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鄒 漪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抓住形態學特點,讓病理學教學更淺顯易懂
王 瑩,鄒 漪*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云南 昆明 650106)
針對病理學教學中遇到的常見問題——知識不能活學活用,闡述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教學過程中,從形態學特點著手,充分聯系鏡下特點和肉眼特點,真正做到臨床與病理密切聯系,吸引學生注意力,授之以漁,使學生對知識能靈活運用,讓病理學教學更淺顯易懂。
病理學;形態學;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人民對醫療衛生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衛生技術人才的素質和能力必須滿足時代的需求。因此,提高我國高等醫學本科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已經成為當前最重要的醫學教育課題[1]。醫學教育的主要特點是基礎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緊密結合[2]。病理學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在醫學課程的學習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3]。學習病理學的目的是認識與掌握疾病的本質和發生發展規律,從而為疾病的診治、預防提供理論依據。臨床工作中,病理檢查是診斷許多疾病的金標準。因此,掌握扎實的病理學知識能夠為臨床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3]。
在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2004—2013級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的病理學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學習病理學時主要依靠死記硬背,不理解真正含義,導致對所學知識不能活學活用,面對一些稍有難度的主觀題(如病案分析題)時,毫無頭緒,得分較低。學生學習病理學完全是為了考試,最終導致學完、考完就忘完。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在授業、解惑之前應該先傳道。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向學生傳遞知識,同時,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病理學教學不是照著課本念念,劃劃重點就能完成的。教學中第一次講到某個定義時,應該抓住要點和核心,準確并且明確地講解該定義的含義,做到既講解清晰,又能讓學生記得住;在講到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時,應及時對所涉及知識點進行復習,強調每一個概念的偏重,帶著學生區別記憶;對于稍有難度的病案分析題,則應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有所加強和訓練,使學生掌握解題思路以及正確解讀題目的含義。
病理學是一門形態學學科,疾病的病理改變看得見、摸得著。教學過程中應抓住疾病的形態學特點看圖說話,使病理學淺顯易懂,使學生在有限的40分鐘里事半功倍。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利用病理特點推導出疾病的臨床表現,便于學生掌握和記憶,增加病理學學習興趣。
3.1抓住形態學改變,充分聯系鏡下特點和肉眼特點
例如,在講到大葉性肺炎紅色肝樣變期時,通過圖片了解顯微鏡下表現:肺泡壁上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肺泡腔內有大量紅細胞及一定量纖維素滲出。針對形態學改變,帶領學生與之前組織學與胚胎學學習過的正常肺臟結構進行比較,就不難想出該期病變肺葉的肉眼特征——肺葉腫脹,灰紅色,質地變實如肝。為什么肺葉會腫脹呢?因為原來含氣狀態的肺泡腔內出現了一些本不該出現的物質,如大量紅細胞和纖維素;加之肺泡壁上毛細血管擴張充血,肉眼觀察肺葉便會腫脹了。正是由于肺泡壁上毛細血管擴張充血和肺泡腔內有大量紅細胞出現,所以病變肺葉的顏色變成了紅色。那么,這些鏡下病變如何導致肺葉“質地變實如肝”呢?正常肺是疏松組織,肺泡腔內呈含氣狀態;而發生該期病變的肺泡腔內不再呈含氣狀態,有大量紅細胞和一定量纖維素滲出(鏡下觀察到的第二個特點),填充了原本含氣狀態的肺泡腔,使之質地變得比較致密,肉眼特征變得很像肝臟質地,故“質地變實如肝”。這個時期,病變肺葉腫脹,呈灰紅色,質地變實如肝,所以,稱之為紅色肝樣變期。
3.2抓住形態學改變,真正做到基礎與臨床聯系
形態學上出現了上述變化后,紅色肝樣變期的大葉性肺炎患者會有何臨床表現呢?這就是臨床病理聯系——患者會出現寒戰高熱、咳鐵銹色痰、胸痛,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困難。怎樣用病理學知識解釋這些臨床表現呢?患者出現寒戰高熱是因為之前講過的細菌釋放出的毒素入血引起毒血癥所致。為何這個時期的患者會出現咳典型的鐵銹色痰呢?此時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該期的鏡下形態學特點——肺泡腔內有大量紅細胞滲出。試問,正常人肺泡腔內會有大量紅細胞滲出嗎?沒有。該期病變在肺泡腔內出現了本不該出現的物質——紅細胞,所以此時就會有人體的清潔工——巨噬細胞出現,來吞噬、消滅本不該出現的紅細胞,當巨噬細胞吞噬紅細胞后會分解釋放出大量含鐵血黃素顆粒,而這些含鐵血黃素顆粒,混合在患者痰液中,就使得該期患者咳痰呈鐵銹色了。另外,在鏡下形態學特征中也提到,除了有紅細胞滲出外,該期還會有一定量的纖維素滲出。本來大葉性肺炎就是纖維素性炎(總論中講過),當滲出的纖維素波及胸膜臟層,出現在胸膜腔內時,就會使胸膜臟、壁兩層之間的摩擦力增加,因此患者會出現與呼吸運動相關的胸痛。當患者屏住呼吸時,胸膜臟、壁兩層之間沒有摩擦,所以胸痛也就消失了。這也是臨床醫生鑒別不同原因引起胸痛的方法之一。最后,如何用形態學知識來解釋病變嚴重者會出現呼吸困難呢?一方面,正常人肺泡腔內呈含氣狀態,是人體進行氣—氧交換最重要的場所。但此時,該場所被大量紅細胞和纖維素填充,氣—氧交換的場所被“霸占”了,故而會出現呼吸困難。另一方面,紅色肝樣變期的肺泡壁上毛細血管會擴張充血,學習總論的時候講過,充血意味著紅細胞聚集和數量增多,其需氧量也會增加,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患者的呼吸困難。
3.3抓住形態學特點,讓病理學更淺顯易懂
大葉性肺炎病變分為4期,其中病變最典型、臨床表現最重的就是紅色肝樣變期。通過上述舉例不難看出,在講解該期的肉眼病理學特點以及臨床表現時,只要抓住該期的兩個鏡下形態學特點,就能說出它的肉眼特點,甚至是臨床表現以及用病理學知識解釋臨床表現。這樣一來,教學的內容是一樣的,需要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卻更加緊密,需要重點記憶和背誦的內容卻大大減少;同時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不再單純停留于背誦和應付考試層面上,而是活學活用,由A即能得出B和C。
抓住形態學特點的病理學教學方法,使學生在繁重的醫學學業中能掌握更多知識,看得到形態學改變,了解病理變化的內在聯系以及病理變化與臨床表現之間的關系,真正做到將臨床與病理聯系,活學活用,舉一反三。同時,加深了對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打下扎實的醫學基礎,也充分體現了基礎學科為臨床服務的宗旨。
隨著醫學信息的普及和大眾傳媒的飛速發展,醫學院校教師已不再是學生唯一的信息源[4],課堂教學也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途徑。如何利用好40分鐘課堂教學時間,吸引學生注意力,授之以漁,是現代醫學教育中每位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任何靠死記硬背的學習,效果都不會很好。教學過程中,抓住形態學特點,讓病理學教學更加淺顯易懂,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是一個較好的方法。
[1]張吉翔,董衛國,朱俊勇,等.中日本科醫學教育的比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7):1-3.
[2]石書玉,石文慧,王瑛,等.教學醫院教學矛盾的現狀及對策[J].現代醫院管理,2005,3(3):38-39.
[3]王瑩,保麗玲,劉彥,等.病理學二段式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9):104-107.
[4]劉琳琳,聞德亮.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醫學院校教師主觀幸福感調查[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7):22-23.
(*通訊作者:鄒漪)
G421
B
1671-1246(2016)23-00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