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秀萍
【摘 要】自主、全面發展是我國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唯有創新改革,實施相適應的教學手段,才能貫徹落實教學目標。經過眾多研究,發現探究性教學能夠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培養自主探究能力,進一步學會自主學習,從而為他們的將來打下堅實基礎。本文將從施展探究性教學法的必要性入手,對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探究性教學進行一個簡述。
【關鍵詞】初中歷史;探究性教學法;必要性;應用
社會在不斷進步,為了讓眾多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腳步,教育也應當不斷進步。為了響應時代的號召,促進學生全面、自主、個性發展,我們必須摒棄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從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教學科目的教學特點、內容入手,采取適宜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探究性教學法正是在這種環境下誕生的一種教學方法,方法如其名,它可以引導學生對初中歷史進行探究,在探究過程中不僅能幫助學生深刻認識歷史知識點,而且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可謂一舉多得。
一、施展探究性教學法的必要性
(一)從教學手段來看
在應試教育制度的壓力下,傳統教學中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歷史只有一個印象,那就是“背”。教材,整本的背,教師的板書內容,背。歷史成為了枯燥無味的代名詞,而在背誦了那么多的內容之后,暫且不論是否能背熟,但是學生卻會發現最后自己對歷史的認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無疑給學生學習歷史帶來諸多不便。近期來的新課改同時引起了試卷結構的變化,歷史試卷不再僅對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進行考察,更重要的是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傳統教學法必定被淘汰,探究性教學才能走上新的舞臺。
(二)從時代發展來看
在以往的時代,我國響應“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對有知識的人才大加重用,但是在如今這個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日新月異,它一直在以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增長著,僅有在校學習時間所學來的知識遠遠不足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能力成為單位用人的新標準。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都可以在探究性教學法中獲得培養,因此初中歷史教學中探究性教學法的實施是眾望所歸。
(三)從學生的心理特征來看
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階段,他們活潑積極愛幻想,同時由于尚未深入接觸外面的世界,對于不知道的事物有著無以倫比的好奇心,同時經過小學六年以上的學習,他們大多數已經具備了自己獨立的思維,有著自己對問題的獨特見解與認識對錯的能力。在傳統教學方法中,一味的灌輸知識,學生極少有多余的時間對歷史知識進行提問以及質疑,只能不停的抄寫背誦,這將生生磨滅學生的天性,導致學生變成只會讀書的機器。探究性教學卻正好能有效發展學生的這種天性,合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征引導學生正確理性的對待歷史知識,從而獲得更為顯著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探究性教學法的應用
(一)情境創設,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在探究性教學中,身為教師,我們必須認識到課堂應該是學生的天下,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的便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探究歷史的欲望。通過情境創設,我們可以落實這一點,在多媒體等教學輔助工具的幫助下,為學生還原歷史,讓他們“看到”歷史,從而提高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究歷史信息。
以七年級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的教學為例,在上課之時,我先利用多媒體放映在網絡上搜尋到的照片,即遠古人類生活的洞穴內部景觀,遠古人類的長相,他們在農耕之時所使用的相關工具,在引發學生疑問以及驚嘆之時,我又播放了一小段《瘋狂原始人》的動畫視頻,將學生帶入到原始人生活的環境當中去。這不僅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豐富歷史教學課堂,而且通過如此直觀的認識,學生對與我們相距甚遠的原始時代有了一個粗略的認識,減少了課堂學習的艱澀之感,而是懷抱著好奇進入課堂,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率也便理所應當被提高。
(二)自主表演,吸引學生自主探究
初中歷史教學內容主要以歷史事件為主,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講授之時常具有一個固定思路,即由教師告知學生,該事件發生的原因,中間經歷了什么過程,最后導致了什么結果。這種方法并非不好,而是沒有起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效果。在探究性教學法中,我們應當采取一定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查找資料,閱讀教材,討論交流,明確歷史事件發生的前因后果,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影響。進行自主表演,則是一個引子,吸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三)設置懸疑,明確學生探究目標
解決懸疑問題永遠是最容易吸引學生探究的形式,諸多學生并不知道如何進行探究性學習,而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通過設置懸疑,則可以十分容易的讓學生明確探究目標,進而對初中歷史知識進行探究。
如在教學“侵略與反抗”這一單元時,我在課堂伊始,為學生們播放了關于火燒圓明園以及鴉片戰爭的視頻片段,當學生們看到華夏民族飽受欺辱,卻又并不反抗,導致列強繼續侵占中國疆土時,議論紛紛,神情激動,我趁此詢問學生:“這些情景是發生在什么時候的?你們知道在這些侵略戰爭當中我國簽署了哪些不平等條約嗎?我們為什么在這一階段會不斷被侵略?”學生懷著一探究竟的心情進入課堂,注意力高度集中,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三、結語
探究性教學法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新型教學法,它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為學生帶來諸多好處。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靈活運用探究性教學法,將優化課堂,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王俊玲.初中歷史教學方法新探[J].新課程學習,2011(1)
[2]蘇超.對“探究式”問題教學法的探索與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