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革(長沙衛生職業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00)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
□張革(長沙衛生職業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00)
隨著高職院校教育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高職院校招生規模逐漸擴大,我們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高職院校原有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教學的要求。因此為了讓學生全面發展,就必須全面培養學生,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文化水平,也需要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本文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出發,提出了通過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加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以及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等的對策,以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對分析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具有現實意義,從而更好地發揮高等院校教學的作用。
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現狀 對策和建議
高職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統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隨著招生規模逐漸擴大,我們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高職院校原有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教學的要求,尤其是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因為與其他傳統課程相比較而言,體育教學在一些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區別。體育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其任職老師也必須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水平,并采取措施提高體育教師自身的整體素質,才能全面培養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文化水平的同時也不斷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因此,本文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出發,探討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存在問題,分析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方法等的不足之處,提出了通過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加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以及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等的對策,來完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體系、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教學方法,從而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1.1、體育教學模式傳統且單一
雖然高等教育不斷在進行創新和改革,但是,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制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步伐十分緩慢,在改革的過程中也表現出了體育教學模式的弊端。一方面高職院校由于缺乏創新思維導致體育教學模式十分傳統,沒有新鮮感,沒有結合學生的需求來設計可以滿足同學們的教學模式,僅僅是以指標式的教學模式為主;另一方面是體育教學模式單一,主要是讓學生進行自由鍛煉為主,在需要的時候無法形成規范的流程,也沒有提出新的體育教學理念,以至于高職院校缺乏探究性、動態性的體育教學,在整個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無法發揮他們的主觀性和能動性,而是只能被動地聽教師的指揮和意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的作用。如果一直按照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即使學生可以取得較好的體育成績,也不能達到讓同學鍛煉自我、培養自我和全面發展的目標,更無法實現最初開設體育教學的初衷和目的。
1.2、缺乏體育教學觀念和意識
從高職院校興辦的歷史看來,高職院校基本上都是由最初的中專或技術學校合并得到的,也有部分學校是在原有中專或技術學校上面升級得到。雖然高職院校的由來是根據學生的需求而興起的,在辦學質量和層次上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絕大部分學校,沒有從根本性上面有所改變,主要是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十分缺乏教學的配備基礎設施以及體育場地和所需要的器材。這主要是因為高職院校的領導缺乏體育教學意識和觀念,沒有引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把更多的關注度放在了所有高等教育都必須具備的專業課程設置和學習上面,以至于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仍然停留在中專或技術學校的層次上面,從而導致學校僅僅重視了學生在學校期間的體育教學,一個星期安排幾次體育課程,忽視了體育教學最根本的指導思想——終生體育思想,讓學生身體無法得到鍛煉,也不能充分發揮體育鍛煉更大的效用。
1.3、體育教師缺乏整體素質
因為很大一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引起對體育教學足夠的重視,導致體育教學的絕大部分體育任課教師都不是專業性老師,甚至一部分體育老師是其他學科老師兼職代課體育的。高職院校體育老師缺乏整體素質,體育專業知識和相關的體育鍛煉理念方面十分薄弱,導致體育教師隊伍缺乏創新教學的觀念,存在著體育基礎知識不足、體育科研能力不夠、教師學歷偏低等問題。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很多高職院校十分缺乏專業的體育教學老師,大部分體育教學老師并不是從專業的體育學院畢業,而僅僅是大學從事競技訓練等相關的鍛煉。當然,現階段,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體育教師資源有限,已經發展成為高職體育教學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高職院校體育老師由于整體素質的缺乏,專業體育知識水平不高,已經成為了高職體育教學發展的瓶頸,造成了學生體育訓練的困境。
1.4、體育教學投資力度不夠
由于高職院校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夠,導致體育教學的基礎設施配置不足、體育硬件自己體育場館等基礎條件十分缺乏,而體育教師無法有效開展體育教學。近些年來,很多高職院校過于專注擴大學校規模,而修建高職院校的校舍,雖然高職院校學生的數量大幅度增長,但是,學校現有的基礎體育設施無法滿足學生增加的數量,以至于許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出現了越來越多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當院校體育教學投資力度不夠,體育資源無法滿足該校學生以及教學的老師,就會嚴重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及其效果。
1.5、體育教學目標與學生需求不相適應
結合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發展的現狀自己教學觀念的角度看來,在體育教學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體育教學的目標與學生的需求出現了一些偏差。首先,體育教學過于注重教學的形式,而忽略了進行體育鍛煉真正的目的,只是通過學校安排學生的體育課程,而沒有結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情況來安排;其次,體育教學過于強調了健康的重要性,而忽視了體育基本理論知識以及技術的學習,從而導致學生缺乏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最后,主要是院校在體育課程上設置不合理,導致基礎理論知識的課程設置與考核也無法適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總體而言,由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設置不合理,學生體育成績的考核評價形式十分單一,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因此,學校,必須從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能力以及習慣出發,不斷加強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才能真正完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與建設、并培養全面發展的職業技術人才。
2.1、改變傳統體育教學觀念,不斷改革和創新體育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深受傳統體育教學觀念的制約,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的需求,體育教學模式十分落后。如果要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就必須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從體育教學的根本性和設定的目標出發,結合體育教學的目標,不斷改革和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規劃和完善體育教學內容等,并形成一套以教學、鍛煉等為目標的一系列體育教學結構。興趣是教學的最好老師,如果高職院校能夠創新體育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再沿用傳統體育教學方式,而是進行開放型的體育教學模式,通過調查,結合同學的需要開設具有特色的體育課程,以引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被動參加體育訓練的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體育課程的學習以及體育訓練。當然,高職院校在設置特色體育課程的時候,還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專業、年級等方面,以改變體育課程和訓練單一的現狀,設計最理想的體育課程和項目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只有不斷豐富學生的體育課程和訓練,在健康身體的保證情況下,通過趣味性的體育項目,采取運動激勵機制,讓學生主動加入到體育項目訓練活動中來,從而來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
2.2、培養和加強體育教學觀念及意識
雖然高職院校基本上都是由最初的中專或技術學校合并得到的,部分學校在原有中專或技術學校的層次上不斷升級和優化。但是由于高職院校缺乏體育教學的觀念和意識,在辦學質量和層次上面盡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絕大部分學校,只是改變了學校的外貿而沒有改變學校的本質,僅僅注重基本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略了體育課程的學習與培養。因此,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導致了體育教學的基礎設施、體育場地和所需要的器材十分缺乏,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領導必須注重體育教學意識和觀念的培養,只有引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在培訓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投入足夠的關注度,改變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現有的狀況,改變傳統中專或技術學校層次,重視學生在學校期間的體育訓練和課程學習,引導學生不斷向終生體育思想轉變和培養,從而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體育鍛煉效用,讓學生真正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
2.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體育教師整體素質
體育教學的質量是與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息息相關的,是制約體育教學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高職院校要不斷重視和提高體育教學的現代化知識水平,就必須引起對體育教師的關注,采取措施不斷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知識水平和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首先,必須加強教師的培訓與學習,不斷更新與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其次,學校領導應該對體育教師隊伍進行培訓、加強他們的基礎和專業知識學習,并建立院校特色的體育知識制度,不斷加強和調整學生獲取體育課程與培訓方面的知識結構。最后,學校要十分注重優秀教師的選拔,建立優秀體育教師的選擇標準,在招聘體育教師的過程中對參加人員的體育專業知識水平進行考核,后期也要不斷進行在職培訓和崗前教育,關注體育教師的事業感和責任感,不斷關注體育教師的培訓學習,從而來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只有不斷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專業知識更新與學習,才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才能使他們在體育教學工作中勝任,從而來更好地為體育教學的發展做出貢獻、并培養出體育專業性人才的學生以滿足社會的需求。
2.4、加大體育教學投入力度
學校領導追求提高學生和學校的質量,就必須在重視文化課程學習的同時,注重體育教學,加大對體育教學的投入力度,真正認識和發揮體育教學對學生成長所起的作用。一方面,高職院校要結合院校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體育教師和學生的需求,不斷更新體育基礎設施硬件、修筑體育館以及配置體育教材和器材,以保障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引起在高等教育過程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體育教學制度,設立體育教學專項資金,為各高校不斷更新和提供體育教學器材,從而為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不斷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高職院校也必須加強與社會企業的溝通合作,采取措施不斷籌集資金、引進先進的體育教學設備,從而完善體育教學的基礎設施;在更新和配置體育設施的同時,也要及時維修和更換損壞的體育器材,提高體育器材的適用性,從而發揮體育基礎設施的作用、推動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真正提高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質量。
2.5、提高學生與體育教學的適應能力
結合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發展的現狀,如果要提高學生與體育教學的適應能力,就必須重視體育鍛煉真正的目的,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置體育課程與考核標準,從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角度來安排學生體育基本理論知識的訓練和學習。總之,學校必須從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能力以及習慣出發,不斷加強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提高學生與體育教學的適應能力,完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與建設,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職業技術人才。
現階段,高職院校應該結合體育教學的發展現狀,不斷創新體育教學發展的模式、加大體育教學的投入力度、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以及體育教學與學生需求的適應能力,不斷規范體育教學內容,推動學生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宋曉燕.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山東旅游職業技術學院,2013.
[2]何愛紅.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1.
[3]王暉.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J].教師,2012.
[4]裴智偉.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探討[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
[5]劉鴻志.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高考(綜合版),2015.
G807
A
1006-8902-(2016)-06-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