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英國商會
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領導國家,中國“十三五”的改革走向不僅是中國企業關心的問題,也是跨國公司關注的焦點。最近,人民幣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納入特別提款權“籃子”,更讓在華英國企業十分關注。
我們最近與一批在華英國企業的領導者就“十三五”可能帶來的變化,企業打算如何適應這些變化以及他們對于未來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預期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他們看來,“十三五”期間最明顯的變化之一,是中國經濟將不再像從前一樣以兩位數或接近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中國將致力于建設成為一個“中速增長的繁榮社會”,而非簡單的高速增長經濟體。
他們還提到,致力于提升中國制造質量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值得在華跨國公司認真研究。中國出臺這個戰略的目的,并非削弱跨國公司,而是提升中國企業實力,從而在未來展開公平競爭。
同時,反腐敗行動料將長期繼續下去,跨國公司未來的經營方式,也應該更加開放和透明,以前靠“關系”的方式將不再適用。在中國做生意將不僅僅是賣產品——企業應更加關注,它們能為中國社會帶來哪些價值,其經營方式也應該多維度化。

反腐敗行動料將長期繼續下去,跨國公司未來的經營方式,也應該更加開放和透明,以前靠“關系”的方式將不再適用
此外,“企業社會責任”(CSR)的理念也需要更新。以前,CSR在中國常常被等同于寫張支票捐贈些善款和做些公關宣傳。
未來,“企業社會責任”要更加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跨國企業經營者需要思考:如何真正成為中國的“企業公民”,契合中國發展的優先需要?而且,社會責任不是做一陣子活動就完事了,更應該成為一種植入企業日常運營的“生活方式”。
另一個重要的商業生態變化是,電子商務和電子支付將壟斷零售行業,跨國企業也必須盡快適應這種“移動端優先”的生存法則。
也就是說,跨國企業也要像中國企業一樣,做到“線下與互聯網結合”(O2O),充分運用社交媒體平臺,并對大數據進行有效分析。
不過,電子商務的壟斷性發展也意味著,傳統零售行業如果能夠設計出富有創新意義的實體銷售手段,比如溫暖和人性化的店面空間,可能會吸引到厭倦過度在線購物和仍然喜歡傳統購物方式的消費者。
近年來中國中等收入以上消費者特別關注的另一個焦點,是污染和環境保護,這是跨國企業的商機所在。但對于普通的中國消費者而言,影響其購買決策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性能和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