鄶紅芳 趙魯平
摘 要: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開展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這些項目通過引進國外的優質教學資源,使學生接受國外的先進理念,并為想要出國留學的學生提供便利條件。與此同時,中外合作項目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仍然延續普通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大學英語課程模式,則遠遠滿足不了該項目學生出國留學的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尋求一種更適合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的英語教學方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閱讀不僅是重點之一,還是一大難點,對于學生來說,閱讀能力是其外語學習過程中需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外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本文特從閱讀教學方面,探討中外合作辦學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化。
關鍵詞: 中外合作辦學 英語閱讀 教學優化
1.引言
閱讀理解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如何培養學生較高的閱讀能力是師生共同關心的問題。語言能力共分為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閱讀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可以提高聽說能力,從而全面提高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同時,閱讀理解是一個復雜的心理認知過程,它既是語言文字的處理過程,又是學生運用已有背景知識并進行處理的過程。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幫助學生突破表層理解,使其達到閱讀的較高境界。
2.中外合作辦學對于大學英語的特殊要求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對于學生在大學英語方面的特殊要求主要體現在考試類型和專業英語水平兩個方面。
首先,在考試類型方面,學生不但需要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還需要根據外方高校要求,參加雅思等國外語言測試,并達到一定的分數,這是學生想要海外學習必須滿足的前提條件。以雅思考試為例,大部分國外院校要求學生達到6分左右或以上的分數,才可以進行正常的課程學習。
其次,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由外方教師教授的專業課程占到相當大的比重,外方教師是全英語授課,并要求學生用英語完成課程相關的一些活動。如果學生的英語能力達不到要求,外教課根本聽不懂,而所謂的引進外方優質教學資源也就成了擺設。
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盡管著眼于學生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全面提高,但要滿足以上兩方面的特殊要求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必須對現有的英語教學進行優化。
3.如何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優化
3.1閱讀教學材料的優化
以我校中外合作辦學的中澳項目為例,學生將來要進入外方院校學習,需參加雅思考試并達到相應的分數。我校大學英語課程近些年使用的教材是《新視野大學英語》,我們把該套教材的文章和雅思閱讀真題的文章進行比較,發現從文章的體裁、內容、取材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雅思閱讀文章較新視野大學英語文章,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更豐富,而且難度比普通大學英語閱讀文章大很多。體裁方面,雅思閱讀文章大部分是說明文,新視野大學英語文章除了說明文外,還包括相當數量的記敘文和議論文。文章內容面,新視野大學英語文章大部分是社會科學類文章,而雅思閱讀文章不但有社會科學類,還包含生命科學類、非生命科學類、藝術類等諸多類別。雅思文章的取材更廣泛,有最新的雜志、期刊、報紙及書籍等。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兩個方面的材料結合起來,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為基礎,適當選取一些雅思閱讀文章融入其中。在雅思閱讀文章的選擇上,可以是學生感興趣的題材,可以挑選與學生所學專業相近的題材,也可以選取一些文章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這樣伴隨學生的閱讀量的增加,不但閱讀水平得到提高,而且拓寬視野,獲取多領域的知識,為將來的海外學習打下基礎。
3.2閱讀教學內容的優化
中外合作辦學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目標不是單一的,而是因人而異和因階段而異的,這里就包括英語四六級、雅思、考研等不同目標。在這種情況下,英語閱讀教學中,需要對學生不同的學習目標有所體現,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實現其學習目標。
具體來說,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在閱讀教學中滲透雅思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雅思考試相關內容,比如考試方式、題型要求、評分標準、出題范圍、難易程度等。最初可以給學生提供稍簡單些的閱讀材料,然后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增強學生的信心。到了二年級上學期,可以在閱讀教學中給學生增加雅思真題的訓練,以幫助學生順利地通過雅思考試。
3.3閱讀教學模式的優化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一堂大學英語閱讀課,往往按照背景知識介紹、生單詞講解、課文詳解和課后練習的順序依次進行。在這樣的模式下,往往是教師主導整個課堂,講解的部分占據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學生參與的很少,使得課堂氣氛沉悶乏味,自然導致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降低。作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的英語教學,對于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要求更高,顯然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因此必須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優化。
首先,改變閱讀課堂上慣常的講解、閱讀、練習模式,將相關文化知識的學習探討穿插其中。作為中外合作辦學,對于英語國家社會文化、跨文化交際、中外文化差異等方面的學習當然是非常重要的。閱讀文章前,可以進行背景知識的介紹和討論。一篇文章的背景知識包括作者的生平、文化背景,以及文章描寫事件及其中人物的歷史文化背景,如果內容是名家名篇,還應包括其作者及作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影響等。課堂之外,教師可以事先給學生提供理解語篇所需的背景知識的途徑,讓學生通過查閱這些文化知識信息激活他們的背景知識,擴大知識面,了解相關的文化知識,從而進行有意義的學習。
其次,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單純的閱讀教學和視聽說練習有效地結合起來,設計各種教學活動,如演講、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使原本稍顯枯燥的閱讀課生動起來,師生之間互動多起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也會被調動起來。比如可針對各單元閱讀文章的不同內容,搜集整理與閱讀材料相配套的圖片、光碟或與幻燈片、圖畫、影片等,在教學中通過諸如多媒體等手段進行展示和講解,激活學生已有的、與課文相關的知識網絡,使學生產生通過閱讀課文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同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提問及討論,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堂討論的方式可以多樣化,例如可以針對某一話題的正反兩方面的觀點,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辯論,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在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
3.4閱讀教學考核方式的優化
傳統的教學考核方式主要是終結性評價,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70%或以上,平時成績所占比重較小,這樣導致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更側重于期末考試的準備,忽視平時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在中外合作辦學中,閱讀課的考核可以增加平時成績所占比重,比如至少占到總成績50%,甚至更多。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平時的學習積極性,也對平時的學習任務更加重視,從而提高平時的學習效率。
4.結語
中外合作辦學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結合項目特點,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找到最適合該類型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強化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英語教學效果。我們英語教師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學習、總結、創新,找出優化語言教學的更好的方法。本文中對于閱讀教學的一些探討和建議,旨在促進中外合作辦學英語閱讀教學,從而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希望可以服務于該項目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朱玉梅.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6).
[2]梁悅.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材料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本文為山東科技大學“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基于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