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云常青(.太原科技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太原03004;.晉中學院體育學院山西 晉中03069)
?
跳繩在高校田徑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中的應用價值
□馬艷云1常青2(1.太原科技大學體育學院山西太原030024;2.晉中學院體育學院山西晉中030619)
摘要:高校體育鍛煉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關鍵環節,對于高校田徑運動員來說,身體素質訓練至關重要。如果一個田徑運動員缺乏良好的身體素質,將在超負荷的體育運動中難以堅持下去。在重要體育活動,跳繩在高校田徑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中作用突出,由于跳繩運動能夠協調運動員的身體重心平衡,能夠有效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在實際的高校體育活動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基于此,本文將對高校體育活動中的跳繩進行分析,并研究其在田徑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跳繩高校田徑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應用價值
1.1、研究對象選擇
在本實驗研究中,研究對象為H大學參加校田徑訓練的學生,男生與女生共40人,其中男生20人,分為人數均等的A組和B組,女生20人,分為人數均等的A組和B組。其中A組為跳繩訓練實驗組,B組對照組,不參與實際跳繩訓練,只是進行正常的田徑運動訓練。A、B兩組在實驗教學條件、教學課時、教學時間以及教學內容上完全相同。H高校田徑運動會是主要內容有以下四項:1000米跑步、立定三級跳、交叉拍腳、象限跳。在進行跳繩訓練實驗之前,為了突出實驗的公平性,需要對實驗組和對照組中側前結果進行對比,設X為測試平均值、S為標準差、P為差異顯著性、T為檢驗結果。通過計算,男生與女生的四組中,以上四項運動指標,在進行跳繩實驗之前沒有明顯差異。由此可見,實驗之前,各組中沒有差別,因而保證實驗的準確性。
1.2、跳繩實驗訓練
對A組學生進行階段性的跳繩實驗訓練,而B組學生不進行跳繩訓練,只是進行正常的田徑運動訓練。跳繩訓練主要分為三個月三個階段:
(1)第一個月訓練。
在A第一個月的跳繩訓練中,主要為基礎動作的訓練,采用單向搖跳繩法,學生雙腳依次交換跳躍。在這樣的方式下,每次練習4組,每組練習持續的時間為1分鐘。然后學生休息,當學生休息到心率下降到130次每分鐘左右,在進行下一組訓練。
(2)第二個月訓練。
第二個月的訓練,在難度上需要有所提升,在單搖基礎上,改變其搖繩形式,變為雙搖,然后在雙搖基礎上穿插一些交叉搖繩的方式。在不斷變換的搖繩基礎上,實現練習,在練習強度上,與第一個月相同,依然是每次練習4組,每組練習持續的時間為1分鐘。但是學生休息時間則不同,在第二個月練習中,每組練習時間間隔3分鐘,然后開始下一組練習。
(3)第三個月訓練。
在第三個月的訓練中,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身體機能,需要采取高抬腿,膝蓋跳繩的方式,學生在原地進行動作變換。在練習強度不變的前提下,每次依然練習4組,但是學生休息時間縮短,由原來的間歇3分鐘縮減為每組間歇2分鐘,然后開始下一組訓練。且在實驗組跳繩訓練中,學生的最高心律不能超過180次每分。
1.3、四項測試
三個月過后,實驗組學生完成了跳繩訓練,然后開始與對照組學生一同進行四項運動項目的測試。
(1)1000米跑步。
由于不同學生的身體狀態不同,在1000米試驗測試中需要在1周之內進行3次測試,為了保證試驗的準確性,取三次測試的平均成績。
(2)立定三級跳。
在學生立定三級跳中也要進行多次實驗,取實驗中的平均成績。其中主要分為雙腳起跳、單腳落地起跳、再次單腳落地起跳和單腳落地起跳等。
(3)交叉拍腳。
需要雙手與腿的相互配合,主要分為四種手腳組合。第一種,左腳向右前方擺起,右手拍左腳;第二種,右腳向左前方擺起,左手拍右腳;第三種,左腳向右后方面擺起,右手拍左腳;第四,右腳向左后方擺起,左手拍右腳。以上四個動作各為一個八拍,第二個八拍從右腳向左前方擺起,第三個八拍與第一個八拍相同,第四個八拍與第二個八拍一致。以上四個八拍之間的變換有時間限制,時間為20秒,且學生動作需要規范。
(4)象限跳。
也分為4個八拍,第一八拍,一拍——雙腳同時跳入1象限,二拍——雙腳分開跳入2、4象限,三拍——雙腳同時跳入1、3象限,四拍——雙腳并立,還原原地。第二個八拍起始象限為2象限,一次類推。第三、四八拍與第一、而八拍相同。
1.4、測試結果
通過A、B兩組學生的四項測試成績,利用SPSS11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分析,對四組測試數據進行T檢驗,其P值小于0.05。
分別對AB兩組進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然后取四次測試的均值、標準差,與A組學生未進行跳繩訓練對比,發現這四項測試項目的均值以及標準差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在1000米跑步、三級立定跳遠、交叉拍腳、象限跳的四項測試中,除了1000米跑步的差異顯著性沒有變化以外,其他三個項目的P值都變化,差異顯著性都小于0.05。從這些數據對比中,能夠發現,由于A組學生進行三個月的跳繩訓練效果顯著,在學生身體素質提升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跳繩項目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有效提升運動的協調性,增加運動的爆發力,并且靈敏性也提升。學生身體機能的提升,恰好與三級立定跳遠、交叉拍腳、象限跳等測試要求相關,例如三級立定跳遠與學生的爆發力有關,而交叉拍腿則與學生的協調性有關,象限跳與學生的靈敏性有關。跳繩訓練能夠全方位的提升學生這些能力,在良好身體素質養成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從測試結果的數據分析中,發現跳繩訓練對1000米跑步的成效不到。分析產生這樣的現象的原因,主要集中為以下兩方面:第一,學生進行跳繩訓練的時間為3個月,由于不同學生的身體機能存在著差異性,三個月的時間可能比較短,且1000米跑步,需要學生的耐力以及體力,與其他三項測試項目不同。因此使得測試效果不明顯。第二,基于1000米跑步項目與其他三個項目的差異性,傳統學生訓練方式可能更加適用于1000米跑步項目訓練。
從田徑運動訓練的學生出勤人數進行分析,當A、B兩組學生同時進行田徑訓練時,A組學生的出勤率明顯高于B學生。學生在課堂上的出勤率代表著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興趣,因此,可以推斷,經過跳繩訓練的學生對于田徑運動的興趣明顯升高。在高校田徑運動學生中進行跳繩訓練,具有較高的教學應用價值。從學生健康角度進行分析,跳繩運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運動靈敏性、身體協調性,是一項簡單且科學的運動方式。從體育教學角度進行分析,跳繩運動在高校田徑運動員中的訓練,提升了運動員對體育的熱愛。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
跳繩運動是一種訓練時間短,見效快的身體素質提升運動方式,在H大學的20名實驗組學生跳繩訓練中,學生四項田徑項目中能力均有提升。男生在1000米跑步中的平均成績有所上升,從為訓練時的3分26秒提升為3分17秒,平均提升9秒。而女生在1000米跑步中成績也有所提升,從未進行跳繩訓練的4分13秒提升為4分5秒,平均提升8秒。并且在其他三項運動中,學生的成績提升更為顯著。在交叉拍腿項目中,男生由原來的3分12秒,提升為3分01秒。女生由原來的3分15秒,提升為3分8秒。在象限跳中,男生由原來的3分25秒提升為3分13秒,女生由原來的3分23秒,提升為3分14秒。分別從實際的運動項目成績變化中,可以得出結論:跳繩練習能夠對能對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在學生素質培養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毅力,另一方面還能夠幫助學生克服困難。
綜上所述,為了研究跳繩在高校田徑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中的應用價值,本文主要通過兩組學生教學實踐的方式,來對跳繩運動在學生身體素質養成進行驗證。經過實驗分析表明,跳繩在學生素質培養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教學應用價值不可估量。
參考文獻:
[1]孫旭龍.山東省高校高水平田徑運動隊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
[2]陳怡.田徑運動員肢體力量訓練器的研發[D].河北師范大學, 2009.
前言:跳繩運動形式簡單,但是對于身體素質訓練益處較多。經常練習跳繩,對人的運動器官發育以及內臟發展,作用突出。跳繩運動能夠有效提升人的靈敏度、協調性、耐力等。從運動量上進行分析,跳繩15分鐘的運動量相當于3局網球所需要的運動量。為此,本文將通過實際的教學實驗研究,分析跳繩在高校田徑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中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