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的好,人盡皆知,自古人們就用蜂蜜的甜美來譬喻生活中的美好,它甘甜清潤,解百毒、和五味……蜂蜜與甘草齊名,被歷代醫家奉為“大和”之藥,可以調和百藥的藥性。然而,本該是象征健康、代言甜蜜生活的蜂產品,如今卻被混亂的“市場”攪得一塌糊涂。越來越多的報道追蹤出蜂產品行業背后讓人寒心的現狀。
在整個蜂產品行業,使用“果糖”冒充蜂蜜已經不再是秘密,添加量有的甚至超過了50%。這樣的所謂蜂蜜價錢是低了,但它的營養價值也隨之直線下降,甚至還可能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蜂蜜產品的檢測大多只檢測產品中的糠醛、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等單項指標,只要這些指標達標,就視為產品達標了。但管得住指標卻管不住原料。這些現狀的背后,是養蜂人的無奈,消費者的擔憂。尤其是受到消費者追捧的土蜂蜜,更加令人難辨真假。
何為土蜂蜜
土蜂蜜又稱野蜂蜂蜜,就是中華蜜蜂(俗稱土蜂,體型小,個頭在1.3~1.5厘米,一般藏在樹洞里或者巖壁的縫隙中,抗病抗寒能力特強,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不能有污染)采集多種花蜜而成,一年取一次或兩次蜜,產量稀缺。土蜂蜜的顏色有土黃色、橘黃色、紅褐色等,與當地環境、氣候、植物種類都有密切關系,無統一標準。
一般情況下,土蜂蜜在春、秋、冬會呈結晶或半結晶狀態,夏天則是上半部分呈液態,下半部分半結晶,土蜂蜜一般采用原始壓榨法,只進行簡單的過濾,蜜中含花粉、蜂蠟甚至蜂巢碎屑等物質。土蜂蜜味道甜潤,略帶微酸,口感綿軟細膩,爽口柔和,略帶辣喉感。因為是天然花蜜所釀,味道與很多因素有關,沒有統一的標準。
土蜂蜜,蜜之珍品
土蜂蜜由于釀蜜周期長、蜜源稀少,被譽為“蜜之珍品”。 據《本草綱目》記載,正宗土蜂蜜是作藥引子的首選蜜,堪稱“蜜中精品”。它甘甜清潤,解百毒、和五味,除了本身具有的藥用價值外,還可調和諸藥。
研究發現,土蜂蜜的常見功效有清熱降火、補中潤燥,預防咳嗽、失眠、心腦血管疾病、消化不良、便秘、胃腸病,保肝護肝,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防衰抗皺、消斑、護膚養顏有較好的作用,尤其對中年婦女效果更加顯著。兒童食用土蜂蜜能促進生長發育、健腦益智。
土蜂蜜真假難辨
天然土蜂蜜,就是未經任何人為加工(過濾除外)的蜂蜜。但由于土蜂蜜產量低、價格高,成為造假重地,現將常見的造假方法列舉如下,希望讀者朋友在選擇時能予鑒別。
白糖+硫酸熬制 有人用白糖加水和硫酸進行熬制,利用酸解的作用,將白糖的雙糖分子分解成單糖假冒蜂蜜,熬的時間越長顏色越深;用少量糖,多加水,采取添加增稠劑的方式來增加假蜂蜜的濃度。這種方法因技術落后,容易辨識,已逐漸被淘汰。
白糖、明礬、醬油造假蜂蜜 濟南時報記者最近做了一項實驗,證明用這三種原料能制造出假蜜,并且隨機采訪了10位市民,無一人能看出是假蜜。這種假蜜鋁含量嚴重超標,人吃了會造成多系統多器官慢性中毒,甚至影響生育!
糖漿+添加劑 玉米糖漿、甜菜糖漿、大米糖漿,是蜂蜜造假中的“三劍客”,因為其形狀、味道都極像蜂蜜,各種指標也和蜂蜜驚人地接近,一般的檢測手段對它們毫無辦法。再加上各種調味劑的輔佐,這類假蜜橫行多年,將真蜂蜜逼到了懸崖邊上。如果長期過量食用這類蜂蜜,有肥胖、高血糖等隱患。
糖漿+劣質蜜 為了更像真蜂蜜,越來越多的造假者開始在糖漿中加入蜂蜜,以便混淆視聽。“肉眼凡胎”對此假蜜只能選擇買還是不買,根本無法分辨真假。常見的鑒別手法,對糖漿蜂蜜混合物無能為力。
高溫濃縮蜜 這類還不能叫作蜂蜜,因為國標規定,蜂蜜是未經人為加工的天然物質,廠家將收購的蜂蜜拉回車間濃縮,顯然是經過人為處理的,流失了大部分營養。
不成熟蜜 不成熟蜜是自然狀態下,蜂群釀制時間短,蜂蜜濃度不夠,未封蓋就將蜜取出,含水量大,易變質,營養價值低。水蜜在夏天容易產生大小不一的氣泡,甚至發酵變質,所以只能存放在冰箱內。這類蜂蜜雖然便宜,卻沒有什么營養價值,消費者貪便宜購買廉價蜜,廠家迎合消費者,全力生產廉價蜜,一唱一和。水蜜就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蜂農產出好蜜,產量少,卻賣不上價格,索性生產劣質的水蜜,產量大了,收入更好。這類蜜容易變質,沒什么營養價值。
低端蜜冒充高端蜜 好東西產量有限,這也是造假猖獗的原因。最常用的手段,是用普通蜂蜜冒充土蜂蜜。面對這類造假,消費者更束手無策。一種蜜冒充另一種蜜,實在難以分辨。
那么,真假蜂蜜到底該如何鑒別呢?對于比較低級的假蜜,可以使用下面方法進行簡單判斷:①看結晶,將蜂蜜放到冰箱冷藏室,2~3天后看是否結晶,不結晶的是假蜜。②看氣泡,將透明空瓶子裝半瓶水,加入2勺蜂蜜,用力搖晃,看是否有大量氣泡,放置15分鐘后,依然保持很多泡沫,有氣泡的是真蜜。以上方法能判斷出一般的假蜜,對于造假手段比較高的,則需要專業機構做檢驗,單單從味道、顏色、狀態很難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