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華(商丘師范學院河南商丘476000)
?
武術教學基本策略研究
□姚麗華(商丘師范學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人們對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很多院校都開設了武術教學課程,這對于我國武術教學的發展和武術的弘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實際當中很多院校武術教學的教學策略選擇和制定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這對于教學成效的提升造成了很大影響。本文將對武術教學策略結構要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研究武術教學策略的類型,最終探索武術教學策略的設計與制定。
關鍵詞:武術教學基本策略要素
1.1、武術教學思想
所有的教學策略都是建立在教學思想的基礎之上,在實施和制定武術教學策略的過程中,具有不同教學思想的武術教師會產生不同的教學策略。例如,如果教師的教學思想是建立在順利掌握運動技術的基礎之上,以及時的教學信息反饋和強化訓練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那么應當采用的教學策略就是程序教學策略。
1.2、武術教學目標
武術教學策略必須與一定的教學目標相對,其創立的基礎就是一定的教學任務。與發現教學策略相對應的武術教學目標就是提升運動能力,實際當中可以有多種教學目標運用于一種教學策略,又可以有幾種教學策略來實現一種教學目標。武術教學目標的本質是一個目標的集合和體系,所以具有主次的分別,教學策略選擇和使用的重要依據就是主要目標。
1.3、武術教學策略的實施程序
教學策略根據時間展開的邏輯活動步驟、每一個步驟的主要做法就是武術教學策略,教師在采取一定教學策略時的步驟能夠通過其反應出來。例如應當按照合作設計——目標呈現——集體講授——小組合作活動——測驗——反饋與補救實施武術課堂小組合作教學的策略。應當說明的是實施程序具有相對性,應當根據教學條件和教學開展情況進行調整,也就是常說的教無定法。
1.4、武術教學策略的操作技術
武術教師應用教學策略的方法和技巧就是武術教學策略的操作技術。要想有效實施武術教學策略,就應當進行科學教學實際操作技術的制定。應當在充分考慮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的情況下,進行操作技術的運用和選擇。
在運用武術教學策略的過程中,必須記性一定教學方法和教學媒介的選擇。所以應當從武術教學策略出發進行媒介與方法的選擇,實際當中武術教學策略由以下三類組成。
2.1、武術課堂教學策略
實際當中武術教師控制課堂教學、評定每個學生學習成果、指定評估標準、確定活動延續時間、選定教學教材、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構成武術課堂教學策略。在這類教學策略中教師采用的姿態通常是權威式或家長式,而且學生活動自由度較低,與其他種類教學策略相比該教學策略較為傳統。其中描述性教材、結構性教材、反應—結構性教材等印刷課本,武術套路圖解、動作技術教學CAI課件等圖像教材,比賽直播等廣播電視構成該策略采用的教學媒介。
2.2、以武術教師控制人物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相對于武術課堂教學策略,該策略相對開放。武術教師做什么并不是該策略強調的重點,學生做了哪些活動才是關鍵所在。權威式或家長式教學氛圍并不適用這種教材策略,因為它要求學生發表關于技術目標和確定可靠標準的意見,也就是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管理。但是實施該策略,要求武術教師在對最終目標進行明確后,進行相應的準備和設計活動,進行對教學實踐結果進行檢驗。這種教學策略與其他教學策略相比,更加關注教學程序。實際當中需要根據學生索要達到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程序的設計,實際上通常由必要入門技能、成功的標準、描述一系列與目標相關的活動構成。學生應當根據按封閉型的小步子進行技術學習,學生學習應當循序漸進的進行。每一步都由知識、測試、糾正措施三個環節構成,其正確率應當在80%-90%之間。該策略的教學媒介由三個部分組成:首先是教師準備的材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針對不同內容教學方法的選擇。其次學生自己準備的材料。其主要內容包括學習技術中的實例研究、練習步驟等討論的結果、武術技能目標等。最后其他媒介,通常情況包括圖像及課件、教學流程圖、建安等。在這種教學策略中構建和組織學習環境非常關鍵,教師應當采用多種方法靈活結合的方式控制學生的學習途徑,進而使每個學生的不同需要都能夠得到滿足。
2.3、以武術項目為中心的個別或合作教學策略
該策略涉及的情景易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武術教師需要具備管理、合作等技能,通過民主班級氣氛的建立,是每一個學生都有效的參與進來。實際當中通常由教師和學生從預訂目標出發進行教學程序、任務、方法的分析和選取,進而確定該策略下的武術教學活動方式。在武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武術課程。首先讓學生形成對需要掌握某種武術運動技能的充分認識,產生具備這種能力的期望,教師將掌握這種技術的基本原理告知他們,讓學生對自己進行練習步驟的設計。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教師就應當進行適當的引導。在該策略中經常運用發現教學法,與傳統教學策略中的學生狀態相比,這種教學方法中學生處于主動狀態,相應的學習積極性也大幅提升。在運用發現法進行學習時,通常以教學項目的形式呈現教學任務,這種情況下學生經常沒有掌握必要的運動技能,進而致使自身處于疑難境地。正是在這樣一種真實的問題性教學情境中,內在動機轉化為學習武術技能的需要,為學生去掌握武術技能和知識提供動力。在該種教學策略中學生不僅能夠實現高度自律,還能夠學會怎樣研究和獲取信息。在運用該策略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水平確定武術練習活動時間、練習項目的難易程度。
只有設計和制定武術教學策略成為策略方案,才能夠提升可操作性。設計和制定武術教學策略由選擇武術教學媒體、武術課堂管理策略、運用和選擇武術教學方法、設計武術教學組織形式、武術教學準備策略五方面內容構成。其中備課、說課、想課三部分構成了武術教學準備策略,是武術教學策略設計與制定的準備性部分;備課、說課、想課是相互聯系和相互交織的;教案時武術教學準備策略的最終體現,應當根據管理要求在教案中充分展現出武術教師的個性和特點。武術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采用的社會結合形式就是武術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在中分考慮整個策略的情況下,對全班集體上課或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進行靈活選擇。體現武術教學活動的雙變性是選擇與運用武術教學方法的重要要求,在對教師自身條件、學生實際情況、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的情況下進行選擇性的運用,同時還應當對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創新性、啟發性、整體性進行全方位的考慮。武術課堂教學順利進行不僅需要武術課堂管理策略的支撐,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武術課堂管理策略;武術教師應當對學生的目的教育、紀律教育、武德教育進行強化,通過對武術興趣的培養和武術特點的充分運用,實現吸引力的增強,避免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將自身的表率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還應當對教學環境進行大力優化,對良好的班風進行培養;武術教師還應當課堂常規和課堂問題的行為管理中充分落實各項管理策略。應當遵循創新、經濟、美觀、正確、使用的原則選擇和運用武術教學媒體,并從教育指導思想、武術人士學習規律和武術教學實際的基礎上,進行試聽、聽覺、視覺或綜合教學媒體的綜合選用。
武術是我國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術教師應當充分重視武術教學,通過對武術教學策略的深入研究和學生實際情況的深入了解,制定科學有效的武術教學策略,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武術水平和弘揚中國武術文化。本文對武術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業人員能夠強化對武術教學的重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衛志強,張云涯.上海體院武術普修課教學策略的制定及實驗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03.
[2]劉旭東,劉朝生.加強課堂“有效教學”促進高校武術教學改革[J].武術科學(搏擊·學術版),2005,04.
[3]張峰,趙光圣,吉洪林.回歸武術之本真——從技術取向再論我國中小學武術課程設計[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4,03.
[4]賴錦松.大武術觀視域下學校武術師資的發展策略[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2.
[5]張德良,石萌,張峰,張小敬.回歸武術之本真:再論我國學校武術課程設計[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02.
[6]李然,張小敬.普通高校武術選項課“攻防體驗”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5,04.
[7]劉文武,杜杰,胡海旭.學校武術教育——定位、現狀、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