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西南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400715)
高校女大學生形體選修課影響因素分析及建議
□王燕(西南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400715)
形體選修課作為一門體育類選修課程,廣受高校普通女大學生的歡迎,它對于女大學生形體的塑造,儀態的訓練,氣質的提升具有顯著功效。高校普通女大學生形體選修課存在著場地設施限制,教師的專業水平相對較低,考核評價方式存在片面性、局限性,授課內容方較為古板,且存在重實踐、輕理論的現象等影響因素。針對這一現狀,建議完善學校的場地設施,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基本素養,改進教學組織形式、授課模式以及課程考核評價方式,加強形體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基本姿態的訓練,擴展教學的內容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
女大學生 形體選修課 影響因素
形體選修課是在人體解剖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等科學理論基礎之上的,運用用專門的動作技術方法以改變人的形態,提高靈活性和形體表現力,增強可塑性的一門體育類選修課程。當代社會,形體美已成為廣大女性所追求的目標,越加被重視,而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身健美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人在尋求健身美體的方法,而形體健身將會是女性提升自我氣質,塑造形體的有效健身運動。高校普通女大學生畢業后大多都面臨著成為職業女性,從大學生過渡到職業女性則需要提升自身的氣質,塑造良好的身體形態,以創造自身更優的競爭優勢。高校女生在學好專業知識,提高內在素養的同時,更需要加強職業形象的塑造,這是當代社會對高校女生提出的最新的要求,形體選修課將會對高校女生今后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提高擇業、就業的個人競爭力發揮積極作用。
高校女大學生正處于18-22歲年齡的青春期階段,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處于尚未完全成熟期,正是塑造外在的姿態、動作、形體美和培養內在品格、情操、涵養美的最佳時期。程宙明(2014)在形體訓練對女大學生影響的實驗研究中發現:以抗阻力練習為核心并輔以有氧、柔韌和協調靈敏等綜合練習的形體訓練不僅有利于塑造和保持理想的體型,而且對增強體能和健康更有效和更持久。可見,在大學開設形體選修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又由于一些內在及外在的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場地設施的問題,學生對形體選修課所持有的態度以及教師師資問題等諸多差異的存在,導致女大學生對形體課抱有無趣、失望的態度,本研究將對影響女大學生參與形體選修課的因素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達到促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豐富形體選修課的課堂多樣性。
2.1、選修動機
大部分女大學生選修形體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形體姿態、提升自我氣質,這一階段的女大學生大多在追求健美的人格、優雅端莊的姿態、瀟灑得體的舉止,她們期望通過參加形體訓練提升自我,而形體訓練所具備的塑身、提升氣質、增強體質等功能,對廣大的大學女生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力。
2.2、授課內容
大部分的學生在形體訓練方面都是零基礎,對形體訓練的方式方法的認識存在片面性、不完善性。這就需要形體教師對她們進行形體理論知識的講授,從而杜絕形體選修課重實踐輕理論的現象。教師應當適當調節教學內容所占比例,應當加強學生形體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在開始形體訓練前有一定的理論知識,這也有利于學生科學的進行形體訓練。而扶把練習也是形體訓練的基礎,但多高校都沒有涉及到這一內容,這一點有待改善。各高校授課內容方面的差異,使其學生得到了不同的訓練效果。而如果開展相關交流會,教師相互取長補短,借鑒彼此的優點,避免共同存在的問題,將會是最有利于學生個人整體水平的提高的途徑。
2.3、授課模式
高校教師都采用的傳統的授課模式,教師按照 “講解——示范——練習——糾錯——鞏固提高”這一固定程序進行教學,完全是將教學內容灌輸給學生,過度的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就導致了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應當適當的給予學生空間發揮個性,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定的環境,使學生以小組為主進行舞蹈的編排和音樂的選配,這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以及課堂的活躍氛圍。在交流中我也發現,教師在上課時多采用一些較為古典的音樂曲目進行練習。音樂的選配將很大程度上改變課堂的氛圍,教師應當運用音樂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多采用一些當代較為時尚流行的音樂曲目來調動學生的熱情。
2.4、軟硬件設施
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是高校開展體育教學、組織課外活動的物質保證,是教學順利有序進行的必備條件之一。音響效果、鏡子、把桿這些皆會影響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學生的參與熱情。形體訓練課也可以算是一門新興課程,而高校教師的年齡結構對形體課的開展有很大的影響。而形體課本應是青春活力、富有激情的,教師的調動性和示范性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因此,教師的年齡結構、專業水平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5、考核評價方式
教師評價是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高校在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中,在考勤及作業方面,成績所占比值具有一致性。而在基本技術和基本素質考核方面略有不同,但高校教師普遍都偏向于終結性評價,而忽視了過程性評價,教師應根據學生所存在的個體差異性而調整評價方式,尋求適合于更多學生的評價方式。同時,教師應當盡量避免心理誤差,以相同的評判方式去評價每一位學生。
學生對于參與形體選修課具有充分的熱情,但礙于各種因素的制約,導致其參與積極性大大減退,故提出以下建議來吸引更多學生的參與。
(1)學生對于形體選修課這門課程具有相當大的興趣,但對于形體訓練的方式方法卻不太了解,在進行形體鍛煉時具有盲目性,而各高校教師在進行形體教學時,教學內容各不相同,但都存在著重實踐輕理論的現象,忽視了學生的形體理論知識教學和形體基礎性訓練。形體訓練是以人體科學理論為基礎的高雅、優美的健身項目,它是運用專門的動作方式和方法,通過舞蹈基礎練習,結合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間舞等進行的綜合訓練,以塑造優美體態,糾正生活中不正確的姿態為主要目的。掌握科學的鍛煉的方法是進行形體練習的前提。在教學中穿插著形體理論的教學,使學生對自我身體構造、肌肉組成以及各身體部位訓練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使其今后的形體訓練更為科學、更為快捷,避免訓練的盲目性。
教師應當豐富教學內容,將最時尚、最潮流的元素加入到教學過程之中,可以適當的加入目前最流行的肚皮舞、拉丁舞、瑜伽等一些元素,并且靈活的運動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掌握形體基礎理論知識,并能創造性的運用知識,達到提高形體課教學質量的效果。
(2)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在基本姿態的訓練方面不太注重,也沒有運用扶把練習等基礎的形體訓練內容,不利用學生對于形體基礎技術的訓練。形體基本姿態指站、走、坐等方面,這是形體訓練的起點和基礎。在進行形體訓練時,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坐、立、行的習慣。通過基本的姿態訓練要使高校女大學生明白形體姿態優美對于學習、生活的影響,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姿態的重要性。
(3)傳統教學模式是“講解——示范——練習——糾錯——鞏固提高”,這是大部分學校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只是一味的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感到被動性,同時也會認為課堂枯燥無味,會消退學生學習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尚未被廣泛的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形體教學形式來引導與激發學生參加形體訓練的興趣和愿望,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還應給學生適當的空間,使其的個性得到發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
(4)場地設施是該項運動發展的重要前提,高校的場地設施情況各不相同,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對于體育教學的開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是保證體育教學質量、組織課外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而簡陋的場地,欠缺的器材設施往往會消退教師的教學熱情和積極性以及學生的參與興趣。建議學校擴大運動場地,完善器材設施,針對形體課而言,應該補充瑜伽墊的器材,同時應該具備鏡子、扶把、音響等必不可少的器材設施,還有一些輕器械,使學生能夠充分運用各種器材設施進行訓練,以達到最佳效果。
非形體專業教師,形體訓練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形體訓練方式太過單一,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對于最新的形體類訓練方法也不太了解等是當前高校形體選修課教師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教師的專業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個人文化素養和專業素養,要求教師掌握最新的、最豐富的形體基本知識,要求教師通過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在網上學習一些較為新穎的舞蹈及訓練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學校則應該加大對形體教師專業素質的培訓力度,盡可能的多開展一些調研活動并為教師提供一些進修的機會,使其能夠加強自己的專業素質,提高教學水平。開展一項課程的必要條件是強有力的師資力量,學校形體教學的開展需要專業的教師為其打下堅實的基礎。除了對學校已有教師進行進修培訓外,學校還應該引進形體類的專業人才,為形體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5)考核評價過程中,對于學生之間個體差異性的考量不到位,過于注重終結性評價,而忽視了過程性評價,考核項目的比例比值安排不合理。同時,教師對于學生的考核評價也存在一定的心理誤差。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時,應避免終結性評價,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將考核評價方式多樣化,合理安排各小項目的考核比值。也應該適當增加考核項目,在身體素質、基本技術、平時考勤的基礎上,可以加上自編形體舞蹈,自編形體熱身操等進行考核,這也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的創新性。
[1]孫玉珍.試論高校開設形體課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 2007,6(3).
[2]李金平.不可忽視的女生形體教學因素[J].體育世界,2009(5).
[3]蘆特.對高校學生形體課的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02).
[4]李秋平,劉愛平,宋海鵬.形體訓練對女大學生影響的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8(01).
[5]韓穎,趙剛.論形體教學對高校女生培養的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2).
[6]程花.淺論普通高校形體教育課建設[J].科技信息,2009,5 (04).
[7]高嵐.湖北省部分普通高校開設形體訓練課的研究[D].武漢體育體院碩士論文,2006,6.
[8]楊梅.高校開設形體課程的意義與教學設計[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5).
[9]李琴.高校形體課的組織教學與教法的探討[J].四川體育科學,2008,12(3).
[10]胡云霞.武漢體育學院形體訓練課程內容的優化設置[D].武漢體育學院碩士論文,2007,6.
G807
A
1006-8902-(2016)-06-ZQ
王燕,女,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