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冬俠(寧夏醫科大學體育部寧夏銀川750004)
?
毽球運動對提高中老年人健康體能的效用探析
□納冬俠(寧夏醫科大學體育部寧夏銀川750004)
摘要:毽球運動在社會中有廣大的愛好群體,參與毽球運動對健康是有益處的。本文通過毽球運動鍛煉身體可以提高與健康相關的體能,達到改善身體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本文探究通過毽球運動對參與者的各相關健康體能要素的鍛煉效用分析,來有效推動中老年群體全民健身中毽球運動的普及。
關鍵詞:健康體能毽球運動中老年人鍛煉價值
要改善健康狀況,提高人體的體能是根本。健康體能是健身的一項重要目標,也稱健康體適能,是指身體除有足夠的能量去應付日常生活或工作所需以外,還有余力去享受余暇活動或應付緊急和突發事件。良好的體能可以保證生活、工作的正常進行,而提高與健康相關體能的各組成部分,則是達到整體健康的根本途徑。健康體能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韌性和身體成分五項要素。
常言道“人老先由腿上見,背駝腰彎手杖添”。人到中老年,產生這些體態變化的原因主要是骨質疏松和肌力下降引起的。骨質疏松容易發生骨折,同時還會引起胸廓變形、背駝腰彎,影響心肺功能,產生呼吸機能早衰、肺活量減少等機體功能病變。而預防機體病變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積極參加室外體育活動,根據自身條件和興趣,選擇最適合的體育活動。毽球就是適合中老年人體育活動的選項之一。本文通過毽球運動對提高健康體能各要素的效用分析,旨在推進全民健身活動中毽球運動項目在中老年人群體里的普及與發展。
毽球運動俗稱“踢毽子”,是我國民間流傳廣泛、歷史悠久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很強的技藝性、娛樂性和健身功能。踢毽是以下肢動作為主,并協調上下肢及軀干配合的全身運動,是一項有益于人們健康的全方位的運動,隨著下肢的用力踢、磕、蹦、跳等有節奏的跳躍、屈伸和扭轉動作,逐步加大了下肢的運動負荷,久之可增加下肢、軀干部及全身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增強關節靈活性和應變能力。毽球運動有隔網比賽、花樣表演和健身傳踢等多種活動形式,均能有效地發展人體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提高人體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內臟器官系統以及肌肉骨骼等運動系統的功能,而這些與發展健康體能所需的各要素是相一致的。
2.1、毽球運動可以全面改善中老年人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是是指心臟、血管、血液及呼吸系統傳送養料和氧給身體各肌細胞以及各肌細胞用氧來維持全身肌肉運動的持續能力,是健康體能中最為重要的一個要素。心肺功能越強,走、跑、學習、工作等就會越輕松,進行各種活動持續的時間就越長。
經常參加踢毽子活動,隨著運動量的不斷增加,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環逐漸加快,胸部呼吸肌和隔肌隨踢毽子的幅度變化而有節奏地增加活動范圍,對內臟器官直接或間接地產生牽張和按摩作用,進而改善胃腸等器官的蠕動并解除器官的病理性痙攣,還可以使被按摩的內臟器官出現血管舒張,改善內臟器官的血液供應狀況,使肺組織保持彈性活力,增進肺泡的換氣功能,全面改善心肺耐力。有關的醫學專家指出:人的肺泡平時只有l/5參加換氣作用,其余4/5經常不參與其事,這些肺泡主要集中在肺的下部。而經常參加踢毽子活動的人,隨著運動呼吸的加強,能充分調動肺部的全部肺泡參加換氣作用,使呼吸加深,呼吸量增大。有關科學家研究表明,相同年齡的中老年人,其呼吸量大小和他們壽命長短有直接關系,即中老年人的呼吸量越大,壽命越長,反之亦然。經常參加踢毽子的中老年人比不經常活動的中老年人肺活量大,運動后氣喘輕、恢復快,骨堅肌豐,體態健美,這既增強了體質,又能有效延緩衰老。
2.2、毽球運動能有效地提高中老年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是有關健康和體質的重要成分之一。力量訓練可使人肌肉力量增加,意味著有更強的能力完成日常工作。研究表明,力量訓練可以減少活動過程中發生傷病的危險,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因自然衰老而發生的肌肉力量和骨密度的下降,有效防止疲勞。
經常參加踢毽子運動,可使血液暢通,致使氣血很快運行到肢體末梢,使足心發熱,四肢有力,頭腦清醒。通過踢毽子活動,能增進食欲,促進骨質增厚和修復,使之變得結實,可以承受較大的負荷,從而提高骨路的抗折、抗壓和抗扭曲的能力。當前參加毽球運動的中老年人數較多,也從一個側面佐證,踢毽子是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健身和娛樂的。
2.3、毽球運動項目特點和動作技術練習可以增強中老年人的身體柔韌性
柔韌性是指身體各關節的可活動范圍,它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提高的。在鍛煉中進行柔韌訓練既可以提高機體適應性,提高學習、練習的樂趣,完成各種技巧性運動,也可以提高生理、心理的放松能力,減少關節的損傷、肌肉勞損、肌肉酸痛、肌肉緊張度及舊傷復發等特點,同時還可以保持良好的體態。
毽球運動對身體柔韌性的提高通常是通過鍛煉之前的準備活動練習和活動中的動作反復練習來達到的。毽球運動的項目特點決定了它對身體柔韌性的較高要求,踢毽球的動作盤、拐、繃、磕和各種花樣動作,在完成時運用的部位活動不同于其他項目活動方式,多是人體不常進行的身體體位,因此對身體的柔韌性活動更全面,對踝、膝、髖關節的靈活性、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都具有特殊的鍛煉效果。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踢毽球首先練腿功,練柔韌,使練習者身體靈活,動作自如,腰不酸,腿不疼,身體不易損傷,因而也深受中老年人喜愛。
2.4、經常參加毽球運動,可以維持身體成分的平衡
身體成分是指脂肪、肌肉、骨骼及其他身體組織的相對組合比例,身體成分的恒定是人體健康的標志之一。這其中,維持身體適宜的脂肪,對保持能量的吸收和消耗平衡是至關重要的。身體內的脂肪分為必要性脂肪和貯存性脂肪,前者多存在于內臟、肌肉、腸道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內,若缺少,身體的正常生理機能運轉勢必受到影響;后者大多數堆積在皮下組織內,當人體脂肪堆積過多時,就屬肥胖,主要表現為身體超重,這時就需要用體育鍛煉的手段來減少脂肪堆積。
近年來,一些國家的醫學專家從物質代謝角度研究運動對防止衰老的作用發現:老年人鍛煉5-30分鐘后,血液內膽固醇的含量明顯下降,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越高,運動后其含量下降得越明顯,經過5-6個月的鍛煉后,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膽團醇的含量明顯減少,動脈硬化癥狀明顯緩解。毽球運動是一項全身性的綜合活動,對人體物質代謝有良好的作用,參與毽球運動可以很好的控制脂肪的增加,有效維持身體成分的平衡。
在眾多的體育項目中,毽球運動被列作“方便體育活動”之首,因為它器材簡單,便于攜帶,且不受場地人數影響,不受時間限制,在運動過程中可因人而異地調節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是非常適合中老年人閑暇時間參與的一項運動。毽球運動具有很好的身體鍛煉功效,對中老年人的踝、膝、髖關節的靈活性、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都具有特殊的鍛煉效果。研究證明:踢毽子在防病強身、預防背駝腰彎、延緩機體衰老等方面確有積極的作用,是一項十分有益于中老年人健康的體育活動。只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運動量,科學鍛煉,持之以恒,就能全方位的發展健康體能。毽球運動的形式多樣,每一種運動形式都能發展參與者的健康體能,中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進行有規律的鍛煉,愉悅身心,強身健體,延緩衰老。
參考文獻:
[1]楊國慶,殷恒嬋主編.大學體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8.
[2]王崇喜主編.球類運動—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2).
[3]張煒.提高學生健康體能的足球訓練方法探究[J].中華少年, 2015.12(30).
[4]王麗.淺析足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07,(2).
[5]趙軍.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運動體能—耐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