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紅
(廣東省江門中醫藥學校,廣東 江門 529000)
翻轉課堂在臥位護理教學中的應用體會
明愛紅
(廣東省江門中醫藥學校,廣東江門529000)
翻轉課堂是讓學習者在課外時間完成對知識點和概念的自主學習,課堂變成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場所,通過解答疑惑、合作討論等策略促進知識內化的教學模式。在我校2014級護理專業某個班級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臥位護理教學,讓學生課前利用各種資源自主學習,將課中分為合作探究階段、個性化指導階段、鞏固學習階段、總結點撥階段和反饋評價階段,以小組完成任務及展示互動,挖掘學生學習潛能,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
翻轉課堂;臥位護理;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也稱為顛倒課堂(Flippde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將教師白天在教室講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傳統教學結構顛倒安排,讓學習者在課外時間完成對知識點和概念的自主學習,課堂變成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場所,通過解答疑惑、合作討論等策略促進知識內化的教學模式[1]。其最基本的要求是讓學生課前對課堂要學習的知識進行預習,在此基礎上對知識進一步了解[2],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嘗試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護理學基礎課程部分內容教學中,讓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將課堂分為合作探究階段、個性化指導階段、鞏固學習階段、總結點撥階段、反饋評價階段[3],通過小組完成任務及展示互動完成知識內化,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F以臥位護理教學為例,將應用該教學模式的體會總結如下。
1.1教材及內容選取
選用由王靜芬主編、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廣東省衛生中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護理學基礎》,選取第七章“患者臥位與安全的護理”第一節——臨床常見各種臥位。教學計劃安排2學時,即課堂教學共80分鐘。
1.2授課對象
我校全日制中專護理2014級5班共67人,全部為女生。
1.3授課環境
護理實訓室,要求有多媒體設備、模擬床單位。
2.1課前
2.1.1學生準備按成績水平將全班學生分成10組,每組6~7人,由一位成績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同時搭配成績中等水平和成績相對較落后的學生。教師課前根據課題準備教學資源,向學生提供一些參考書籍,如基本教材、輔導用書《基礎護理學筆記》,通過班級QQ群發送電子課件和教案、微視頻,提供相關學習網站。要求學生在課前兩晚完成教材預習,閱讀電子課件、教案,觀看微視頻,并做完輔導用書和學習網站的相關習題。組長負責監督和檢查本組組員的習題完成情況。
2.1.2教師準備教師根據課題,提前準備好課堂中要用的10個簡單病例及1個復雜病例,對課堂80分鐘做好流程安排,包括設計各階段的具體內容、時間分配,備好實訓用物等,并適當準備一些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小獎品。
2.2課中
2.2.1合作探究階段由組長從教師準備好的10個病例中抽取1個病例,以組為單位討論分析該病例患者所需要采取的臥位,在實訓用物放置點根據需要領取安置臥位所需要的用物,采用角色扮演法安置好臥位并在班上進行展示。要求各組在討論的同時分配組員任務,如1名學生負責講解臥位的適用范圍,1名學生負責講解安置的要點,1名學生負責講解注意事項,2名學生扮演護士,1名學生扮演患者,全員參與展示。展示時要求學生相互配合,動作示范和講解結合進行。其他組學生可以就該組展示的臥位提出問題,并由該組組員回答。如此輪流,將10個病例所需的臥位,即教材上所提到的臥位種類逐個展示一遍。
2.2.2個性化指導階段通過多媒體展示復雜病例,此病例中的患者因病情變化發展,需要在不同時段采取不同的臥位。學生需分析患者所需要的臥位,再次進行角色扮演。教師此階段在各小組中巡回,為各小組解答疑惑,并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
2.2.3鞏固學習階段以答題積分的形式鞏固本次課的知識點。以組為單位,按簡單小游戲的形式確定答題組,答題組有權自己選擇題目的分值和題號,最后看哪個組得分最多,最多的組可以獲得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小獎品。答題結束后各小組總結收獲,鞏固本次課程重、難點知識,加深印象。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還可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分享自己遇到的問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2.2.4總結點撥階段教師針對各小組前3個階段出現的問題,結合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對臥位護理的要求,集中講授重點和難點知識,對本次課的知識進行系統化梳理,引起學生注意,達到教學目標。
2.2.5反饋評價階段本次課采取的評價方式是在白板上列出各種臥位名稱,讓學生自行在認為自己已掌握的臥位下方打勾。同時教師從學生個人、小組以及班級整體的角度,對課程進行評價。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白板臥位名稱下方打勾的密度情況,判斷學生掌握的程度,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并通過布置作業的形式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
3.1實施翻轉課堂的優點
3.1.1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習成效在傳統的護理學教學中,臥位護理教學流程一般為課前教師布置學生預習,課堂上用講授法向學生介紹各種臥位的適用范圍、安置方法及注意事項,結合圖片和視頻加深學生印象,并輔以適當的習題來評價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往往將重心放在護理知識傳授和操作技能訓練上,這是因為現在護理學教學質量評價中有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在這種觀念的引導下,教師和學生把應考作為學習的主要目標,忽略了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培養;而學生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只能作為知識的接受者,被動、機械地跟隨教師的思路,接受教師傳授的新知識,忽略了自己的興趣和知識的實用性。若個別學生因特殊原因無法按時上課或偶爾注意力不集中,錯過了教師講解或操作演示,很可能導致跟不上教學進度。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便于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學生可以自主安排時間,提前觀看教學視頻或事后補課,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程度重點觀看某些片段,或課前課后反復多次看。課堂上學生主要是進行小組任務展示、同伴評價等,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學生討論更踴躍,學習積極性更高。此外,教學中教師將大量生動的病例引入課堂,為學生營造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學生更容易積極思考和討論,并敢于作出判斷和分析,從而加強了對書本知識的理解。這樣,在不斷積累和思考過程中,通過角色扮演,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得以提高。
3.1.2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在傳統的面對面教學過程中,不管是教師講授還是與學生對話,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一對多形式。翻轉課堂則完全改變了這種形式,不管是學生自主觀看視頻,還是在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互動交流,都是圍繞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學生可以自己掌控教學視頻進度,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想法與教師或同伴交流,從而獲得了學習上的主動權[4]。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單純地傳授知識,更要全面了解學生,因材施教,為學生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和必要的學習條件,設計難度適宜的學習任務,有效監控學習過程,合理評估學習效果,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鍛煉了教師的綜合能力,將學生和教師從乏味的傳統課堂中解放出來,構建師生平等關系,實現教學相長。
3.1.3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狀態,鮮有團隊協作能力的鍛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組成團隊并進行討論,通過相互協作、討論共同解決問題,而教師在課堂上直接提供指導、回答問題或者觀察學生的決策過程。該模式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主動進行自主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承擔起組長的職責,該模式培養了他們的責任意識和組織能力,達到全班共同提高的最終目的。同時在課堂中以小組形式解決抽取到的病例問題,每個成員都分擔一定的任務,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他們齊心協力,各司其職,分工合作,相互尊重交流、幫助和鼓勵,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精神。這種精神為他們今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2實施翻轉課堂的限制條件
3.2.1急需研制開發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教學環境的支持翻轉課堂教學,僅要求學生預習教材或完成輔導用書習題是遠遠不夠的,優質教學資源的研制與開發必不可少,這就要求教師提前將相關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或視頻供學生觀看,并能熟練應用相關軟件制作微課,而這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加之這些資源要與學生共享,還需有網絡化教學環境的支持。目前學生使用手機非常普遍,但要建立完善的網絡平臺,實現自由地下載或觀看教師共享的微課或視頻還需時日。
3.2.2學生的自覺性有待提高要求學生課前預習教材,上網自主學習微視頻,其學習效果常受到學生自覺性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不強,看視頻時注意力易轉移到玩手機上,或受其他科目學習負擔過重的影響等,會使課前預習環節落實得不夠好。而且很多學生一般只會學習教師上傳的學習素材,不會主動搜集相關資源,所以對學生提取和搜集信息能力的培養意義不大。
總之,在臥位護理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其協作、溝通、思考、分析能力,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鍛煉了教師綜合能力,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意識。但基于護理學基礎課程本身的特殊性,加上很多學生自覺性有待加強,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要將翻轉課堂廣泛應用于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怎樣設計才能發揮其優勢,利用哪些平臺能夠輔助翻轉課堂實施等一系列問題,還需要教師深入研究,以推動護理教學進一步發展。
[1]馬秀麟,趙國慶,鄔彤.大學信息技術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J].遠程教育,2013(1):79-85.
[2]宋雯穎.淺談中職護理教學當中的翻轉課堂教學[J].職業,2015(24):95.
[3]陳怡.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及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9-54.
[4]何世忠,張渝江.再談“可汗學院”[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2):24-26.
G424.1
B
1671-1246(2016)03-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