宜;健康教育;糖尿病足
1.1 臨床資料
在甘肅省中醫院老年病科、內分泌科納入符合標準的住院、門診患者480例。入選標準:符合0級糖尿病足診斷標準[1],有發生潰瘍危險的糖尿病足,皮膚無開放性病灶;NSS<0分,MNSI<0分;小學以上文化程度,年齡45~70歲,神志清楚、思維正常,語言溝通能力良好,生活自理,愿意合作,在蘭州市居住或能定期來蘭復查。
1.2 組別及意義
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40例。對照組240例,其中男性158例,女性82例,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53.5歲,病程6~21年,平均病程14.1年。實驗組240例,其中男性145例,女性95例,年齡37~63歲,平均年齡52.3歲,病程7~23年,平均病程13.2年。實驗組按健康教育路徑表在患者住院期間至出院后6個月、12個月,結合自身疾病狀況、文化程度、年齡、生活背景[2]等采用多種形式持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
2.1 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態度(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態度(n)
患者滿意度:實驗組總體滿意率98.3%,對照組總體滿意率28.7%,差異有顯著性(P<0.01),實驗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2.2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見表2)
兩組健康知識問卷調查結果差異有顯著性(P<0.01),實驗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遠遠好于對照組。

表2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n)
2.3 兩組足部胼胝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87.9%的患者養成每日護理雙腳的好習慣,且利用中醫護理技術,如穴位按摩、中藥足浴等來護理雙腳,胼胝發生率為0.0%,見表3。

表3 兩組足部胼胝發生及護理情況調查[n(%)]
2.4 兩組自我效能評分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自我效能評分比較(n)
實驗組自我效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
2.5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見表5)
實驗組患者住院期間養成了良好習慣,加強了對糖尿病足的認識。護士于患者出院后1個月、6個月、12個月定期隨訪,督促患者加強自我管理,有效預防了糖尿病足的惡化。實驗組對糖尿病足早期篩查、合適鞋襪選擇、修剪趾甲、日常足部護理[3],血糖、血脂、定期復查等知識的掌握率達93.4%,對照組為56.2%。

表5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比較(n)
2.6 兩組隨訪情況
實驗組建卡240人,隨訪240人,隨訪率100.0%,見表6。

表6 實驗組隨訪情況
(1)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氣候、地理環境、體質、年齡等。因而治療時需依據疾病與氣候、地理、患者之間的關系,選擇適宜的方法,即三因制宜,才能取得預期效果,這也是中醫學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體現。
(2)通過對患者的評估,了解其心理、生理、社會和文化需求,設計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路徑表并掛于床頭,不僅使護士進行健康教育時有明確流程,而且利于患者了解健康教育內容,促進其主動參與計劃。
(3)通過對糖尿病足的細心呵護,截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健康教育是控制0級糖尿病足最有效的方法。
(4)護士在實施健康教育路徑過程中需評價每天的護理效果是否達標,對預測差異進行早期干預,從而使護理工作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患者亦了解自己的護理計劃目標,主動參與護理全程,增強了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形成了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模式。
(5)圍繞“以點串線、以線托面(群體),點、線、面結合”3階段實踐能力遞進模式的科學構建,健康教育計劃制訂依據知信行模式,通過住院期間,出院后1個月、6個月、12個月的跟蹤調查,進一步強化遵醫行為,達到控制糖尿病足發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1]冉興無.加強對糖尿病足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進一步提高對糖尿病足的診治水平[J].西部醫學,2011(7):36-37.
[2]常寶成,潘從清.糖尿病足的診斷和治療[J].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2(1):1326-1327.
[3]李秋.嚴重的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與糖尿病足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9.
R587.2
B
1671-1246(2016)19-0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