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文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0)
農村醫學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孫光文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0)
結合宜昌三峽地區農村醫學人才培養實踐,從人才培養層次、培養方案、師資隊伍、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提出提高農村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建議。
農村醫學;人才培養;訂單培養
目前,我國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貧困山區農村醫學人才隊伍老化,出現斷層,急需大量年輕醫療人才扎根基層、充實隊伍,以實現健康中國夢。自國家多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的實施意見》后,各地相繼推出了政府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政策。現實問題是,此項工作存在著本、專科名額有限,培養數量少,且本科生下不去基層,導致農村醫療人才缺乏。近幾年來,我院在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為宜昌三峽地區開展了高職臨床醫學、中職農村醫學人才訂單與非訂單方式培養,并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管理、實習與見習等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與實踐。本文結合筆者2015年參加的全省農村醫學專業辦學情況調研,提出農村醫學人才培養的幾點建議與思考。
1.1人才培養層次定位要明確
從實際情況來看,農村醫學人才本科層次太高,中專又偏低。之前國家提出的要求農村醫學人才以專科層次為主,但在宜昌三峽地區貧困山區鄉村醫生中,有一些仍未達到中專學歷。綜合各方面情況,宜昌市衛計委與我院共同提出,宜昌農村醫學人才培養以大專層次為主,以中專為輔。目前,我院根據“宜昌市衛計委免費訂單培養高職臨床醫學專業鄉村醫生”,計劃用3年培養500名鄉村醫生。現階段學院還需要在一定的時期內開展農村醫學中等層次的培養工作,逐步過渡到以專科層次農村醫學人才培養為主。
1.2人才培養方案要貼近實際
一是鄉村醫生免費訂單培養方案由宜昌市政府主導出臺,各縣(市)在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委培生,市縣兩級政府每年均出資1萬元資助學生學習,在我院培養3年。二是按靈活性、適應性原則,科學設置面向基層的實際人才培養計劃,如基礎課程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度,而專業課程則突出實用性、針對性和技能性。針對農村基層衛生實際需求,增加計算機基礎、公共衛生、計劃生育保健、基本護理技術、中醫和農村常見病的防治等課程。并根據國家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內容,適當增加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課程的課時量。
1.3注重培養扎根基層的職業素質
我院不僅增加了人文課程和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等課程,而且特別注重對學生熱愛醫學、扎根基層的職業素質的培養,聘任扎根基層數十年的醫生回校談服務群眾的感悟,各地衛計局領導講崗位要求和實情,委托培養單位定期到學校與學生溝通感情。同時,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回鄉在當地衛生院見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培養農村醫學生扎根農村、為廣大農民服務的敬業精神。
1.4師資隊伍建設突出實用性
農村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之一是師資。因此,我院臨床專業課教師全部選取來自醫院臨床一線的高年資醫生,且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根據農村醫學人才扎根基層的特點,重點選擇二級綜合醫院師資,另外選取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或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從事公共衛生、預防保健、計劃生育、中醫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從而保證了學生學到實用性的專業技術。
1.5實習基地重點在二級綜合性醫院
將實習基地全部定為縣(市)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此類醫院病種、科室齊全,醫生有較高的帶教能力和業務水平。在學生的后期實習安排中,有兩個月在鄉鎮衛生院實習,重點學習預防保健、公共衛生、計劃生育、農村常見病的防治等方面的內容。
近幾年來,經過本院對農村醫學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結合筆者2015年參加湖北省農村醫學專業辦學情況調研,筆者認為,要做好農村醫學人才培養工作,就需要落實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1當地政府重視,并出臺切實有效的鼓勵措施
農村醫學人才缺乏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喊,重要的是各地衛生行政部門要推動當地政府部門出臺一系列鼓勵農村醫學人才培養的政策和措施,并加以落實。如宜昌市政府發文出臺鄉村醫生免費委托培養方案,培養層次定為三年制專科;培養費用由市政府每年出5 000元/生補助學費,各縣市區政府每年出5 000元/生補助生活費,且在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錄,簽訂委托培養協議書,人事編制放在鄉鎮衛生院。畢業后要求學生在鄉村醫務室服務5年以上方可在縣內流動。后續市政府還將出臺配套利好政策,將鄉村醫生納入養老保險范圍,人事編制放在鄉鎮衛生院管理。這樣才有利于培養的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2.2農村醫學人才培養層次以專科為主
從農村衛生發展實際來看,健康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提升醫學人才的層次。培養中專層次的農村醫學人才只是過渡性人才培養方案,適合于不發達山區、貧困地區的醫療人才奇缺情況。在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學校應重點培養專科以上層次的農村醫學人才,并以免費委托培養為主,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錄,確保醫學人才培養質量。中專層次的農村醫學人才培養以現崗位鄉村醫生學歷培訓為主,逐年減少招收應屆初中生人數比例。
2.3農村醫學人才培養方案要貼近基層實際
農村醫學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要貼近基層,重在實用。應聘請各級類型醫院的專家參加專業指導委員會,對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進行審定。除醫學基本課程外,還應加強計算機應用基礎、農村公共衛生、農村常見病與多發病診治、基層常用護理技術、中醫學等農村實用課程。同時,加強學生寒暑假在鄉鎮衛生院的見習和社會實踐,以提高實踐技能。實習安排以縣級醫院為主,以鄉鎮衛生院為輔,分兩階段安排。
2.4農村醫學人才培養要齊抓共管
農村醫學人才培養多為當地衛生計生部門委托訂單形式培養。因此,在委托培養醫學人才時,要全方位參與管理。首先,學校要發揮在醫學人才培養中教學、管理、育人的主要作用,每學期向委托單位反饋學生在校成績和表現;其次,發揮當地政府和衛生計生主管部門的引導、協調、監督作用;其三,基層用人單位要全程參與學生教育過程,定期到學校與學生見面,溝通了解情況,逐漸培養學生扎根基層的感情,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G40-03
A
1671-1246(2016)18-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