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峰(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三門峽472000)
?
河南省武術段位制開展狀況調查研究(1997-2011)
□張春峰(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三門峽472000)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法、調查法等,通過考評機構、考評員、考段人員等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認為河南省武術段位制的發展存在著“考評機構分布不均衡、宣傳手段單一、考評和申報次數偏少、申報程序復雜”等問題;建議應“提高重視程度,加大宣傳力度;健全組織網絡,積極開展考評工作;構建多層次推廣模式,加快市場化運作;體育和教育部門合作,攜手推動段位制進校園”。期望為河南省武術段位制的開展提供一種參考與思路。
關鍵詞:河南省武術段位制
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于1998年頒布實施了《中國武術段位制》,歷經14年的發展,已取得顯著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河南地處中原,是武術大省,擁有數量眾多的武術學校和豐富的武術資源,具有較強的代表性。2008年河南省武術段位制辦公室成立,專門負責河南省武術段位制的各項工作。自武術段位制辦公室成立以來成功舉辦了四次段位制考評員培訓和六次段位制考試,促進了河南省武術段位制的發展。但無論從其規模還是人數上來講,武術段位制在河南省的推廣還都不盡人意,因此通過調查對河南省武術段位制的發展進行全面研究就成為了非常有意義的課題。本研究通過查閱相關文獻,運用調查法、數理統計等對河南省武術段位制的開展進行了研究,期望為河南省武術段位制的開展提供一種思路和參考。
2.1、河南省武術段位制開展現狀
(1)考評機構的分布。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河南省共有一級段位制考評機構2個,二級段位制考評機構10個,考點分布鄭州4個,開封2個,焦作2個,洛陽、漯河、南陽各1個,從數量來看偏少,對于18個地級市的河南省來說,12個考評機構偏少;不利于河南省武術段位制整體全面發展;從機構的類別來說,高校的考評機構占得比例偏少,各個有武術專業的大專院校應積極申報考評機構。
(2)考評員基本情況。
本研究對2011年河南省武術段位制錦標賽的考評員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考評員基本信息統計得知:已獲段位情況,5段3個占15%,6段14個占70%,7段3個占15%;教齡方面,1-3年的3個占15%,4-7年10個50占%,8-11年4個占20%,12-15年2個占10%,16年以上1個占5%;學歷方面,博士1個占5%,碩士10個占55%,本科6個占30%,專科1個占10%。
(3)考段人員基本情況。
截止2011年底,河南省有10733人獲得段位。其中高段位87人,中段位3657人,初段位6989人。2010年10月在河南省共有1268人獲得段位。2011年7月在鄭州市舉行了2011年河南省武術段位制套路錦標賽,此次段位制套路錦標賽共有395人參加了比賽,經過比賽316人獲得相應的段位。2011年河南省共有1140人獲得段位,其中一段10人、二段99人、三段692人、四段200人、五段100人、六段29人。
(4)段位制管理。
河南省武術段位制辦公室積極開展各項段位制工作,截止2011年底,審批了10個二級段位制評審機構,為河南省各地區的初、中段位的考評提供了平臺,提供了方便。
河南省武術段位制辦公室所組織的各項活動,要向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辦公室提出活動報告申請,經過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領導討論審議后下發文件,文件下發后即進入各項段位制活動的籌劃與準備。目前段位制辦公室所組織的各項活動沒有專門的經費支持,活動的經費主要來自段位制考試的報名費、考評費。
(5)段位制活動。
自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段位制辦公室組建以來,段位制辦公室積極開展各項活動,組織的活動主要是段位制的考評和考評員的培訓方面。到2011年底為止,段位制辦公室承辦了一次國家級中國武術段位制考試,舉辦二次國家級段位制培訓,八次省級段位制培訓、考試相關活動。
3.2、河南省武術段位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考評機構分布不均衡。
截止2010年底,河南省共有一級段位制考評機構二個,二級段位制考評機構十個,考評機構分布鄭州4個,開封2個,焦作2個,洛陽1個,漯河1個,南陽1個,有三分之二地區沒有考評機構。從地區分布來看地區分布不均衡,有的地區多個考評機構,有的多個地區沒有一個考評機構。沒有段位制考評機構不利于本地區段位制相關工作的開展,阻礙了河南省武術段位制整體向前發展的步伐。考評機構的分布與段位制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各個地區武術協會和單位要積極申報段位制考評機構,充分調動基層武術組織和廣大習武愛好者的積極性,把基層的段位制工作做大做強,以促進本地區武術段位制的發展。
(2)宣傳手段單一。
目前河南省段位制的考評幾乎沒有媒體的宣傳,只是對河南省各個地市的武術協會組織下發考試的通知文件,對比賽的宣傳手段比較單一。比賽之外的段位制宣傳主要以考評員的培訓,來讓更多的人們和習武之人認識和參與段位制。在21世紀的現代化網絡時代,可以通過互聯網建立河南省武術段位制官方網站,開通新浪,騰訊等各大網站微博,建立武術愛好者實時交流和互動的平臺;可以通過建立推廣輔導站等方式和途徑對武術的段位制進行宣傳。
(3)考評和申報次數偏少。
近年來,河南省武術段位制中段位的考評工作每一年度一次,各個二級段位制考評機構也并不是每一年度都有初段位的考評。據調查顯示,2011年度,對于中段位的考評,舉行了一次考評,對于初段位的考評,10個二級考評機構僅有4個考評機構組織了段位制考試,這對發展河南省武術段位制人口是很不利的。
(4)申報程序復雜。
根據調查,各地區的武術愛好者積極性都比較高,但申報程序復雜,渠道不暢。按照段位制的申報程序,每位申報者必須經過當地縣、市體育部門的蓋章,方可申報,但是很多的基層體育部門態度并不積極,挫傷了部分申報者的積極性,從近幾年的段位制申報工作情況來看,各市體育部門匯總上報的很少,主要是體育部門委托當地的武術協會或武術社團來組織申報,有的地市如果沒有武術協會或武術社團,就很少有申報。沒有考評機構地區的武術愛好者只能以個人為單位親自到省武術管理中心來申請,這無疑對比較偏遠地區的武術愛好者的入段積極性造成一定的影響。
3.3、河南省武術段位制推廣策略
推廣是指賣方將產品或服務向消費者或用戶進行宣傳、報道和說服,以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和興趣,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并進而促使其采取購買行為的活動。段位制作為武術新興的“產品”,同樣需要推廣,進行宣傳。武術段位制的推廣策略可以說是武術段位制推廣工作的行動方針,根據當前的河南省武術段位制的開展現狀,提出相應的策略,制定出相應的行動方案。
(1)提高重視程度,加大宣傳力度。
推廣宣傳力度對某一事物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使人們對該事物有明確的認識和了解,營造民眾在社會中從事該事物的氛圍,帶動更多的人投入到某一活動的參與當中,增加人們對某一事物相關話題的交流,提供獲得該事物信息的渠道。任何體育項目的發展都要有政府的重視與扶持,武術作為體育項目之一,它的普及與推廣也不例外。武術健身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加強各級體育行政部門領導思想上的重視,使其了解河南省武術段位制活動發展的現狀,了解武術段位制的基本知識,充分認識段位制發展重要性及其迫切性,改變其只重視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思想,提高其對社會武術的發展的重視程度,從經濟上和人力上給予大力支持,這對推動武術段位制的普及與推廣起著關鍵性作用。
(2)健全組織網絡,積極開展考評工作。
河南作為武術大省要健全段位制考評機構網絡,河南省各地區的二級和三級武術協會單位會員都要申請設立中國武術段位制二級考評機構,設立考試點,形成從省級到縣級,層層布點的段位制考評機構網絡。建立段位制考試制度。一級考評機構每年要組織4次段位制考試,各二級考評機構做到每年組織6次段位制考試,各段位制考試點可根據需要靈活組織段位制考試,不同層次的段位制考試交錯進行,逐步形成年有“國考”、季有“省考”、月有“縣考”,平時有“點考”的段位制考試制度,滿足廣大武術傳習者的需要。段位制的考評網絡建成之后,必須加強組織網絡的管理,尤其要加強信息化管理。
(3)構建多層次推廣模式,加快市場化運作。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健身的目的主要是祛病健身、娛樂和社會交往。以動作舒緩,運動量小的太極拳等柔緩的武術項目,來構成推廣的主要內容。一方面自己鍛煉了身體,同時又對武術段位制的內容熟悉和了解。激發中老年人的不斷提高自己的武技已獲得更高的段位。
對于成年人來說,習練武術主要是感悟中國傳統文化,通過練習武術達到一種修身養性、緩解心理壓力、展現自我的作用。對練過武術的人來說,習練拳術追求的是求精求深,對于沒有練過武術的人來說,要求簡單易學,突出武術的文化內涵。
對于青少年來說,推廣要注意體現強化技擊的特點,體現攻防特征。在推廣內容上要選擇注重攻防和技擊性強的內容。同時還要培養吃苦耐勞、頑強拼搏、戰勝自我的自強自立精神。在方法上盡量避免套路練習的枯燥,多注意雙人練習。
(4)體育和教育部門合作,攜手推動段位制進校園。
管理部門的重視程度對某一活動的開展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尤其是在我國這樣一個以政府管理為主,社會發展水平較低的社會中,管理部門的重視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決定了段位制的推廣工作。學生是我國群眾體育的基礎,學校是人們接受知識的重要場所,學校體育是人們終身體育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在實施武術段位制方面具有有利的先決條件,首先學校場地設施比較齊全,基本上都有操場,武術段位制的教學內容對場地和器材的要求有不是很高,一般學校都可以滿足。學校場地器材的優勢保障了武術段位制的有力開展。其次學校的體育課時間比較固定,保證了武術段位制的教學有充足的時間保證。再次學校具有固定的師資力量。解決了誰來教的問題。必須實施“體教結合”,共同攜手,大力推動武術段位制在學校的普及開展工作。
參考文獻:
[1]洪浩.武術段位制引入中小學教學必要性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7).
[2]司興偉,馮霞.小學實施武術段位制的可行性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07,4(11).
[3]王家忠.安徽省高校施行武術段位制的可行性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2004,14(12).
[4]鄭衛民.對高等院校實施武術段位制的可行性研究[J].德州學院學報,2009,25(4).
[5]張云龍,林大參.高校實施武術段位制教學改革實踐研究——以上海高校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0,24(6).
[6]孫喜蓮.武術段位制理論考評的內容體系[J].體育學刊,2004,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