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犁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主要課程,是學校實施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但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應對對策。
【關鍵詞】思品教育;問題;對策
鑒于思想品德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特殊意義,我國政府和相關部門一直進行著如何搞好品德課教學的探索和研究。新課改以前,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往往以教師為主體,學生是客體,這已經嚴重與時代發展要求相脫節。過去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唱“獨角戲”,只是把學生當作相關知識的裝載機器,不斷地傾倒自身掌握的知識,這樣只能完成教學計劃而達不到教學目標。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沒有轉變教學觀念。當下,許多初中階段的學生在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往往有著種種問題迷惑不解,甚至不知所措,這時就需要思想品德老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然而,我們仍然有許多教師按照過去陳舊的思想觀念來教授品德,用自身過去的經驗來教育學生,課堂往往會形成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學生只是坐在下邊當“觀眾”。還有些學校在教學觀念上,強調一個“統”字,學校為了讓學生盡可能地少受不良因素的影響,把學生強制帶到教師規定的思路上。
2.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過時。眾所周知,思想品德這一科目的最關鍵特性就是時事性。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社會發展變化的節奏也不斷地加快,然而,我們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更新的速度卻遠遠落后于社會的發展變化,不能夠及時反映社會發展的現象,造成部分理論與實際不相符,教材落后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抽象的課程,其內容包含領域較廣,卻不像其他學科那樣有具體形象,因此,就需要品德教師在教學上多下工夫,把全部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思想品德的教學過程當中。
3.教師的教學方法不適時。目前,我國還有一部分學校的教師在上初中思想品德課時采用過去的單一的教學方式,即:教師講、學生記筆記。思想品德老師在講課時往往運用自身早已經掌握的知識再集合教學經驗,不管學生能否接受,只是一味地講。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僅僅是一個記錄教師課堂語言的機器,課上雖然記錄了,但是,課下就會忘得一干二凈,根本達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教學對策
現在的初中學生因為物質生活條件的巨大改善,其身體和智能發育已經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他們有自己的思維和判斷力,也有了一些叛逆心理。越是正面強調思品課的重要價值,學生就越會反感和排斥。老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主導者應該積極采取對策和措施。
1.提高老師自身素質。“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陣地,上課時老師的講解和分析,是我們學生獲得知識、培養能力最主要的途徑。”老師的主導地位不言而喻,課堂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因此老師應有“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念,因為思品課本身是一門隨著社會的變化發展而不斷調整教學內容的課程。老師多學習新鮮知識,多了解新鮮事物,利于調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引起學生的共鳴。老師一方面應培養學生熱愛本科目的興趣,另一方面應從以身作則,讓學生喜歡課堂,喜歡自己,不斷提升作為老師的人格魅力,“征服”大多數學生。
2.豐富教學內容。作為思想品德課的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既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又有廣博的相關領域知識。教書育人,以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作為終極目標。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課堂的實際價值才會得以體現。書本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老師教學時應穿插時政故事和身邊實例,拓寬學生視野,以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激勵學生,真正調動學生。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比如提前預習,認真聽課,緊跟老師思路,認真做筆記,及時復習鞏固。老師在教學時可以做必要的實物展示,讓學生親自嘗試和體驗,刺激學生的情緒參與,如果能在紀律范圍內應用游戲和表演等鮮活形式讓學生在玩樂中掌握知識,寓教于樂,學以致用,才能為現實生活服務。
3.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作為教學的主體,作為最終檢驗教學效果是否實現的主體,學生有權利也應該參與到課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活動,課堂上學生動口、動筆、動手時間不少于15分鐘。老師也可以利用學生的叛逆心、好奇心以及從眾心理,讓學生找出老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親自嘗試自己備課,組織課堂和講課。這個過程學生能體會師生間的換位思考,讓學生體會老師的不易,并學會發自內心地去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4.教學手段多樣化。“在教學中,老師如果不善于把握學生的注意,就無法有效地進行教學;學生如果不注意聽課,就無法較好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因此,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多媒體教學較傳統教學的優勢在于其能使用聲音,圖片,視頻等相對生動形象的展示,圖文并茂地闡釋教學內容,而這種靜動結合的教學也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多樣化亦是引導學生的現代化和豐富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既是一門學科,又是一門為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的藝術,它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乃至對社會的發展、進步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對待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上,國家政府、學校以及教師必須從心理上重視起來,作為與學生之間接觸的教師更應該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合理的教學思路來引導學生學習。
【參考文獻】
[1]李思寶.淺談初中品德教學對策[J].江西教育,2013(9):21-22
[2]周小明.初中品德教學應注重時事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4(3):56-57
[3]羅格厞.淺談初中品德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2014(1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