鄶毅
【摘要】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已經逐漸獲得了許多學校的認可、并在許多院校展開。本文從公共英語作為公共學科的意義角度,討論分析如何平衡公共英語的常規英語教學和其為專業服務的參與度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公共英語 專門用途英語(ESP) 通用知識 專業知識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136-01
1.引言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的縮寫,意為 “專門用途英語”。旅游英語、商務英語、財經英語、音樂英語都隸屬于專門用途英語。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英語成為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也成為國際人士合作的重要工具,英語教育發展如日中天。能夠熟練應用英語的具備高專業知識素養的綜合性人才成為國際市場的寵兒。在這種背景下, ESP快速升溫。
2. ESP特征
ESP針對性極強,它將英語置于專業知識領域的大背景之下,具備極高實用價值。ESP的主要受教育對象是大學生,他們的專業往往較國際化,比如國際貿易、國際法、工商管理、涉外保險、國際新聞、航空、電子作曲等。大量的英語資料是他們精進專業必要條件,畢業之后,他們也需要大量應用英語完成其專業領域的學術研究或者實際工作。高針對性、高需求使得ESP教育在國內受到了高等教育體制下學生的廣泛歡迎。
3.ESP專業參與度及可行性問題
隨著ESP的日益強化和深化,相關問題隨之產生。其中,爭議最大就是一直以來在高等教育中擔當重任的公共英語要從常規英語教學轉換為專門英語教學的可行性及其專業參與度。
3.1 ESP的實施難度
目前,很多學校的模式都是在英語通用知識常規教學的基礎上,添加專業內容。這對學生而言是美事。但是,其實施難度也的確存在。難度之一在于大學英語教師的轉型問題。在ESP的推廣中,大學英語教師需要從通用英語教師向專門用途英語教師角色轉型。這種轉型需要專業詞匯、專業背景知識、專業知識等綜合素質的提高,而期待英語教師在一朝一夕就掌握某一個專業科目既不現實也不科學。畢竟,英語教師專業性突出,教育對象和內容明確。重新學習并掌握一門新的專業,從操作性和專業性上講,都有難度。困難之二是學生在專業知識領域上優于英語老師的現狀。術業有專攻,英語老師的英語專業不容置疑,但是,一旦涉及專業知識則很難超越學生。這樣一來,在“教”“學”課堂中, “教”者和“學”者的位置就會對調。雖說教學相長,但是教師的權威若受到太多的質疑和否定,很難保證教學秩序以及教學質量。
3.2ESP的參與度
從參與度角度,ESP的實施需要掌控“度”。ESP要涉及到專業學科知識,那么究竟 “specific”(專業性)要專業到什么程度?如果公共英語的專業授課難度已經等同于專業課,那專業課的意義何在?退一步講,公共英語老師能夠完成高專業難度的專門英語教學嗎?畢竟,公共英語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包括基礎詞匯、語法、句法的英語通用知識,從而實現日常交流和專業交流的目的。如果將著眼點放在專業度上,授課重點就會發生變化。此外,我國高等教育中公共英語教學采用大班授課,一個班級的人數從三十人到八十人不等。這些學生的具體專業不盡相同。那么,專業用途英語在參與度上就需要考慮到學科的貫通性和差異性,才能夠使得英語教學不“劍走偏鋒”。
4.小結
筆者認為,ESP的趨勢毋庸置疑,但是,從可行性和參與度上要把握尺度。畢竟,讓公共英語教師具備專業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識,難度極大。有學者提出,可以嘗試讓專業老師使用英語教授專業課,兼備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的雙職責。但是專業老師的英語通用知識和英語專業知識同樣很難保證。為了保證ESP教學質量,許多解決方案應運而生。有的學校開設了以專業內容為授課內容的專門類學術英語(ESAP);有的學校選擇合作教學,即專業教師和英語教師聯合授課。無論哪種方式,從長遠角度來看,高校英語教學必將轉向專業英語與公共英語相結合的道路。為了配合高等教育的新型英語教學模式、保證ESP的可行性和參與度,基礎英語教育加大英語通用知識教育力度。在堅實和良好的英語通用知識基礎上,高等教育英語教學才能更加有效地開展專門用途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Hutchison, T.& Waters, A.(1987).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er-centered approach[M].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劉法公. 論基礎英語與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關系[J].外語教學和研究,2003,(1).
[4]劉潤清. 21世紀的英語教學—— 記英國的一項調查[J].外語教學和研究,1996,(2).
[5]章振邦. 也談我國外語教改問題[J].外國語,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