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瑞(北京體育大學北京100084)
?
電子護具條件下推踢技術大量使用的原因
□周凌瑞(北京體育大學北京100084)
摘要:為找出現今推踢技術在比賽中大量使用的原因,以2014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冠亞軍賽相關數據作為基礎,同時輔以實驗法研究該動作的技術優勢,即采用錄像觀察法與實驗法。本文旨在為教練員和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提供一些理論依據,加強其對推踢技術的重視,提高運動員在比賽中推踢技術的使用率,延展出今后跆拳道腿法技術的變化,從而提高運動員的比賽成績。
關鍵詞:跆拳道推踢技術
隨著電子護具在跆拳道比賽中的使用,原先使用率、得分率都很少的推踢技術開始被大量使用。針對這一現象通過對2014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冠亞軍賽使用推踢技術的實際運用分析以及一級以上運動員使用推踢技術的實驗驗證分析,總結出推踢技術大量使用的原因。力求為教練員和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提供一些理論依據,從而提高運動員的比賽成績。
2.1、研究對象
電子護具條件下推踢技術。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一些關于跆拳道推踢技術的文獻資料,了解推踢技術的發展趨勢。
(2)錄像觀察法。
通過觀察2014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男女各級別決賽,其中男子54kg、58kg、63kg、68kg、74kg、80kg、87kg、87+kg級別,共8場比賽;女子46kg、49kg、53kg、57kg、62kg、67kg、73kg、73+kg級別,共7場比賽(女子67kg冠亞軍賽為棄權勝),男女級別共計15場比賽錄像,從中統計出比賽中使用推踢技術的次數與得分情況。
(3)實驗法。
實驗采用一臺JVC3000對5名二級以上運動員在同一平面下運用推踢進攻技術與橫踢進攻技術、推踢反擊技術與橫踢反擊技術進行定點定機拍攝。攝像拍攝頻率為25幀/s,曝光時間為1P3 000s。在錄像解析時,提取畫面的奇數場和偶數場進行數字化,解析畫面為50場/s。攝像機的放置方式:主光軸距地面高度約為1.2m,拍攝水平方向一方運動員分別使用事先選定好的四組動作:進攻橫踢、進攻推踢、反擊橫踢、反擊推踢分別擊打到另一方運動員為止;使用視迅錄像解析系統,對20組成功動作進行技術分析。采用扎齊奧爾斯基人體模型,所得數據采用數字化濾波法進行平滑,截斷頻率為8。
3.1、電子護具條件下推踢技術大量使用的實際運用分析
(1)男子使用推踢技術在比賽中的效果分析。

表1 2014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男子決賽技術運用及得分情況
由統計可以看出改為電子護具后推踢的使用次數非常的高,由原先基本不怎么使用的腿法一下躍居為使用量第二的腿法其運用次數137次占總使用次數的21.08%,且得分率也由原先的得分極少到現在得分率大幅度提高其得分次數9次占總得分的31.03%,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推踢技術在電子護具的條件下其作用已不可忽視,雖然還比不上橫踢技術但推踢技術較橫踢技術力度大更易在電子護具上分,在此次比賽中當對方使用橫踢進攻采用推踢進行阻擊反擊效果奇佳,此不光利用對方向前沖的合力節省體力,而且力度大可以拉開與對方的距離,防止對方二次反擊,其安全性極佳。
(2)女子使用推踢技術在比賽中的效果分析。
由錄像看出在女子比賽中,推踢技術更是被極大的使用,由于女子運動員較男子運動員柔韌性更佳,力度較男子更弱所以女子運動員更常使用推踢技術,其不光能進行中位攻擊,女子運動員更常使用推踢技術連接其他技術從而進行變線技術得分,這增加了頭部的得分率。統計數據得出推踢阻擊使用次數大于推踢進攻使用次數,所以女子比賽中,推踢技術進攻時更常應用與幌動,由于其的安全性佳,推踢技術更常使用作為一種防守阻擊方式,拉開與對手距離,破壞對手的進攻,推踢前需提膝亦可起到防護中位點的作用。并且利用推踢進攻腿法也可以極大地干擾對方的技術使用,破壞對方重心。
3.2、電子護具條件下推踢技術大量使用的實驗驗證分析
(1)身體位移及頭部位移。
在電子護具條件下,頭部得分變成3分以上技術,對比賽的結果起到極大地影響,為觀察推踢動作的安全性,頭部移動的位移距離,本文也做出了規律研究。在進攻情況下推踢技術頭部移動位移距離要大于橫踢距離,所以在使用推踢進攻時要更注意頭部的防護,防止對方的頭部攻擊。在反擊情況下,測試者5名中有4名推踢技術頭部位移距離都小于橫踢技術,所以結合表3在反擊情況下推踢技術更常被使用用于阻擊對手,使對手產生位移而非自身,所以使用推踢技術在反擊情況下整體位移的距離的都是很少的。所以使用推踢技術在未擊打到對方的情況下防護頭部最好采用貼靠的方式而非后退的方式。
(2)出腿速度及身體整體速度。
橫踢技術作為比賽中王牌技術,推踢技術作為新興技術在速度上,運動員使用熟練程度都較橫踢技術還有不足,但通過實驗比較分析下推踢技術的潛力極大還是有待挖掘的,隨著對推踢技術的重視加大對推踢技術的訓練其速度應會有大幅度的提高。在進攻情況下,雖然出腿速度推踢技術慢于橫踢速度但身體整體速度卻大于橫踢技術,說明推踢技術極具潛力,訓練時需研究推踢技術更快出腿的方式。在反擊情況下同樣,推踢技術的出腿速度要慢于橫踢技術但整體身體速度推踢技術要快于橫踢技術。所以如何更快的使用推踢技術是我們今后訓練研究的方向。
(3)身體傾斜角。
可以看出在進攻情況下,5名測試者中的4名推踢技術的身體傾斜度要大于橫踢身體傾斜度,結合表3進攻推踢位移距離長說明推踢進攻時上身身體成向后的趨勢,電子護具條件下,擊打對方身體不光要有效還需要一定的力度,推踢動作身體向后可以減少一定程度上的合力效果,從而使自身更具安全性。在反擊情況下,5名測試者均推踢技術身體傾斜度小于橫踢技術身體傾斜度,結合表3反擊推踢位移距離短,更可以證明在反擊情況下推踢技術的身體是很穩定,這樣可以更方便連接其他動作進行連續反擊。
4.1、結論
(1)推踢技術隨著電子護具在比賽中的廣泛使用,其的運用次數與得分效果也有了顯著地提高,在比賽中是可以得分的技術所以被運動員大量使用。
(2)推踢技術作為與橫踢技術相似的中位技術具有極大的挖掘潛能,其攻擊距離長身體傾斜大,具有安全性與攻擊性。其反擊距離短身體傾斜小,具有力度性與穩定性。并且其極具發展潛力雖然出腿速度慢但整體身體速度較快的。其身體穩定程度佳,易結合其他技術進行變線技術。這些都一定程度上使推踢技術被大量使用。
4.2、建議
推踢技術作為中位技術現今雖開始極大地被使用,但其規范較橫踢技術還有極大地差距,運動員對其的了解不夠徹底,使用方式也過于單一。且在規則的不斷改變下各種新興技術如雨后春筍般不斷長出,這時如何合理正確的使用新興技術使自己得分或防守需要我們的不斷地研究與實踐。推踢技術的使用是一種趨勢,代表著原先中位技術由橫踢技術獨霸的現象漸漸消失。希望今后通過不斷地研究與改變,使跆拳道項目更加豐富更具欣賞價值更加受大眾所歡迎,也希望我國跆拳道項目日益發展獲得更好的成績,培養出更加優秀的跆拳道運動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翰君,曲峰.撐竿跳高的機械能分析方法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12.
[2]高志紅,馮巨濤,任文崗,秦志明.新規則和電子護具的使用對跆拳道技術應用的變化與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10,04.
[3]萬琴榮.跆拳道推踢技術在比賽中的運用與訓練方法[J].安徽體育科技,2010,05.
[4]王彬.新規則下大道電子護具對競技跆拳道的影響[J].湖北體育科技,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