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青
筆者是高中班主任,經常到其他班級監考,發現一個現象:衛生差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成績都不怎么樣,成績優異的班級衛生都很好。筆者在班級管理中對衛生也特別重視,結果班風、學風有了很大改進。由此可見,衛生與班風建設有很大的關聯性,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班級的衛生管理是一項常規性的工作,看似很普通,但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卻有相當大的作用。班主任放松衛生管理就是對不良風氣的妥協,抓好衛生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而且能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而提高班級凝聚力。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后來,辛巴杜用錘子在那輛車的玻璃上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試想,教室里某一角落有了垃圾不及時清理,就是在向學生暗示:可以隨意丟垃圾,進而有人在自習課上會偷偷講話,課后抄襲作業等不良風氣也會接踵而來。相反,教室窗明幾凈、課桌擺放整齊、黑板擦得干干凈凈,這就時時刻刻在向學生暗示:不能隨便丟垃圾,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按時、保質、保量地值日。走進教室的一瞬間,干凈整潔的環境必然讓上課者和授課者心曠神怡,班級里也會形成親切、和睦和互助的關系,勤奮進取、文明禮貌的氛圍。整潔優美的班級衛生面貌,不僅可為師生提供賞心悅目的學習環境,而且也對班級成員的品格修養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搞好衛生工作實際上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重視衛生不但不會影響學習,反而還會促進學習。在抓好衛生常規工作的同時,還可以將良好的衛生習慣進行有效遷移,運用在別的習慣養成教育上,從而鍛煉學生的意志,鑄造學生的品質。當學生面對學習困難時,就會有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學習才會更有信心,成功才會更多一分把握。培養學生的衛生習慣,絕不僅僅是在搞衛生,而是在鍛煉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的情操,使學生養成優秀的品質。
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合理安排值日并提出相關具體要求
衛生工作同樣是讓許多班主任都很頭疼的事情。這么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只靠老師一人的督促是不夠的。我還是相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且這種養成教育應該是在學生剛剛入學的時候就深入展開的。
班主任可根據每個班級情況的不一樣,安排每天的值日內容,并在班會課上做詳細的培訓,讓每一名值日生明白自己的任務。例如:要求值日生每天清理粉筆灰并用抹布擦洗黑板,確保上課時學生看黑板看得舒服;要求值日生每節課后及時清理講臺,并將粉筆擺放整齊,讓下節課的老師書寫順手;每天早讀課前安排學生整理課桌;樓道地面掃、拖、掃,做到干凈、清潔,無污水,物見本色;注意死角。樓道墻角線擦面,擦棱,水多而凈。除墻角線外,墻圍子也要擦拭,做到干凈無污;抹布、水盆、水桶、掃把、畚箕、拖布等擺放整齊,物歸原位。總之,讓師生進班就感到舒服。
二、嚴格考核制度
有了保潔意識后,做起衛生來就有事半功倍之效。然而真正要讓每個學生懂得保潔,那可不是件輕易之事。雖然責任天天談、習慣天天講、衛生天天抓,但班級衛生狀況仍不容樂觀。值日生完成工作之后,短時間內教室看上去桌椅整齊、地面干凈,然而這樣的情況并不能維持太久。這種現象也早在我的預料之中。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習慣的養成,更非一日之功,靠的是天天堅持、月月堅持、年年堅持之力。班級衛生若沒有監督管理者,那么安排再多的值日生,效果也是甚微。班主任一定要在班會課上強調相關規定,責任落實到人,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相互監督、相互提醒。例如:每天公示值日生名單,讓學生對值日生的值日情況進行民主測評,對值日效果好的學生要獎勵或表揚,對值日差的學生要及時批評、及時整改。每天要隨時隨地檢查班級衛生,一旦發現垃圾,衛生委員要及時督促勞動組長安排組員把垃圾清掃干凈。
三、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每當老師看到班級地面有垃圾時,你應當彎下腰撿起垃圾而不是視而不見或命令學生去打掃。一個愛衛生的人一般都很細心、勤快,和他們相處會覺得舒心,還能給別人留下好印象,注重儀容儀表的老師都比較受學生歡迎。以身作則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的教育力量所在,教師為人師表,他向學生傳授知識,也教育學生做人,教師的一言一行、政治態度、思想作風、道德品質、治學精神、行為習慣,都對學生有很深的影響。
班級衛生工作是班級常規工作的一部分,但往往很多班主任不重視。他們片面地認為,只要一個班級學生不搗亂、平均分高了、優秀人數多了、優秀率高了,領導就滿意了,家長就夸贊了,就會認為這樣的班級是優秀的班級。其實不然,衛生工作也是衡量一個班級精神風貌、文化氛圍的一面鏡子,與班級的文化建設息息相關,班級衛生差了,必然會影響其他方面,唇亡齒寒,惡性循環。
衛生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門面,一個班級的衛生狀況更關系到一個班級的形象。班級衛生的好壞直接反映了一個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反映了一個班級是否充滿正能量,班主任要認識到班級衛生的重要性,從小事做起,切勿好高騖遠,要防微杜漸,時時刻刻消除負能量,把不良現象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不要讓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編輯 薛直艷