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西安思源學院體育部 陜西 西安 710038)
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王剛(西安思源學院體育部陜西 西安 710038)
田徑運動本身具備一定的教育價值、娛樂價值以及健身價值,是高校體育教學項目中的重要部分。素質教育要求下,高校田徑教學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重視知識、技術、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和提升。但是,高校在田徑教學實踐過程中,受錯誤思想的主導,出現了方法單一、內容匱乏、評價片面等系列問題,影響了最終收效。進一步優化高校田徑教學體系尤為迫切。本文在對高校田徑教學存在問題作出分析和論述的基礎上,就高校田徑教學優化對策進行了探究。
高校 田徑教學 問題 優化
田徑教學是高校體育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將,田徑是其他運動項目的基礎,其相關教學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田徑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總體而言,大多數高校田徑教學是發展的,但是同時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所取實效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新時期,高校田徑教學優化成為了業界研究的熱點話題,備受社會關注。
高校田徑教學是一項系統化工程,需要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有效參與和配合才能完成,其實際效果也時刻受這三個因素的影響。本節主要從學校、師資、學生三個方面探究了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具體表述如下:
1.1、學校方面
在田徑教學實踐過程中,學校作為執行單位,其很多方面都會對實際教學效果產生影響,包括課程設置、領導認知、配套設施等。普通高校田徑教學一般以體育選項課的模式進行,其主導思想要體現 “以人為本、終身體育、個性發展”的教育理念。由于高校大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體育教學課程,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的出臺與實施,使得參與田徑運動的學生日益減少。田徑教學這種被動地位,加上高校領導層重視不足,限制了其可持續發展。通過長期的調研發現,高校領導會對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較高關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化氛圍創設、組織活動次數以及場地器材建設等。現階段,我國高校領導層不同程度的表現出了對田徑教學重視不足現象,導致相關建設項目較為匱乏。而且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張,場地、器材在數量上很難滿足大學生的實際體育運動需求,最終影響了大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田徑是高校體育運動之本,因此,高校必須要投入足夠的經費及場地設施,從而為田徑教學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1.2、師資方面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是田徑教學的主導,其具備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了教學實效。大多數高校體育教師片面地強調傳統教學的不足和弊端,卻沒有對田徑教學本身具有的健身價值作深入思考及研究。亦或部分教師只看到了田徑項目與素質練習相近的內容,而缺少對田徑教學特有的教育功能正確、全面地認識。另外,教師作為田徑教學的參與者、組織者以及主導者,其專業素質水平影響而來田徑教學效果。所謂的專業素質是對從業人員的整體要求,它的發展和提高體現了專業化標準核心。構成高校專業素質的三大要素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態度。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優化對教師專業素質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在具體的田徑教學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采用的素材、方法等單調而且枯燥,缺少對內容的延伸和方法的創新,過分追求經濟項目的完整性與系統性,忽視了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展。歸根結底,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教師對現代教育理念的認識和滲透不足。
1.3、學生方面
學生是現代教育的主體,重在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學生邁入大學校園之后,參與體育運動的頻率明顯提高,而且擁有了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一般情況下,大學生都會在繁雜的體育運動項目中選擇趣味性強、技術性低、考試易過的項目。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田徑教學課程設置過度強調了知識體系的完成性,給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學習負擔,加上內容安排枯燥乏味,考核形式單一,致使學生難以產生興趣。一些教師為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長跑成績,常常采用大運動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忽視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考察。這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逐漸磨失了他們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和信心。除此之外,由于傳統田徑教學偏重于競技性、技術性,忽視了其教育性、趣味性以及健身性,導致大學生對田徑教學認識不足,表現出了較為冷淡的態度。田徑運動需要良好的態度、堅韌的品質才能持續進行下去,然而很多高校田徑教學中極少融入素質教育的內容,不注重學生綜合品質的培養和提升,使學生極易產生退縮的想法。
田徑運動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健身價值,是現代高校體育教育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能夠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作者結合上文的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優化高校田徑教學的對策,以供參考和借鑒。
2.1、轉變工作思想
思想是行為的主導。只有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高校田徑教學才可能有效開展。因此,高校必須要加強對田徑運動內涵及價值的研究,提高對相關教學項目的重視程度,從而夯實田徑教學思想基礎。據相關資料記載,田徑是人類最初創造的體育鍛煉和健身手段,其在各個社會發展時期的體育運動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是學生終身體育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高校各級領導層及相關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到田徑運動的健身價值和發展意義,給予相關教學項目足夠的重視,并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在此基礎上,高校還應適度增加田徑理論課教學,讓學生掌握足夠基礎運動理論知識的同時,使學生也深刻認識田徑教學的價值和意義,向其傳導“終身體育”思想,從而激勵他們主動、積極參與田徑教學,并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與此同時,高校還應注重“以人為本”理念在田徑教學中的滲透,客觀對待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在具體的田徑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有的放矢地開展相關教育,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參與田徑教學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向更高層級發展。
2.2、重視環境建設
高校田徑教學環境主要包括師資環境、物質環境以及文化環境三個方面,這也是田徑教學優化的主要突破口。師資環境建設方面。高校應該進一步加強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培訓、教研等途徑更新相關教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斷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補充和豐富其教學經驗。教師自身則需要加緊自我學習,利用現代網絡優勢,積極學習、借鑒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彌補自身知識架構中的不足,秉持改革、創新觀念,努力實現田徑教學優化,從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揮應有的價值;物質環境建設方面。高校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包括生源規模、資金狀況以及教學需求等,制定更為完善的校園建設規劃,將田徑教學物質環境建設納入其中,并逐漸提高對此的支持力度,有力保證場地、器材充足。同時,高校還需要制定合理的養護計劃,及時檢查各項運動器材、場地的實際使用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即刻予以解決,從而保證學生的安全;文化環境建設方面。文化能夠對大學生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高校應盡可能多地開展與田徑運動相關的文化活動,諸如競技比賽、宣傳廣角等,將田徑教學逐步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其感受到田徑運動獨有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2.3、完善教學內容
針對高校田徑教學較為單一、枯燥的現狀,應該更新和完善田徑教學內容。其中,教材能夠為教師教學提供指導,是為人才培養目標服務的。在田徑教學教材編制的過程中,應該著重注意保證其質量,體現出全面發展學生的根本目標,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教育價值和健身價值。對于高校田徑教學內容設置應該適度弱化其競技性,以滿足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為出發點,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融競技體育與健身體育于一體。具體而言,田徑教學應適當壓縮教學時數,合理揚棄競技體育內容,有意識地將教學重點轉向健身知識、技能以及法則培訓上,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身心健康發展。在田徑教學項目設計上,除了采用跳、跑、投之外,還要注意吸收和體系新課程改革的成果,特別是親近自然,與具有使用價值的戶外休閑運動搭配在一起,增進學生、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自由發展的機會。長期的實踐證明,單純地依靠完善教學內容并不能完全實現田徑教學優化的目標,還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教學方式方法。
2.4、優化考評體系
評價是高校田徑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體育教學目標為依據,為教學優化提供相關信息,從而制定更為科學的教學策略,應實現在教育的各個階段。現代教育理念著重強調了學生全面發展,著眼于促進學生素質和能力的總體提升。完善的高校田徑教學考評體系,不僅僅要評價學生對田徑運動知識和技術的掌握情況,還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努力程度等,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項內容:一是,要保證考評內容與學生個性相符。田徑教學考評要評價大學生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體能標準等,還要考評其運動行為能力、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效果等,關注學生成長全程;二是,田徑教學考評要保證定性與定量的同步性。高校在田徑教學評價方法的選擇上應保證多樣化,即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相結合。對大學生的評價要保證全面性、層次性、客觀性,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知自己,并引導其制定完善的學習計劃,逐漸養成其正確的終身體育意識。值得提出的是,完善的教學考評體系還應包括激勵機制。簡單而言,高校需要學生的具體表現情況,采用適度、科學的激勵手段,給予表現優異的學生精神及物質上的獎勵,督促表現較差的學生奮發向上,通過外界刺激增加學生參與田徑教學的興趣和熱情。
總而言之,高校田徑教學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個人能力有限,加上各高校田徑教學實際情況存在差異,本文作出的相關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處。因此,作者希望教育界其他學者持續關注高校教育發展,從不同角度深入剖析田徑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多改進意見,促進高校田徑教學優化。而各大高校則需要從實踐的角度審視田徑教學工作,可結合本文論點分析現存的問題,在不斷地實踐摸索中,建立更為完善的田徑教學體系,最大化教育價值,從而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1]何婉晨.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03.
[2]龔涵睿.淺析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1.
[3]劉嵐.高校田徑課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07.
[4]李永奇.試論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青少年體育,2015,07.
[5]鄭雄.淺析我國高校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研究[J].田徑,2015,08.
G807
A
1006-8902-(2016)-06-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