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西南政法大學體育部重慶401120)
?
彈指球傳統體育文化探析
□王勇(西南政法大學體育部重慶401120)
摘要:從文化學視角闡述和論證彈指球民間傳統體育文化。進一步挖掘彈指球傳統體育文化內涵,發揮其社會價值,為健康保護和發展彈指球傳統體育文化提供資料。
關鍵詞:傳統體育體育文化彈指球發揚
生息繁衍在我國的彈球(butterfly,也叫蝴蝶球)游戲古已有之。在民間曾流傳著一項世界上最小的球類娛樂體育活動,自琉璃工藝問世以來,彈琉璃球已在國人中間廣為流傳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在我國風靡一時。無論城鄉、小巷大街,孩子們站起,、蹲下甚至趴在地上瞄準、彈擊,樂此不疲。尤其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更加盛行。2002年春天,濟南手表廠的一名職工設計了“指彈球臺平面圖”,且申請了國家專利,同年10月,這個游戲向競技行列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這其中的一個關鍵人物,是東營市勝利油田體育館的負責人宿衛林。這位中年體育工作者提出,凡是長期自發地流傳游戲,必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的科學性,于是就有了將民間游戲,開發成一項球類運動的激情。
本文根據有關文獻資料,對彈指球傳統體育文化進行實證和訪談,收集民間資料,對彈指球傳統體育文化的起源、衍變及穩定品質進行較為深入的論證和闡述,提出未來保護和開發發展的方向。
彈球游戲古已有之,直到2002年的春天,濟南手表廠的宿衛林設計了“指彈球臺平面圖”,并申請了國家專利,后來,宿衛林及設計者們和東營市的一家私營企業合作,將指球臺的平面設計做成了實物,第一步完成了小小彈球從地面跳上桌面。作為游戲,指彈球的規則很簡單,而要成為一項球類運動,創編規則的工作卻是繁重龐雜的。從事體育工作幾十年的原勝利油田體校副校長于永和,積極參與了這項“新興球類運動”的競賽規則、裁判法制定,以及技戰術訓練法和健身功能與原理的系統編寫,這其中幾易其稿,反復修改。2002年11月,編寫的材料上報給國家體育總局,得到了總局相關項目負責人的認可支持。2003年元月,總局通知山東有關方面將指彈球臺擺進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首都群眾春節聯歡晚會。跳上球臺的小彈球首次亮相京城,便獲得了滿堂喝彩。山東省體育局對這項起源于山東,中國人創編的最小的球類項目的宣傳推廣十分重視。2003年4月,東營市舉辦了全國第一個省級指彈球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并決定在下半年舉辦全省首屆指彈球錦標賽,至此,拉開了向全國推廣的序幕,此時距這項運動的系統創編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1.1、生活方式孕育了彈指球傳統體育文化
彈指球傳統體育文化源于日常生活之中,長期植根于我國民間,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而且活動不劇烈,長期活動對人體手指大有好處。而且對男女老少都適宜。目前在我國開展較好的地區主要是山東、河南、山西、黑龍江和陜西等省份。
1.2、民間活動是彈指球傳統體育文化產生的外源動力
凡是長期自發流傳的游戲運動,必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同時兼有著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科學性的目的,在上世紀80年代,人們生活方式簡單單一,工作之余可以看到街頭巷尾到處都有青少年圍在一起進行彈指球運動,不時傳來歡快娛樂的笑聲和喝彩聲。彈指球運動貫穿于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且作為游戲運動,指彈球的比賽規則非常簡單易學,上個世紀彈指球運動是當時人們業余時間主要的民間活動休閑活動項目之一。
1.3、娛樂游戲是彈指球傳統體育產生的精神價值根源
彈指球運動起源于老百姓生活娛樂的需要。在人們繁忙工作之余和學生業余空閑時間人們聚集在一起,久而久之,按照民間規則進行娛樂手指,滿足充實人們精神生活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計算機電子科技的快速發展,有未來越多的游戲運動活動提供給人們自由選擇,大家在進行這項運動時,往往會想起兒時的往事,更會加深對過去的精神思念。
2.1、大眾化性
中國民間曾流傳著一項世界上最小的球類娛樂活動,相傳自琉璃工藝問世以來,彈琉璃球已經在國人中間廣為流傳了?,F階段,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各種體育項目文化的介入,彈指球運動在年輕一代有所淡化。經過很多中年愛好者多年來的精心探討和發掘,使這項古老的娛樂體育活動又重新煥發出青春光彩,使其走上了當今體育活動的大舞臺。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它既融入了當代人的競爭意識,又可以成為全民健身活動中一項富于時代氣息的競技項目,老少皆宜,同時還保留了休閑娛樂功能。在興致盎然的游戲中,放松身心、宣泄疲勞、強身健體。國家體委非常重視指彈球,正將研究制定詳細比賽規則及推廣方式。
2.2、競技性
彈指球民間娛樂體育文化始終貫穿體育競技的本質,到2008年已組織了七次全國比賽,一次邀請賽,一次全國時尚球類大賽,央視《小崔說事》、《體育大世界》等欄目都進行過宣傳報道,在CCTV4等頻道的播出,等于把這項運動推向了世界。從國內出國的中國人,在進行這項運動時,同時會想起兒時的過往,更會加深對祖國的思念。總局和山東兩級的管理中心更有一個想法,利用亞洲擲球裁判員、教練員培訓班,把這項運動進一步推廣和發展。
2.3、體經融合性
自2008年在全國時尚彈指球類大賽開展以來,央視《小崔說事》,《體育大世界》等欄目都進行過深入報道,在CCTV4等頻道的實時播出,等于把這項運動向世界進行大力宣傳,使與其相關的經濟融合發展,彈指球項目帶動了一系列的體育器材設備產業鏈的發展,只有體育和經濟緊密結合,彈指球運動才能做大做強。
2.4、娛樂健身性
彈指球運動傳統蘊含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簡單便利,自由娛樂,老少皆宜,盡享其中的快樂。如參與者自然蹲下、站起在整個娛樂競賽中重復多次,起到鍛煉身體各個器官系統的作用,這種在愉快的心情下的鍛煉效果更佳。彈指球運動既愉悅鍛煉身體,改變平時單調的生活、又緩解緊張精神壓力。
2.5、交際性
人們業余時間通過彈指球運動平臺,互相交流溝通,在友好的比賽中增強團結的社會交往方式。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傳統民間游戲體育運動打破時間、空間和距離限制,成為人們之間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媒介。傳統體育凸顯文化魅力,彈指球傳統游戲體育運動文化具有較強的交際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彈指球運動逐漸從地面發展到桌子上,成為新興球類運動的競賽項目。各省市應積極成立彈指球協會,積極舉辦和組織各省市老百姓踴躍參加比賽,來增強其社會效益和提高社會影響力。逐漸改進比賽規則,打造比賽效果,增加觀賞性,以其獨特魅力吸引更多的群眾認識參與和了解彈指球運動。聯合體育媒體平臺,轉變重視程度和報道方式,為彈指球運動打造良好的輿論和社會環境。積極發揮媒體互聯網的平臺作用來宣傳彈指球運動。同時舉辦賽事期間,應注意抓好新聞宣傳,充分打造英雄模式、發揮名人效應,大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國家體育總局越來越對中國人自己創編的這個最小的球類項目的推廣十分重視,得到了總局相關項目負責人的認可。國體總局的認可和推廣,使彈指球運動傳統體育化走出日漸衰落的背景,得到健康可持續性發展,使彈指球運動逐漸從低層次的娛神走向高層次的娛人、自娛和強身健體,最終發展到具有娛樂文化體育健身的傳統民間體育文化項目,同時也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勤勞勇敢的民族創新精神和審美價值。
(本論文受西南政法大學教改項目:項目專項基金支持,課題批準號:2010-XQZN40。)
參考文獻:
[1]中國體育報現場報道,2009.
[2]民族年鑒編委會.中國民族年鑒2000[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