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丕業,郭彩霞,陳 田,田 琳(首都醫科大學,北京100069)
?
以學生為中心的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教學實踐
牛丕業,郭彩霞,陳田,田琳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100069)
關鍵詞: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以學生為中心;形成性評價
1952年,著名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首次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觀點[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提出高等教育應該“把學生及其需要作為關心的重點;把學生視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負責的參與者,包括參與教育重大問題討論、評估,課程及其內容改革,制定政策與院校管理等”。首都醫科大學已經啟動的第四輪教育教學改革目標中也提出“以學生學習成長為中心,比較徹底地改變教師以知識傳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實現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是預防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其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識別、評價、預測和控制不良勞動條件對職業人群健康影響的相關知識。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對綜合素質(團隊協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責任心)要求較高,但是該專業學生除了半年的臨床實習及半年的專業實習外,接觸實際工作的機會比起其他綜合性大學的學生要少得多,這必然造成培養綜合素質的機會不多。“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必將為學生的成長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更好的平臺。
要以學生為中心,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現有的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教學資源,比如大量的國家級和省級的精品課程、案例版教材(包括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教材中的相關部分)、電子書包及我們編寫的案例資源庫等?!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需求分析、學習動力和學習能力分析,同時分析教學內容是否能夠體現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要求,清楚學生應該學什么,最后還要分析學生最終能學到什么、考核方式是否合理等。通過分析影響教學效果的諸多因素,合理有效地指導學生利用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相關教學資源,充分體現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
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是培養學生的前提和基礎,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是培養學生的目的和要求,教育應立足于“以學生發展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指出:“教師的職責應該是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越來越多地激勵學生思考。”教師要著眼于學生該學什么、需要怎樣去學、最終學會了什么,而不是教師教了什么,從而使教學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和探索的基礎之上,分析并掌握學生個性心理特征,強化學生主體意識,發現并尊重學生個性。教師可以從主導者轉變為組織者或主持者角色,從學生學習需要的角度出發,幫助和指導學生,促進學生在知識、能力及心智等方面的發展[2-3]。目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雖然有所改變,但是目前的一些教學方式依然沒有真正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現狀。根本原因是沒有真正體現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平等關系,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教師沒有充分發掘和激發學生的潛能,沒有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負責、對自己的發展負責。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更主動、更廣泛地參與教學過程,鼓勵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互學,要打破傳統的教學空間概念,使課堂從學校和教師向社會延伸,向電子網絡空間延伸[4]。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網絡精品課程、電子書包等資源,通過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 Model)、案例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行為導向教學和Seminar教學等教學模式,引導和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到課外學習、職業衛生實踐中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實現學生的發展。
學生學業評價按照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可分為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終結性評價。長期以來,終結性評價(期末的卷面考試成績)是我國教學中普遍實行的一種評價模式,客觀性強且操作簡單,但該評價方式單一,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等。這一傳統的學生學業評價方式越來越不能適應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課程教學的需要。形成性評價又稱過程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為引導教學過程正確發展而對學生學習結果和教師教學效果采取的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發現每名學生的潛質,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形成性評價更加重視教學、學習過程,使師生有效互動增加[5-6]。在形成性評價中,我們采用多種途徑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觀察,比如小組seminar、課堂幻燈演示交流(需提前布置)、課堂討論分析、調查問卷、隨堂測試、驗證性實驗、創新性實驗和綜合實驗分析報告,對學生掌握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課程知識的情況做出綜合全面的評價。形成性評價全面綜合地考查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習態度、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等諸多方面。我們將學生的平時成績占期末最終成績的比例做了調整,使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科學結合,既注重對結果的評價又注重對過程的評價。形成性評價會受到教師主觀性的影響,也會出現部分學生為增加平時成績過于表現自己的情況,這些不足之處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通過深入研究和探討加以糾正。
在實施翻轉課堂前,需提前制作好相關內容的教學視頻供學生課前學習使用。同時,要準備職業衛生與職業病案例資源包(如職業性鉛中毒、汞中毒、苯中毒和矽肺的經典案例)、隨堂測驗和階段性測驗的試題庫。此外,翻轉課堂實施前還需要有整個課堂活動的實施方案。本文以職業性鉛中毒為例來演示翻轉課堂的實施過程。首先,我們讓學生自己觀看職業性鉛中毒的理論課教學視頻(可以借助現有的精品課和網絡課),學生帶著學習后的知識和疑問進入課堂,授課開始前,用5分鐘時間讓學生做5道關于職業性鉛中毒內容的選擇題和判斷題,然后用10分鐘的時間針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講解和分析。接著,授課教師用提前準備好的職業性鉛中毒的實際案例與學生進行互動分析,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并解答學生的疑問,在此過程中(45分鐘),對學生的闡述和表達進行點評。隨后,授課教師給出拓展性問題讓學生思考和解決,如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為什么要禁止鉛作業?學生充分討論和闡述15分鐘左右,授課教師進行10分鐘講解和點評。從鉛的作用機制進行闡述:鉛可以通過胎盤屏障和血腦屏障,而且鉛可以通過乳汁排泄。讓學生思考并學以致用,同時用5分鐘時間布置綜合性和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課后思考。如陜西鳳翔兒童鉛中毒事件的原因及處理過程是什么?兒童鉛中毒的診斷原則和治療原則是什么?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該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挖掘自身潛能,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教師應以學生為本,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學業指導,實施形成性學業評價,做好學生的引路人,為學生的成長成才起到主導作用[7]。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課程開展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踐充分利用了網絡教學資源及案例庫來開展理論教學及預防醫學綜合性實驗。通過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教學實踐,輻射帶動了預防醫學專業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和資源整合,對于全面提升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周茂東.高職院?!耙詫W生為中心”辦學理念探析[J].廣東技術師范學校學報,2007(9):47-49.
[2]鄧秀梅,吳鐵.高校素質教育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J].理論導刊,2012(11):106-108.
[3]姜雨孜.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實踐[J].西部大開發,2011(5):146.
[4]何曉斕.“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英語課堂創設[J].中國大學教學,2010 (7):36-37.
[5]郭莉,徐愛麗,王華,等.生理學形成性評價體系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24-26.
[6]姚磊.形成性評價在檢驗醫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7):533-535.
[7]李嘉曾.“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啟示[J].中國大學教學,2008(4):54-56.■
基金項目: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基金(2015JYY27;13JYⅣY15)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8-0005-02
中圖分類號:G40-03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