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穎
【摘要】“人性化”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當前的教育觀念的認識、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者與學生的關系等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充實,通過大樣本的調查能夠準確的把握當前我國大學生的人性發展水平,探明學生人性發展的年齡特征。
【關鍵詞】高職高專 思想政治教育 人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79-02
高職高專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 ,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 ,就是要在高職高專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運用“人性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理念。 “人性化”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當前的教育觀念的認識、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者與學生的關系等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充實 ,并且認識到“人性化”教育對于大學生成長的重大意義。通過大樣本的調查能夠準確的把握當前我國大學生的人性發展水平,探明學生人性發展的年齡特征,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條件。
一、研究過程
(一)研究對象
我們利用2014年10月到2015年2月一年多的時間,對駐濟南高職院校以及山東省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進行調查訪談。
高職學院學生:主要是對山東工會管理干部學院、濟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山東交通職業學院、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四所駐濟院校的在校高職高專學生2000人進行團體測試。
(二)研究方式
對于高職院校學生進行團體測試現場發放問卷2000份,答題后收回,剔除數據不全者后共收回有效問卷1746份,有效回收率為87.3%。
二、研究結論及分析
(一)高職學生人性發展的結論
1.對人際關系的認知與分析。大學生認識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有積極交往的愿望,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如 更愿閱讀而不愿參加社交的占40.6%,并不這樣認為的占59.4%;認為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占61%。但有些學生認為獨處或許更為舒適。
2.注重自我,內心封閉。83.8%的大學生很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16.2%的大學生并不在意;56.6%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善于控制情緒,43.4%的大學生對此沒有把握; 63.8%的學生時常感到孤獨,62%的學生沒有多少知心朋友。只有42%的學生覺得自信。
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能夠關愛自我,能夠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關注“社會我”的存在。大部分學生具備自控力,但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自控力較差,感到孤獨,缺少朋友,缺少自信。
3.生活態度積極向上。67%的大學生喜歡事先把各種事情都計劃好,而33%的大學生并不喜歡如此; 21.6%的大學生贊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態度,78.4%的大學生并不贊成。由此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在生活態度上是積極向上的,能夠認真處理事情、熱情對待生活,但也有部分學生的生活態度較為消極,得過且過、及時行樂。
4.推崇正義美德,但個人實踐和行動不夠。傳統道德對大學生的影響仍有著較大的優勢。同時大部分學生也具有較強的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感。有86%的學生認為現在仍有必要、很有必要提倡學雷鋒,89%的學生強烈譴責不孝敬父母的行為。大多數學生都熱于幫助他人,77%表示愿意幫助他人. 絕大部分大學生具備誠信觀念, 82.8%能夠做到言行一致。
但在實踐中,部分學生對自己的道德行為約束不夠,不敢堅持正義。而少數大學生的誠信素養有待加強。
5.注重自身的努力奮斗,不盲從,有自己的主意和見解。59%的學生認為對個人今后發展最重要的是自身能力而非家庭背景和運氣, 74%的學生主要是自己決定,適當參與別人的意見來決定做不做某件事。
6.熱愛祖國、關注社會。78%的學生經常上網或通過報紙、電視等了解新聞,86%的學生對國家大事非常關注。
7.價值觀在實踐中比較突出功利性,不愿當普通勞動者。這反映出學生對在人生的目標追求上,更加務實,追求功利和實惠。62%的學生更愿意在大城市工作和發展。
8.熱愛學習,態度端正。73%的學生認為學習對自己來說有很大樂趣、并且有意識的去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但65%的學生感覺自己缺乏耐性。
總之,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獨立欲望強烈,極富有個性,有成才欲望,但自我定位往往偏高,看不清社會現實,在加上這些大學生正處在生理基本成熟、但心理尚未成熟的特殊階段,正經歷從不成熟向成熟過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當代大學生心理的矛盾沖突和個性上的弱點就比較突出,再加上大學生面對著學校里的學習、競爭、以及社會就業等壓力,這都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是比較大的考驗,并對他們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德育工作該充分應尊重人性,重視大學生人的性觀的培養,及其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并針對性的對不同大學生群體進行優化人格特征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李友誼.人性化理念的哲學基礎.齊魯學刊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